四六鴛鴦譜 (明)陰化陽、蘓太初 彙輯
●目錄
敘
卷之一 節序類 類姓譜(一)
卷之二 類姓譜(二)
卷之三 類姓譜(三) 賀壽類 婚姻類(附貢舉 法科 賜宴飲) 地理類
卷之四 表類(一)
卷之五 表類(二)
卷之六 表類(三)
卷之七 表類(四) 頌德類(一)
卷之八 頌德類(二)
卷之九 頌德類(三)
卷之十 頌德類(四)
卷之十一 頌德類(五)
卷之十二 頌德類(六)
●敘鴛鴦譜
鴛鴦匹鳥也然極有思四六何以譜之盖四六之道非漁獵萬卷根抵六銓求匹□裁剪之工搆□耒神思□告則宮啇刻以迭奏煩簡何繇中規故必一雌一雄効賦形之相肖或□或心仍為偶?相依然後有同類正名借事連珠之法然後無平頭犯尾濩聲叠韵之嫌故交頸者鴛鴦濩生若鴛鴦鴛鴦之儔侶四六之榜樣也詩曰鴛鴦于飛畢之羅之自譜有鴛鴦而後畢羅者其法所思也夫其忘所匹也夫
東粵紫盖蘓太初題於秣陵車書樓
四六數集業巳問指南於海內達人值江右養恬 王先生以科第之世家較文於車書樓畔見余詩文而神交莫逆一日枉顧氷玉堂而促膝談心相與議曰詩句者陶一巳之情四六者通人巳之情縉紳家事上答下尤為急用讀公四六集知其情文俱暢何不出往日之舊叢而刱為今日之新局余揚衡首肯遂與養恬公搜韻人之新搆未經人道過者而列為玉散珠聯稍不足則續以巳作或時令或姓氏或宗藩或官品或往來襍啟無不各分類臚列而細以聯句入其中且又與養恬公共為註解俾讀之者如發酉山之藏而古典具在遂名之曰四六鴛鴦譜夫合二人之聞以為共聞合二人之見以為共見聞聞見見聯異為同譬如鹽梅合則為和羹絲竹合則為雅調昔沈遵信手彈琴而與泉通蘓長公縱筆作詞而與琴會其所以渾同者何故則以天趣之盎發融為聲氣之應求也矧四六者因人抒情隨情摛韻探之腹笥言泉自可揮霍如意何難于同一想頭而同一運用哉前刊四六類函宙函津梁筆書求閱者戶外屨滿今此編一出品類各分尤津梁中之津梁云爾峕
崇禎柒年歲次甲戌仲冬月上浣之吉鄭圃陰化陽太乙甫題
●四六鴛鴦譜卷之一
東里陰太乙先生 東粵蘇紫葢先生彙輯
西鄆鷥線嶺黃國翰 豫章養恬王世茂參閱
節序類
類姓譜(一)
◆節序類 【 通用新聯】◆
太簇正月
夾鍾二月
姑洗三月
仲呂四月
蕤賓五月
林鍾六月
夷則七月
南呂八月
無射九月
應鍾十月
黃鍾十一月
大呂十二月
○太簇正月 【 條風發歲噫回煙渚輕黃扛鳥司辰喚起雲林嫩綠緋梅柫袖玉合?土開翡翠之幃綺栢浮杯金屋挂鴛鴦之幔氷雪初隨臘改花柳欲及春看】
立春
元旦
人日
元夕
·立春
金剪懸花 【 隋煬帝宮中立春日宮人咸以綵帛剪碎帖于枯樹上為戲】 玉盤傳菜 【 四時寶鏡唐立春日用春餅生菜春盤又李鄂立春日命以蘆服芹芽為菜盤相饋遺】 鳳曆 【 古鳳鳥氏曆正也】 晨正 【 國語農祥晨正農祥房星晨正謂晨見南方立春之日也】 履端 【 左傳履端于始舉止于中】 綵幡銀勝 【 歲時記立春日剪綵為小幡謂之春幡又剪為春燕春錢春勝以為戲】 條風 【 月令立春日條風至】 栢酒 【 月令元日飲椒栢酒栢是老藥尊卑次列各進此酒于尊長稱觴舉壽也】
聯
金剪懸花喜巳回于春意 玉盤傳菜知必舒于雅懷 銀塘曲水含苔 綺闊條風變柳 綵幡銀勝友翻煖氣于條風 栢酒辛盤恍對陽和于始日 翠入江煙 香迎嶺雪 蒼精啟節卿雲呈五色之輝 太簇開晨煖氣散千林之彩 南方先表農祥 東郭初廻木德
·元旦
祧符 【 風俗通黃帝時有神荼鬱壘兄弟二人牲能執鬼于東海度朔山桃樹下簡閱百鬼之無道者縛以葦索執以飼迍今世畫神象于版上謂之桃符元日置于門戶上以辟百鬼】 領椒 【 晉劉臻妻陳氏元日獻椒花頌】 四始 【 正月旦王者歲首立春四時之始也】 三元 【 謂元歲元月元日也唐詩三元寶曆新】
聯
玉勝廻風春酒頻 栢葉桃扉映日舞筵競落梅花 序推四始 歷正三元 融風入序一年時令從頭 淑氣風祥萬里陽和有腳 臈酒致頌椒之悃 辛盤供栢栢之資 高門白玉鏤金彩貼家家 纖手青絲剪彩花粧樹樹 風和送鴈 日暖催鶯
·人日
裁金剪綵 【 荊楚歲時記正月七日為人日剪綵勝為人或縷金為人以相遺取新年人舊從新之意】 芹曝 【 列子野人食芹而美曝背而暄與妻謀曰我以此二者獻之至尊必得重賞云云】 梅粧 【 宋武帝壽陽公主人日臥含章宮簷卜梅花落于額成五瓣拂之不去後人效為梅花粧】 菜羹 【 荊楚歲時記正月七日以土種菜為羹】
聯
花齊玉樹千條柳報王春 彩貼金屏七葉蓂迎帝曆 紅飛騕褭之塵 青追屠蘓之酒 雲頭日綻一年事屬陰晴 雨腳風收萬里春隨律呂 二陽勝節 七日靈辰 菜羹免俗方嗟負于靈辰 花勝分春忽寵頒乎盛貺 東郊南陌 竹葉梅花
·元夕
火樹 【 □味道元夜詩火樹銀花合星橋鐵鎻開】 龍□燭 【 王逸火荒北陽有山□不周日月不照臨之地故有神龍啣燭照之】 鰲駕山 【 王禹稱元元雙鳳雲中扶輦丁六鰲海上駕山來】 傳柑 【 歲時記上元貴戚以黃柑相遺謂之傳柑】 造繭 【 開元遺事都下上元日造麵繭以帖字置于其中以高下相勝為戲笑】 今夕何夕 【 詩今夕何夕見此良人】 寒谷 【 北方有寒谷五穀不生鄒衍製律吹之煖氣始至遂生五穀】
聯
花明不夜風廻背之波 塵暗生香霞散魚鱗之浪 火盈樹而輝煌 虹垂橋而熣燦 青黎分太乙行歌處處落梅 白雪和陽春遊騎人人穠李 漢苑煙花駐馬 秦樓歌舞驂鸞 樂逢佳夕龍啣燭以照玳筵 喜值良宵鰲駕山而排臺閣 燈火下樓臺 笙歌歸院落 彩雲影落芳辰輝玉燭之華 皓月光搖良夕侈銀燈之盛 敲鐵馬之春氷 賦石屬之夜燭
○夾鍾二月 【 否園斜日節届良辰柳岸濃烟時臨淑景褥川炫服疑秦代之綺羅藻野靚粧似漢宮之花草間關朱鳥初傳金谷新聲荏苒芳蕤不遂翠纓弱態】
社日
寒食
·社日
花信風 【 始于梅花終棟花凡二十四番謂之花信風】 社翁雨 【 提要錄社翁社母不食舊水故社日以有雨謂社翁雨陸□蒙詩幾點社翁雨一番花信風】 雞豚會 【 韓詩願為同社人雞豚宴春秋】 勾龍 【 左傳共二氏有子曰勾龍氏平水上故後人祀以為社神】 報功 【 孝經緯社上地之主故封土為社以報功】 五戊 【 曆歷志立春後五戊為□社立秋後五戊為秋社】 吾聾 【 海錄碎事俗傳社月酒治耳聾】
聯
高梁新有燕應知花信風來 細柳乍聞鶯見說翁雨至 甚嗟浮世流光 又是去年風物 □外鳩鳴酩酊欣逢田父 楺間燕繞恢諧歸遺細君 自同田父 乃命麯生 禮成百祀歲時慶溢枌榆 民重九農村落懽騰簫鼓 與鶯燕以相關 話鷄豚而共樂 勾龍啟祀門墻得楊柳之風 玄鳥將嗚時節饒杏花之雨 况當花柳之辰 長共枌榆之樂
·寒食
禁烟 【 介子推于寒食日自焚死後人每于寒食日必禁烟三日】 藍酒 【 白樂天詩寒食三盃藎尾酒】 杏餳 【 寶典寒食煮大麥粥研杏仁為酩別餳沃之】 桃粥 【 歲時記寒食節煮桃花粥】 青精 【 寶典居人遇寒食採楊桐葉染飯包青而有之資陽氣道家謂之青精乾石饑飯】
聯
春報禁烟遙想花與穩駕 時當藏火懸知藍酒初斟 寒食起愁烟 青精廻曉日 歌舌如鶯??鞠蹴爭翻飛鳥 舞腰似柳鞦韆競出垂楊 曲水巳傳佳詠 崇由堪紀勝遊 冷烟初禁香分隣粥之香 寒火漸新榆灓爐灰之豔 畢色淺深圍綉幕 花枝上下遂秋千 白雲拜掃千岩松栢煙霞 碧草追遊萬井樓臺綺繡 莫向杜鵑啼處宿 楚鄉寒食便思家
○姑洗三月 【 桃畦紅人晴生竹外之霞柳岸青歸曉度松間之鶴風光佳事雲物快心飄林落絮三千玳瑁之簪剪葉飛花數十珊瑚之樹】
清明
上巳
·清明
榆烟 【 歲時記唐時清明取揄柳之火以賜近臣順陽氣也】 一百六目 【 歲時記□冬節一百五日即有疾風甚雨謂之寒食又云清明前一日寒食故云六日】 試新 【 東坡清明詩且將新火試新茶】 野興無花 【 王禹稱詩無花無酒過清明興味蕭然似野僧】 龍禁之忌 【 丹陽集龍星木之位也春屬東方心為大火懼火盛故禁火是以寒食有龍忌之禁財所謂禁烟又必必為子推設也】 畫鴨 【 鄴中記寒食日俗畫鴨子以相餉遺今猶效之】 春衫當酒 【 杜詩人生遇此須行樂莫惜春衫當酒錢】
聯
活火試新茶此日僅酬寂寞 遊人臥芳草佳辰又報清明 日煖輪蹄路 風翻錦綉塵 桐花吐豔輝迎煖日添爐 榆火分新氣助和風回律 東風心清明節 開遍來禽一樹花 花明柳媚春老啼鴂聲聲 萬落千柱風愁飛花點點 雲暗青山□杜字 雨寒荒塚臥麒麟 玉條金屋夜雨滿地飄梨 紅蕊錦茵朝霞侵堦亂草 九十春光留不住 一聲啼鳥又黃昏 風細杏花天共喜單衣初試烟 晴芳草路又看春酒頻斟 曉覺池臺凈 春隨風雨歸 花雨弄晴開遍來禽幾樹 榆烟護暖輕回遊騎芳塵 竹葉酒杯相似 桃花人面可憐
·上巳
蠶市 【 成都記三月三日遠近祈於龍橋命曰蚕市】 蘭亭 【 王羲之蘭亭記暮春之初會於會稽山陰之蘭亭脩禊事也】 祈祉 【 風俗通按周禮女巫掌歲時以祓除疾病禊者潔也故於水盥潔之也巳者止也邪疾巳去祈介祉也】 踏青 【 輦下歲時記唐人上巳□江傾都踏青禊飲】 樂遊園 【 西京記樂遊園原漢宣帝□立唐太平公主於原主置亭遊賞每於上巳重陽士女咸遊戲就此祓禊登高詞士賦詩杜南有樂遊園歌】
聯
洛邑時和飛閣高凌芳樹 山陰氣爽華池俯落彩雲 布韶光于曲水 紀勝事于蘭亭 麗日韶光忻指點桃花流水 暮春禊事喜共傾竹芳樽 曲水流觴 春風歸詠 玉勒金鞍急管鶯催歌板 殘霞落絮輕花燕蹴舞裀 滿地落花紅雨亂 一庭芳草綠茵齊
○仲呂四月 【 黃催梅雨愛落花之洒途綠滿荷風玩奇雲映沼鶗■〈央鳥〉聲聲欲老卒夷片片成泥飛紫霧於林間山如白岸架蒼烟於木末樹似青蹊】
立夏
·立夏
炎帝 【 月令其帝曰炎帝】 長嬴 【 爾垐夏為長嬴】 扇物 【 傳玄夏賦和風穆而扇物麥含露而飛芒】 梅雨 【 周處風土記梅熟時雨謂梅雨】 大荒落 【 爾雅大歲在巳曰太荒落】 檜鬽 【 周禮宗伯以夏日至致地祗示物鬽以檜國之凶荒民之禮喪注鬽昧百物之神也檜祭名】 羲皇人 【 晉書陶潛夏月高臥北牎之下有清風颯然而至自謂羲皇以上人物】 迎風觀 【 閑中記晉帝作迎風觀寒露臺以避暑】 麥秋 【 月令孟夏麥秋至故以四月為麥秋天】 斗指南方 【 鶡冠子斗柄南指而天下背夏】
聯
鳥帶殘雲楊花村村之雪 蝶分過雨梅子傳樹樹之金 翠竹初含新粉 綠池俄貼青錢 草勝花時小樹晚收白 風生麥氣平燕晴放新鵝 方傲羲皇于午夢 忽驚杯酒于辰間 摘青梅而薦酒日切懷人 撫綠樹以成帷春歸如 客撫五絃 鶯歌三徑
○蕤賓五月 【 珠浦流光乍引吳□之彩鷁銀□競渡謳越女之青龍五葉蓂開映徽圖而並爛九畦蘭浴流翠幄而華芳榴花綻錦丹霞掩映朱明蒲節生香白玉輕浮綠蟻】
端午
·端午
蛟食 【 初學記蛟食兮辰謂五月五日屈原死汨羅事】 角黍 【 唐天寶中宮中五日粉團角黍以小角弓射之中者皆食】 九子粽 【 端午粽名不一又有九子粽】 沭蘭湯 【 大戴禮五月五日蓄蘭為沐浴】 作梟羹 【 漢史五月五日作梟羹賜百官以其惡鳥故以五月五日食之益欲滅其族類故莊子云見彈思鴞炙蘇子瞻云百官卻拜梟羹賜凶去方知舜有功】 鑄龍鏡 【 異聞集天寶中揚州進水心鏡背有盤龍五月五日於楊子江心鑄之背龍頗異後大旱之天乃雨】 南訛 【 書平秩南訛注平序南方化育之事】 濯枝雨 【 嵐上記仲夏雨濯枝盪川】 黃雀風 【 風土記仲夏長風扇暑注此節東南常有風俗名黃雀風】 龍歌 【 五月五日介子椎作龍之歌以感耳歌曰有龍矯矯塤失其所五蛇從之周流天下龍飢無食一蛇割股龍返於淵安其壤上四蛇入穴皆有處所一蛇無穴號于中野文公聞之曰噫賓人之過也使人未之不得子推隱綿由土公使人焚其山而欲其出子推抱木燒死亦寒食之事也】
聯
艾虎懸門舊俗難忘於荊楚 龍舟躍水忠魂曾吊於汨羅 丹霞掩映朱明 白玉輕浮綠蟻 數聲鼉震鮫人奏飛捷之鳬 百尺高標仙客唱奪歸之錦 固借朱衣吐焰 安依綠緩生杳 炎景方中艾葉映徽啚之瑞 朱明正麗榴花迎午漏之祥 盤錯仙人之掌 縷分織女之絲
○林鍾六月 【 金流炎海石爍火雲玉枕清水□送催詩之雨朱盤丹荔香邀□慍之颷凉陰蟬透綘紗宿豔螢臨青案】
三伏
·三伏
浮瓜沉李 【 魏文帝與吳質伏日書浮甘瓜于三泉沉朱李于寒氷】 河朔 【 期略劉松袁紹以盛夏三伏之際于河朔避暑晝夜飲酒故河朔有避暑之飲】 烹羊炮羔 【 楊惲書曰家作苦歲時伏臘烹羊炮羔斗酒自勞云云】 雪檻氷盤 【 夢筆錄都人三伏必雪檻氷盤流盃曲沼通夕而罷】 伏庚 【 曆志夏至後第三庚為初伏第四庚為中伏立秋後初庚為末伏】 紫髯 【 談錄元載有紫龍髯水晶為柄三伏拂之一室清冷】 碧筒 【 秦始皇置碧筒後人效之于伏日飲酒其制取大荷葉刺心令與柄通盛酒曲柄如象鼻吸之號碧筒飲】 氷獸 【 楊國忠伏曰聚堅雕為鳥戰復繫以綵索金鈐以送遺王公】 賜井氷 【 鄴中記石季龍於水井藏氷三伏月以賜大臣】
聯
扶疏松竹一甌浮茶之氷氷 瀟洒樓臺六尺展簟文之浪 臨流意爽 枕石魂清 浮瓜沉李空傳河朔之風 烹羊炮羔聊藉田家之獻 漱玉飛時鄙褦襶 松花落處鳬氷桃 火老金柔正坐伏庚之節 筆精墨妙忽來知巳之書 火光流影橫銀漢 水鳥無聲下翠徹 搖風竹箒居然塵事頓希 凝水蘭香嗒爾烟光將夕 石竇寒泉空有夢 水壺團扇更無功 漢人漢事知不效其包羔 楚俗楚風聊相從於進餅 皓叟渴思甘雨澤 蒼生懸望白雲陰
○夷則七月 【 氷輪丹霧笙飛度襪之塵玉杵清霜□駕湔裙之水事感則萬緒同流情鬱則百夢總集登高起今昔之懷望遠切暌離之恨】
立秋
七夕
·立秋
秋聲 【 歐陽子方夜讀書聞有聲自西南來者悚然而聽之曰異哉初淅瀝以瀟颯忽奔騰而砰洴如波濤夜驚風雨驟至鏦鏦錚錚金鐵皆鳴予曰噫噫悲哉此秋聲也云云】 木葉下 【 九歌屈原所作此下第四歌也嫋嫋兮秋風洞庭波兮木葉下】 一葉知秋 【 淮南子一葉落而天下知秋】 鷹擊 【 立秋日書吏勅曰鷹隼始擊當從天氣取奸惡以成嚴霜之誅】 秋陽賦 【 東戶吾心皎然如秋陽之明矼氣肅然如秋陽之清吾好善而欽成之如秋陽之堅百穀吾惡惡而欲刑之如秋陽之隕羣木】 秋興賦 【 潘岳聽離鴻之晨吟望流火之景宵耿介而不寐兮獨展轉於省悟歲時之遒盡兮慨俛首而自省】 廩秋 【 秋氣廩然而寒也列子竊竊悲此廩秋】
聯
一葉悟驚紫陌夜深露滴 千峯雲冥碧空夕凈火流 落日誰家吹笛 西風何處倚樓 玉嶺清霄傳書悲來塞鴈 銀河白晝伏枕愁聽莎鷄 風烟凄而庭樹寒 草木落而蘭皋晚 吹謝練於江風山搖望眼 擁齊紈於海月樹繞吟??鬼 光陰轉轂 踪跡飄蓬
·七夕
白鶴緱山 【 列仙傳周靈王太子晉七月七日往緱氏山巔乘白鶴謝時人而去】 青鸞華殿 【 漢書七月七日武帝坐于承華殿忽一鳥從西方來集殿前東方朔曰此王母欲來也有頃王母至有二者鸞夾侍于傍】 天上佳期 【 均齋記七月七日織女渡河記牽牛至今也云織女會牽牛】 箱中繡 【 竹林七賢傳七月七日諸阮庭中咸鋪陳綉□□時總角乃挈長竿標大布犢鼻于庭中曰未能免俗聊復爾爾】 綵綫穿 【 歲時記七日婦人以綵綫穿七孔針陳瓜果于庭中以乞巧】 鵲橋 【 淮南子烏鵲填河成橋渡織女】 九華燈 【 漢武七月七日掃除宮掖之內張雲錦之燈西王母降】 長生殿 【 長恨歌七月七日長生殿夜半無人私語時】 百子池 【 廣記戚夫人侍高帝七夕臨百子池以五縷相羈謂之相憐愛】 集福世界 【 道藏經七月十五乃太上老君同元始天尊會集福世界】 弄花生 【 唐薛大拙作宮詞韻吳姬詩云自是三千第一人內家叢裏獨分明芙蓉殿上中元日水拍銀盤弄化生】
聯
霛槎影斷新愁錦字卦提 團扇凉生舊恨金錢拋擲 共忻天上佳期 莫負人間良夜 銀河牛渚音憑雀信之傳 金井鳳機巧就蛛絲之送 橋成占鵲羽 盤巧鬪珠絲 靈仙問偶駕白隺于緱山 西母遊神集青鸞于華殿 已翔風于彩佩 忽傳信于香筵 問天孫之乞丐爭慶綵樓 所星郎以賜恩方開粉席 白鶴山頭 青鸞池上 天上佳期又會雙星于銀漠 人間樂事宜延片月于瓊樓 天上歲時星轉 人間離別水流
○南呂八月 【 露和玉屑金盤冷浸樓臺月射珠光貝闕寒吹絃管薰心塞鳥翀風萬里奮搏天之翮江鱗觸浪千尋揚激水之鬐】
中秋
·中秋
太液池 【 明皇中秋與貴妃臨太液池凭闌望月不盡帝意遂勑令左右池西別築期與妃子來年玩月後因安祿山之亂不復登云】 庾高樓 【 晉庾亮鎮武□諸佐史殷浩之徒乘月登南樓俄而亮至將起避之亮曰諸君目任老子於此興不淺遂據胡床與浩等談詠其坦率如此】 袁宏渚 【 謝尚鎮牛渚秋夜乘月泛江會中宏在舫中諷誦聲既清雅辭又藻枝久之遺問宏答云是袁臨汝郎誦詩郎其詠史之所作也尚遂乘舟與之談論達旦不寐】 清光可愛 【 唐史蘇頲與李義甫對掌文誥玄宗顧念之深八月十五夜於禁中直宿諸學士翫月備文濟之宴時長天無雲月色如晝蘇曰清光可愛何用燈燭遂命撤去】 霜娥怨 【 古樂府有娥娥怨之曲注云漢人以中秋無月作此曲羅隱中秋不見月詩天為素娥霜怨苦故教西北起浮雲】
聯
氷輪兔杵炫冷影于人間 玉樹霓裳噓輕颷于庭畔 去鳥來鴻檻外 飛雲落水杯前 九秋方半星樓蕙帳凉生 五夜初長風笛金天爽徹 天上幾回今夜 人間空度百年 玉律思中天襯樓臺叠浪 銀蟾正滿風吹絃管過雲 喜素景之氣方中 想廣寒之游如在 寶鑑流光冷溲山河百二 桂花拂影香浮世界三千 少年多載酒之歡 騷客有泛舟之樂
○無射九月 【 青山薄暮飛鶴影斷孤村碧樹窮秋流水聲歸別澗關河白雁龍山蕭瑟登高籬落黃花栗里凄凉送酒】
重陽
·重陽
登高 【 汝南桓景隨費長房學謂之曰九月九日汝家當有災急令家人縫囊盛茱萸繫臂上登高飲茱萸酒此禍乃消景從其言舉家登山夕還見雞犬一時暴死長房曰代之矣今人九日登高正以此也】 題糕字 【 劉夢得九日詩用糕字以□經中無之輒不復為宋子京以為不然故子京九日有詩云劉郎不敢題糕字空負詩中一世豪】 遍插茱萸 【 王維獨在異鄉為異客每逢佳節倍思親要知兄弟登高處遍插茱萸少一人】 遊鶴林 【 潤州鶴林寺有杜鵑花一株或見女子紅裳豔麗遊於花下俗稱為花神後周寶鎮淅西謂道殷七七曰鶴林寺花可副重九日乎七七曰可乃先期往女子來謂曰此花不久當移子間苑今為道者屈至九日花果開燦爛如春後失所在】
聯
綠酒黃花一任滿城之風雨 白衣青眼况逢故國之山川 但遣青尊不負 從教白髮相催 經裏綠苔冷落參軍之帽 籬邊黃菊堪傳工部之林 滿頭須插千萬花 聞日休論于塵世 齊謳雲管悲搖寒女之心 楚練霜砧愁搗佳人之手 精光浮碧水之槎 樂事寄青山之筆 桓景佩更誰訓橫災之可避 孟嘉落帽曾知佳節之堪酧 丹楓如錦 綠酹成醇
○應鍾十月 【 青帘酒舍流水不定汀風白版漁家飛烟偏多夕照日月不能改晦朔之期炎凉不能移變通之運寒江凂凂空俆采杜之波落葉瀟瀟半是銷蟬之樹】
立冬
·立冬
良月 【 十月也左鄭公父定叔出奔衛使以十月久曰良月也就盈數焉】 小春 【 歲時記十月天氣和煖似春故名曰小春】 陽月 【 梁元纂要十月孟冬曰上冬曰陽月詩采薇采薇歲亦陽止】 大淵獻 【 太歲在亥曰大淵獻】 橘陽 【 韻府十月得乙曰橘丁曰國陽巳曰則陽辛曰塞陽癸曰極陽以亥月為陽絕之故也】 卻寒簾 【 杜陽編同昌公上堂中設卻寒簾云卻寒烏骨為之】 黑帝 【 月冷祭黑帝元冥車旗服飾皆黑】 門巷蕭條 【 忽覺園林巳搖落乍驚門巷漸蕭條】 先春信 【 疏梅巳報先春信小雨初成十月寒】 圜丘奏 【 太司樂凡樂靁鼓孔竹之管雲和之琴瑟雲門之舞冬至日曰迟逇上之圜丘葵之】 三至 【 斗指子為冬至至有三一曰陰極之至二曰陽氣始至三曰日行南至故謂之至】 燒獸炭 【 晉羊琇仕為散騎常侍性豪侈洛□少材木冬月炭貴如粟琇乃搗小炭為屑以物和之作獸形何邵之徒其集以溫酒夾爇猛獸皆開口向人赫人然諸豪皆故之】
聯
添獸炭之紅政當十月 浮蟻樽之綠聊復一中 律應黃鍾灰巳動 日行北路晷初長 西郊素景貌草木之愁容 北陸玄冥山川之悴色 難禁嶺表梅放 漸見城頭柳舒 風驚殘竹飛鴻月墜孤音 雲滿孤松倦鶴樹翻凍影 苑梅迎律春先動 宮柳逢風色欲搖 鸞觴促膝雲還簾捲青山 獸炭擁爐霜度尊浮寒綠 岸容待噶將舒柳 山意衝寒欲放梅 □開煖閣問梅信于小春 座列芳樽記橙黃之好景 畫閣試烘今日火 玉壺新結夜來水
○黃鍾十一月 【 一陽節恊六琯灰飛平雲處處而寒陰員魄蒼蒼而夜色木落蜂瘦泣孤雁而吚嚶霜動草乾裊驚烏而嘹嚦流水悲隨嗚咽殘烟愁鎻寂寥】
冬至
·冬至
管灰飛 【 律歷記候飛之法為室周密以木為案從其方位加律其上以葭莩灰抑其兩端按曆而候之氣空者灰去】 三微 【 易乾鏊度云三微而成□三著而體成當此之時天地交而萬物通也】 八風 【 魏相傳冬至則八風之序宜萬物之注成】 交泰 【 曹植冬至表一陽嘉節四方交泰】 添線 【 唐宮中以女工揆日之長□冬至後比常日增一線之功】 書雲 【 左僖公五年日室公既視朔遂登觀臺以望而書禮也凡分至啟閉必書雲物為備故也】 暢月 【 十一月也陽火屈而後伸故曰暢】 辜月 【 十一月為辜月】
聯
葭菅灰飛化日迎長之候 梅花釀熟春風索笑之時 一陽交泰迎祥 亞歲履長納慶 氣動陽鍾開折氷之荔色 節移陰管出除雪之蘭栽 紀綱與閉關同嚴 福祉共靈□並秀 杯近梅花愛日情長宮線 盤添茛蓿書雲瑞滿魯臺 氣巳動于乾坤 祥備書子雲物 山意衝寒映水散蕭蕭之葉 岸容待臘飄風廻片片之花 溫其趙日 倬彼魯雲 茂對室葭飛白冬曦放暖于寰中 遙知宮線添紋春曙分光于江表 道啟元陽 景開南隆
○大呂十二月 【 換星回歲殘月盡野風飄而拂水城烟起而泊山白草愁雲雪積將軍之樹賁沙苦霧氷壑太史之河折竹聲淒飛禽影絕】
除夕
歲
月
日
時
·除夕
爆竹 【 神異經云西方山中有人長丈餘人見之即病寒熱名曰山臊每以竹著火中焷烞有聲則驚遁今效之】 祭詩 【 唐賈島常以歲除取一年所得詩以酒脯祭之曰勞吾精神以補之】 驅儺 【 季冬先臘一日大儺選中黃門弟子十歲以上十二歲以下百二十人為侲子皆赤幘皂衣以逐惡鬼於禁中】 令如願 【 歲時記有商人過凊湖見清洪君問所須有人教云但乞如願君許之果得一婢女願即其名也商有所求悉能致之後因除夕將旦如願晚起商人撻之走入糞堆中不見今人正旦以繩繫偶人投糞堆中云令如願】 守歲 【 杜詩云守歲阿戎家椒盤巳頌花】 賣癡敳 【 樂府云除夕分歲□小兒繞街呼呌賣癡敳范至能有詞云除歲更闌人不睡壓□鈍滯迎新歲小兒呼呌走長街云有癡獃召人買二物於入誰獨無就中吳儂仍有餘巷南巷北賣不得相逢大笑相椰榆躁翁獨坐垂簾下獨要買添今問價兒云翁買不用錢奉賖癡獃千百年】
聯
寒鉤冬雪彈絃奏入梅花 煖帶春風對局儺傳栢葉 隨俗燈消獨夜 近人斗下虛簷 寒杯送盡燃燈院院之花 □角吹回爆□家家之竹 半夜臘因風捲去 五更春逐角吹來 曆添新歲浮踪豈□江山 詩祭一年傲骨難除歲月 續明催盡燭 守歲接長筵
·歲
閼逢 【 爾雅太歲在甲曰閼逢】 旃蒙 【 太歲在乙謂之旃蒙】 三萬六千 【 謂人生百年不過三萬□千日也但論三萬六千是寧知四十九年非耶】 草木年 【 自謙言貧賤之年也唐詩故知世上公卿貴且養丘中草木年】 青鏡流年 【 唐詩青鏡流年看髮變】 十稔 【 一稔一年也又左思作三都賦搆思十稔】
·月
秉簡 【 蕳蘭也鄭國之俗三月上巳之辰采蘭水土以祓除不祥也詩曰士與女方秉簡兮】 蠶月 【 詩蠶月條桑治蠶之月也】 桃李月 【 唐詩夕臥伊川桃李月】
·日
哉生明 【 三日明始生也書厥四日哉生明】 哉生魄 【 十六日也作三日□生】
·時
玉燭 【 四時和洽謂之玉燭】 五節 【 五行之時節也序謂五節】 四始 【 立春四時之始也】 乃時 【 猶向時也】 隆期 【 謂盛時也六朝隆期啟而雲升】 昭代 【 猶明時也】
◆類姓譜(一)◆
趙
錢
孫
李
周
吳
鄭
王
馮
陳
衛
蔣
沈
韓
楊
朱
秦
游
許
何
呂
張
孔
曹
嚴
華
魏
姜
○趙 【 帝顓頊伯益贏姓之後益十三代至造父善御事周穆王受封趙城因以為氏衰盾之後分晉為諸侯都邯鄲】
一身為膽 【 趙雲嘗將數十騎與曹公戰先主曰子龍一身都為膽也軍中號為虎威將軍蜀志】 風骨秀爽 【 唐史趙彥昭甘州人父武孟少游獵以所獲饋其母母泣曰汝不為好事而放蕩吾安望哉不為食武孟感激遂力學淹該書記為侍御史著河西人物志十篇彥昭少豪邁風骨秀爽及進士第景龍中遷平章事】 鐵面御史 【 趙抃字閱道衢州西安人少孤貧舉進士及為殿中侍御史彈劾不避權倖京師號鐵面御史遷龍圖閣直學士知成都】 金城圖 【 前趙充國願至金城圖上方畧又曰明主可為忠言遂上屯田奏成帝時追美充國即充國圖畫而頌之曰漢命虎臣為後將軍昔周之宣有方有虎漢之中興充國作武赳赳威威亦紹厥後】 玉界尺 【 趙光逢字延吉以文行知名時人稱其方直溫潤謂之玉界尺】 聯 【 泒衍天潢挺出宋朝之龍種家傳清節近楊當代之鴻聲】
○錢 【 顓頊曾孫陸終生彭祖孫孚周錢府上氏因官命氏為戰國時有隱士錢丹秦有御史大夫錢產子孫居下郅】
風流懦雅 【 錢若水字淡成十歲能屬文入華山陳搏一見以為有仙風道骨舉進士為同州推官在水風流儒雅有文學善談論□母以孝聞所至有譽望接物以誠賢士大夫皆宗慕之】 俊逸過人 【 錢易字希白羊十七舉進士鄉試三題日中而就言者以其輕俊而黜之太宗語蘇易簡曰朕恨不與李白同時易簡曰有錢易者李白才也易俊逸過人為文數千百言頃刻而就】 玉帶毬馬 【 東坡為武肅王錢鏐表忠觀碑銘曰金劵玉冊虎符龍節大城其居包絡山川左江右湖控引島蠻歲時歸休以燕父老□如神人玉帶毬馬】 賦達山詩 【 錢惟演字希聖幼有後才叔嘗使賦遠山詩有高天下】 聯 【 湘靈秀日之章掩詩名于大歷烏府缺壯之望追讜論于熙寧】
○孫 【 周文王第八子康叔封子衛至武公子惠孫曾耳為衛上卿因氏焉】
擲地金聲 【 晉史孫綽作天台賦擲地當作金聲】 埋蛇 【 孫叔敖見兩頭蛇殺而埋之歸曰聞見兩頭蛇者死恐他人見之殺而埋之矣其母曰有陰德者天報以福長為楚令尹未治而國人信其仁也】 書樓 【 皇明孫抃六世祖長孺喜藏書為樓而置其上蜀人謂之書樓孫氏中進士甲科】 聯 【 蘇門長嘯九霄楊鸞鳳之音虞坂莫遊一顧長驊騮之價】
○李 【 帝顓頊高陽之裔顓生大業大業生女幸女莘生咎繇為理官子孫因姓李氏云云云裔孫理徵得罪於紂其子利貞迯難伊侯之墟食木子得全因變姓李氏利貞十一代孫老君名耳字伯陽居苦縣賴鄉曲仁里曾孫曇生□子崇子孫居隴西璣子孫居趙郡崇五代孫仲朔生伯考伯考生尚尚生李廣也廣下後生唐高祖李淵】
慷慨風節 【 李綱字文紀觀州人慷慨有風節事隋為太子洗馬至太宗聽政謂綱典房元齡王珪侍坐嘗享曰託六尺之孤寄百里之命古人為難綱以為易故發言陳事毅然不可奪】 奇童 【 李百藥字重規德林之子也七歲能□文號奇童時議裂上與子弟功臣百藥上封建論帝止之授太子右庶子太子戲媟無度作贊道賦以諷之】 古錦囊 【 李賀字長古背古錦囊遇所得書投其中未始先立題然後為詩如他人牽合程課者及歸足成之母見所書多怒曰是兒要軀心乃巳以父名晉肅不肯舉進士韓愈為作諱辨】 聯 【 彩筆映長庚江上宮袍帶月玄樓同藏史關前紫氣凌風】
○周 【 帝嚳生后稷至太王邑於周文王以國為民】
文武籌畧 【 吳志周瑜字公瑾廬江人年二十四吳中皆呼為周郎敗魏師八十萬於赤壁性度恢廓程普曰與公瑾交若飲醇醪不覺自醉文武籌畧萬人之英少精意音樂謠曰曲有誤周郎顧】 狀貌雄偉 【 五代周德威字鎮遠朔州馬邑人也為人勇而炙智能望塵以知敵數其狀貌雄偉笑不改容人見之凜如也】 聯 【 遠紹濂溪之美冑出儒林雅同公旦之賢心存王室】
○吳 【 周太王子太伯仲雍封吳後為越所滅子孫以國為氏季札之胤居齊魯間吳季子名札吳于壽夢之少子出聘請觀周樂見子產如舊相識】
隱若一敵國 【 後漢吳漢字子顏南陽宛人為人質厚少文造次不能以辭自達隱若一敵國】 中林蘭蕙 【 吳俶字正儀潤州人也幼有俊才韓熙載潘佐皆以文章著名□左一見俶深□器重曰吳仲儀中林之蕙蕙也】 聯 【 公子玄覽觀樂知四國之風剌史清心投香沉一泒之水】
○鄭 【 周勵工少子友受封於鄭是為極公在畿內今華州鄭縣是也生武生與晉文侯夾輔□王東遷于洛徙溱洊之開□之新傳□十三代至幽公為韓所滅子孫播于陳宋以國為民】
名震京師 【 楊子谷口鄭子貞不屈其志而耕乎巖石之下名震于京師】 貌溫氣勁 【 鄭從謙字正求貌溫而氣勁多謀而更斷將士欲惡者輒先覺誄之軍中由是遂安】 俊邁不羣 【 皇朝鄭獬字毅夫安州安陸人也為人俊邁不羣舉進士第一授將作監丞通判陳州召試宜集賢院修起居注遂以右司諫知制誥】 聯 【 家繼尚書之躡橫聲振蓬萊冑出通德之里門輝聯閥閱】
○王 【 王姓出太原琅邪周靈王太子晉之後北海陳留齊王田和之後東海出姬姓畢公高之後高平京兆魏信陵君之後天水東平新蔡新野山陽中山章武東萊武東者殷王子比干子孫號王氏唐王宗隋末改王氏】
一世龍門 【 王衍字夷甫戎之從弟朝野翕然謂之一世龍門戎謂衍神姿高徹如瑤林瓊樹自然是風塵表物】 王佐之才 【 王允字子師郭林宗見而奇之曰王生一日千里王佐才也少好大節有志立功】 風流雋望 【 王豈字茂仁愉字茂和並少踐清階忱字元達弱冠知名流譽一時其舅范甯曰卿風流雋望真後世之功】 聯 【 生是仙骨吹王子之笙出應昌期□鳬下真人之舄】
○馮 【 本畢公高之後食采於馮城因而命氏出杜陵及長安】
當世器重 【 馮野王字若卿元帝詔曰剛強堅固確然亡欲太鴻臚野王是也以兄□儀之故雖不用三公甚見器重有名常世】 忠臣之門 【 馮元常湘州人舉明經及第神龍中旌其家曰忠臣之門天下高其節】 聯 【 鬲江夏之科名 奮澠池之羽翼】
○陳 【 為姓亦州名本太昊之墟畫八卦之所周武王封舜後胡公滿於陳後子孫以國為氏出穎川汝南下邳廣陵東海河南六望河南官氏志侯莫陳氏改陳氏】
良史之才 【 陳壽字承祚舉孝廉除著作郎撰三國志時人稱其善敘事有良史之才】 屢詔不起 【 陳烈字季慈福州侯官人仁宗屢詔不起或問其故則曰吾學未成自公卿大臣至鄉老里民交章論薦志不少易嘉祐中以近臣薦授州學教授明年歐陽脩復薦其行除國子監直講久之致仕復起為郡教授烈不受廩祿敞未厲食裕如也】 聯 【 聚之埜真人巳□於太丘下 星榻之庭高士再瞻乎仲舉】
○衛 【 周文王子康叔受封於衛國四十餘代秦末國滅子孫以國為氏】
居官如家 【 後漢循吏衛颯字子產遷桂陽太守下車修庠序之教設婚下之禮朞年間邦俗從化理卹民事居官如家】 一臺三妙 【 晉書衞瓘字伯玉拜尚書令與尚書郎素靖居善草書號一臺三妙】 珠玉在側 【 衞玠字叔寶總角乘羊車入市見者皆以為玉人玠舅王濟見之輒歎曰珠玉在側覺我形穢又曰冏若明珠之在側朗然照人王澄每聞玠言輒歎息絕倒語曰衞玠談道平子絕倒】 聯 【 資幾睿聖 德妙琢磨】
○蔣 【 周公第三子伯齡封蔣子孫氏焉國在汝南期思縣宋改為樂安漢有蔣詡蔣朗】
兼資文武 【 魏志蔣濟字子通兼資文武志節忼愾常有超越江湖吞吳會之志】 世稱良筆 【 蔣偕歷史館修撰三世踵脩國史世稱良筆威云蔣氏日曆】 良二千石 【 唐蔣儼常州人擢明經進浦州剌史號良二千石】 聯 【 社稷公輔之器 博綜德源之才】
○沈 【 周文王第十子■〈身冉〉季食采於沈因氏焉今汝南平輿沈亭即沈子國也秦有沈郢徵丞相不就】
風采稜岸 【 沈文季字仲達慶之次子風采稜岸善於進止】 博物洽聞 【 沈約字休文博通羣籍善属文才智縱橫可謂明識梁武帝累遷為尚書令博物洽聞當世取則立宅東田瞩望郊阜嘗為郊居賦以序其事】 聯 【 清俊林文之骨幹局彥璋之才】
○韓 【 出自唐叔虞之後曲沃桓叔之子萬食邑於韓國以為氏代為晉卿後分晉為國韓為秦滅復以國為氏也出穎川後秦騫避王莽亂移居南陽故有穎川南陽二望】
淵源有謀 【 韓稜字伯師五遷為尚書令肅宗賜以寶劍自署其名曰韓稜楚龍淵以其淵深有謀故也】 國士無雙 【 韓信淮陰人數與蕭何詔何奇之曰諸將易得如韓信國士無雙羞與綘灌等列對上曰陛下不過能將十萬臣多多益辨可連百萬之眾戰必勝攻必取人傑】 志節高潔 【 魏志韓暨字公至詔曰暨藻身浴德志節高潔牟踰八十守道彌固可謂純篤老而益邵者】 聯 【 文塲樹幟重興八代之衰金殿傳名再見五雲之瑞】
○楊 【 周武王第三子唐叔虞之後至晉出公遜於齊生伯僑歸周天子封侯子孫以國為氏一云周宣王曾孫封楊為晉所滅其後為氏為或曰周景王之後楊雄自敘云伯僑不知周何別也】
關西夫子 【 楊震字伯起明經博覽無不窮究諸儒語曰關西夫子楊伯起】 周室忠臣 【 楊徽之字仲猷建州浦城人也徽之上書言其事及 太祖受襢□太宗見其書謂太祖曰此周室忠臣】 聯 【 清白傳家誰謂四知惟伯起經綸葢代湏知三相首文員】
○朱 【 顓頊之後周封曹挾於邾乃楚所滅子孫去邑以為氏一云舜臣朱彪之後齊有朱毛漢有中邑侯朱進隱陵侯朱濞吳郡漢功臣又都昌侯朱軫軫至買臣會稽太守】
賓客滿門 【 朱慱字子元杜陵人也為人廉儉食不重味案上不得三桮賓客滿門欲仕官者薦舉之欲報仇怨者解劍以帶之其趨事待士如是】 淑人君子 【 循吏朱邑字仲卿盧江舒人也為人惇厚篤於故舊然性公正不可交以私天子器之朝廷敬之天子憫惜下詔稱揚曰大司農邑廉潔守節退食自公亡疆外之交朿脩之餽可謂淑人君子賜邑子黃金百斤以奉祭祀】 聯 【 帝嘉逆耳之忠廷留折檻學有傳心之妙家繼考亭】
○秦 【 顓頊贏姓之後伯益裔孫非子周孝王封之於秦隴西秦亭是也至始皇滅六國子嬰降漢子孫以國為氏又魯有秦董父生丕茲及秦並秦祖人秦商楚人楚冉秦非並仲尼弟子】
簞瓢蓬戶 【 蜀志秦宓字子勅始慕肥遯之高曝背隴畝之中誦顏氏之簞瓢詠原憲之蓬戶後為益州別駕遷大司農】 文麗思深 【 皇朝秦觀字少游揚州高郵人也有文集四十卷觀長於議論文麗而思深】 聯 【 先奉文章少游詩勾】
○游 【 左傳鄭穆公子偃字子游之後以王父子為氏】
為政清簡 【 此史游肇字伯始博綜經史謙素敦厚文雅見任帶魏郡太守為政清簡為幾內大使黜陟善惡賞罰分明寵事□請終無回撓方正之操時人之】 師友淵源 【 皇朝游酢字定夫建州建陽入也兄醇與□俱以文行而名酢初業於程顥顥知扶溝將以道德為巳任酢為掌其事由是問學益進陳北同知建寧因立像設祠於學而屬晦庵朱公熹記其事曰先子達矣學者登是堂而拜其像於是記也考其師友之淵源退訪其書而讀之於以求先生之所以學者果惡禾在幸而心自得之則亦無以異乎親而炙之矣】 聯 【 泒檀當時之秀 學傳先哲之宗】
○許 【 姜姓炎帝之後周武王封其義孫文叔於許後為楚所滅子孫分散以國為氏晉有許偃楚有許伯鄭有許瑕】
月旦評 【 後漢許劭字子將汝南平輿人少峻名節好人倫多所賞識與兄靖俱有高名好其覈論人物每月輒更其品題故汝南俗存月旦評兄虔亦知名汝南人□平輿淵有二龍】 五經無雙 【 許慎字叔重博學經籍時人語曰五經無雙許叔重】 文不加點 【 許善心字務本多聞默識為當時所稱謂為神童仕隋除秘書丞嘗製神雀煩文不加點筆不停毫】 英雄偉士 【 蜀志許靖字文休少知夕有人倫臧否之稱英才偉士智畧足以計事倜儻瑰偉有當世之具】 聯 【 總月旦之評 稱天中之雋】
○何 【 周成王弟唐叔虞裔孫韓王安為秦所滅子孫兮江淮間音以韓為何姓遂為何氏】
國之宗臣 【 晉何曾字穎考少好學博聞位太傳進太宰侍中明朗高亮執心弘毅可謂舊德老成國之宗臣者也】 一代偉人 【 何烱字士灮十五從胤受業一朞並通五經章句從兄戢曰此子非止吾門之寶亦為一代偉人也】 獨立不羣 【 何昌寓字儼若尚之弟子少獨立不羣所交必當世清名是以風流籍甚】 正色叱賊 【 唐何蕃和川人初洙泚反諸生將從亂蕃正色叱不聽故六舘士無受汙者】 聯 【 何氏姓于王母虞裔衍自韓王咏梅花于揚州不輟其嘯署春游于昌邑可任其勞】
○呂 【 炎帝姜姓之後虞夏之際封呂今南陽宛縣西亭是也至周失國子孫氏焉】
學識英博 【 吳志呂蒙字子明孫權謂蒙宜學問以自開益後魯肅過蒙言議捬蒙背曰吾謂大弟但有武畧耳今者學識英博非復吳下阿蒙】 忠篤亮直 【 呂範字子衡有容觀姿貌邑人劉氏家富女貌範求之女母嫌欲勿與劉氏曰觀呂子衡寧當久貧者邪遂與之婚忠篤亮直以憂公為先累遷至前將軍假節拜揚州牧子據字世議】 器識遠大 【 宰相王旦謂王曾曰君識呂夷簡否曾曰不識也他日復謂曾曰嘗訪之士大夫人多稱其才有旦曰此人器識遠大君其善交之翼日當與君對秉鈞軸】 宰相之才 【 呂夷簡字坦夫河南人 真宗問呂蒙正曰卿諸子就可用蒙正對曰諸子皆不是用有姪夷簡宰相才也】 直氣讜言 【 呂元膺字景大鄆州人元和中擢給事中為同州剌史帝謂宰相曰元膺直氣讜言宜留左右李蕃等謝因陛下及此乃宗社無疆之休】 聯 【 非復吳軍之蒙終屬謂濱之載】
○張 【 黃帝第五子青陽生揮為弓正觀弧星始制弓矢主祀弧星因姓張氏】
國之良臣 【 張既字德容為雍州剌史太祖曰還君本州可謂衣繡晝行矣又為梁州剌史容民畜眾使羣羗歸土可謂國之良臣】 為世虎臣 【 蜀志張飛字翼德雄壯威猛稱萬人之敵為世虎臣有國士之風】 弘雅英秀 【 張溫字惠恕□郡人弘雅之素英秀之德文帝之乘議論之辯卓躒冠羣偉躍世世人未有及之者】 麥穗兩岐 【 張堪字君游南陽人後漁陽太守百姓歌曰桑無附枝麥穗兩岐張君為政樂不可支】 鳴河里 【 張嘉祐有幹畧嘉貞為相任金吾衛將軍□弟每上朝軒葢騶道盈巷時號所居坊曰鳴珂里】 聯 【 石氣勾黃行展留侯授書之秘 劍華稱紫且觀茂先燭斗之文】
○孔 【 子姓殷王帝乙長子微子啟受封於宋弟微仲衍曾孫愍公生弗父何生宋父周生世父勝生止考父生孔父嘉子孫以王父字為氏孔父生子火金金生華夷父父生昉叔仕魯為大父相夏夏生鄒紇紇生丘字仲尼三歲父卒年十九娶宋并宮氏一歲生鯉字伯魚孔子為魯司冦攝相事居鄒邑平鄉闕里魯哀公十六年卒年七十二伯魚年五十先仲尼卒伯魚生伋字子思為魯穆公師作中庸及子思子四十七篇以祖業授弟子孟軻等】
力行清潔 【 後漢孔奮字君魚守姑表力行清潔為眾所笑以為身處脂膏不能自潤被徵吏民羗胡賦歛牛馬器物追送之無所受】 經學深博 【 儒林孔衍字舒元子三通詩書後領太子中庶子經學深博練識舊典朝儀軌制多取正焉】 草萊不剪 【 孔珪字德璋門庭之內草萊不剪以蛙鳴當兩部皷吹後為都官尚書】 日記千言 【 唐孔穎達字仲達冀州人八歲就學誦日記千餘闇記三禮義宗善属文通步曆大業初舉明經高第煬帝召天下儒官集東都詔國子秘書學士與論議穎達為冠又年最少老師宿儒恥出其下】 神清韻達 【 孔季詡字季和若思之弟水昌初擢制科授教書即陳子昂嘗稱其神清韻達比衞玠】 聯 【 東魯宣聖之泒 北海文舉之風】
○曹 【 顓頊玄終第五子安為曹氏至曹挾周武王封之於邾為楚所滅遂復曹氏周文王第十三子悵鐸封曹亦為曹氏因宋所滅子孫以國為氏】
清靜寧一 【 曹參沛人代何為相舉事無所變更一依何約束凡飲酒不事事百姓歌之曰蕭何為法較若畫一曹參代之守而勿失戴其清靜民以寧一】 達學通識 【 管書曹志字允恭以才行稱遷章武趙郡太守以達學通識宜在儒林為國子博士後遷祭酒】 文得古風 【 曹組字元寵元象弟也少游庠校有聲聞著鐵硯篇以目廣終蹭蹬不偶】 歸魯侵地 【 刺客曹洙魯氏以勇力事莊公為大將齊魯會盟於柯洙執匕首劫齊桓公盡歸魯之侵地】 聯 【 華冑從前振平陽千載之武 脩名節下冠東阿八斗之才】
○嚴 【 千姓楚莊王支孫以謚為姓楚有莊周漢武疆侯莊不識孫青翟丞相曾稽莊忌夫子生助後漢莊光避明帝諱並改為嚴氏馮翊稱翟之後代居馮翊魏邰陽侯嚴稜又徙華陰】
有清廉稱 【 北史嚴稜太武以其歸化之功除中山太守有清廉稱】 厭直承明 【 嚴助會稽人侍燕從容上問助居鄉里時對曰家貧為友壻所辱願為會稽太守於是拜為會稽太守厭承明之廬勞侍從之事懷故上出為郡吏願奉三年計最】 聯 【 漕映粟□星浮帝座】
○華 【 宋戴公子考父說食采於采因氏焉華督華元華宣華亥並為宋卿】
清貞履素 【 晉華表字偉容遷太常清貞履素有老成之美】 江表歡心 【 華較字彥夏少有才氣聞於當時汎愛博納士□□之歷江州剌史甚有威惠得江表之歡心流古之士赴之如歸】 精於養性 【 後漢華陀字元化通數經曉養性之術精於方藥】 聯 【 得江表之忠心 尚豫章之清政】 金聯 【 冠金賜漢 紏貂並張】
○魏 【 周文王第十五子畢公高受封於畢裔孫萬仕晉封於魏至隼絳舒代為晉卿後分晉為諸侯稱王至假為秦所戮子孫以國為氏】
真宰相 【 魏元忠宋州人始名真宰以太學諸生見高宗高宗慰遣不知謝即出儀舉白安帝目送謂薛元超曰名不虛謂真宰相也】 耐久朋 【 魏元同字和初定州人擢進士第遷吏部侍郎與裴炎締交能保終始故號耐久朋】 詞藻清華 【 魏長賢阻釗字顯義有當世才知名梁楚淮泗之間長賢博涉經史詞藻清華舉秀才後轉著作佐郎】 恭儉孝悌 【 成十八年晉悼公即位使魏頡為卿使訓卿之子弟恭儉孝悌】 聯 【 諫諍有微之風燮理同相之輔】 陶聯 【 中原矢志竹頭木屑皆□都監承家道骨仙風俱在】
○姜 【 炎帝生於姜水因氏焉生太公封齊為田和所滅子孫分散後為姜氏天水上邽縣漢初以豪族徙關關中遂居天水】
衣錦還鄉 【 唐姜謩秦州人大業末為晉陽長薛舉冦秦州以謩山西豪望詔安撫隴外後仁杲平拜秦州剌史帝曰昔人稱衣錦還鄉今以本州相授所以償功凉州荒梗宜有以靖之譽至撫邊以恩信人喜曰不意復見太平官府】
聯 【 表敦倫才同被兼擅文章 微□世子鈞橫更推少穎】
四六鴛鴦譜卷之一終
●四六鴛鴦譜卷之二
類姓譜(二)
◆類姓譜(二)◆
謝
鄒
竇
蘇
潘
葛
范
彭
韋
馬
余
任
袁
柳
鮑
唐
雷
倪
羅
于
傅
皮
顧
孟
黃
蕭
邵
毛
戴
宋
龐
熊
董
梁
杜
阮
賈
江
顏
郭
梅
林
鍾
徐
高
夏
祝
樊
胡
蔡
丁
鄧
洪
包
陰
○謝 【 姜姓炎帝之胤申伯以周宣王舅受封於謝今汝南謝城是也後失爵以國為氏焉魯有謝息】
江左第一 【 謝混風華為江左第一嘗與謝晦俱在武帝前帝目之曰一時頓有兩玉人耳】 芝蘭玉樹 【 謝玄子幼度叔父安嘗約子姪曰子弟亦何豫人事而正欲使其佳玄曰譬如芝蘭玉樹欲使其生於庭階耳使才雖履屐間亦得其任以精銳八千破符堅石萬於淮肥聞風聲鶴唳以為王師至】 池塘春草 【 謝惠連十歲能屬文靈運嘉賞之云每有篇章對惠連輔得佳句嘗於永嘉西堂思詩不就忽夢見惠連即得池塘生春草大以為工嘗為雪賦以高麗見奇】 藍田生玉 【 謝莊字希逸宋文帝異之謂劉湛曰藍田生玉豈虛也哉袁淑為鸚鵡賦文冠當時及□莊賦嘆曰江東無我卿當獨秀又為月時】 蒞政清肅 【 晉謝鯤字幼與好老易善政鼓琴為豫章太守蒞政清肅百姓愛之】 一坐顏回 【 謝尚字仁祖八歲神悟夙成父鯤嘗携之送客或曰此兒一坐之顏回也】 聯 【 生庭玉樹儀世鳳毛芝蘭 秀於藍田池塘夢于春草】
○鄒 【 子姓宋慜公之後正孝父食邑於鄒遂為鄒氏齊有鄒衍鄒忌】
才學知名 【 晉文苑鄒湛字潤甫南陽人少以才學知名累遷為國子祭酒湛之持論寔南陽之人傑子捷□太應亦有文才為散騎侍郎】 明月夜光 【 史記鄒陽齊人也□中上梁孝王書王使人出之卒為上客太史公曰鄒陽辭雖不避然其比物連類有足悲者亦□抗直不撓矣文辯著名長裾曳王門□人有智畧忼慨不苟合獄中書云明月之珠夜光之□以闇投人於道莫不按劍相盻者無因至前也】 琴之象政 【 新序鄒□以鼓琴見齊土土善之忌曰夫琴所以象政也遂為王言琴之象政狀】 聯 【 早蜚聲于藝苑寧同曳裾之陽旋權第于丹墀不數吹律之衍】
○竇 【 姒姓少康後帝相遭有窮氏之難妃后緍方娠迯出自竇而生少康之孫以竇為氏周世為大夫】
一空朔庭 【 竇憲字伯度拜騎將軍躡冒頓之區落焚老上之龍庭一舉而空朔庭至乃追奔稽落之表飲馬北鞮之曲銘石負折薦告宗廟憲登燕然山去塞三千餘里刻石勒功紀漢威德班固作銘云云封冠軍侯贊曰聽笳龍庭錢石燕然】 如左右手 【 後漢竇融孛周公扶風人行河西五郡大將軍事光武授為凉州牧封安豐侯光武賜融璽書又賜外属圖又詔報曰吾與將軍始左右手耳】 政稱清白 【 循吏傳瑗字世珍除廣州太守政有清白之稱終始全潔】 聯 【 五桂傳芳 千人奪錦】
○蘇 【 顓頊祝融之後陸終生昆吾封蘇鄴西蘇城是也蘇忿生為周司冦居河內地扶風武功漢蘇建自河內徙扶風平陸】
風度凝粹 【 皇朝蘇易簡梓州銅山人也少好學風度凝粹弱冠舉進士淳化中充承旨易簡多振舉翰林故事 太宗為飛白書院額曰玉堂及以詩賜之 太宗曰此永為翰林中一美事易簡曰自有翰林木有如今日之榮也】 閑徹清密 【 蘇味道趙州人九歲能屬辭與李嶠以文翰顯時號蘇李舉進士第裴居道倩味道作章攬筆而具閑徹清密當時盛傳練臺閣故事善占奏】 思若涌泉 【 蘇頲字延碩瓌之子弱冠敏悟一覽至千古輒覆誦第進士拜中書舍人李嶠曰舍人思若湧泉吾所不及】 二天 【 蘇章家孺文為冀州剌史故人為清河太守行部按其姦贓乃請太守為設酒肴平生之好甚歡太守喜曰人皆有一天我獨有二天章曰今蘇孺文與故人飲者私恩也明日冀州剌史按事者公法也遂與正其罪州境望風畏肅】 遠大之器 【 蘇軾字子膽軾生十年而洵遊學四方 英宗在藩聞軾名欲以唐故事召入翰林宰相韓琦曰蘇軾之才遠大之器也天下之士莫不畏慕降伏皆欲其進用然不若朝廷培養之而後用也】 聯 【 坡仙再出不轉姓而轉形郢客賡歌和彌高而彌寡】
○潘 【 周文王後畢公之子季孫食采於潘因氏焉】
天才過人 【 良史潘京字世長樂廣與之其談曰君天才過人恨不學耳若學必為一代談宗】 茂松清泉 【 潘師正居逍遙谷高宗果東都召見問所須對曰茂松清泉臣所須也】 才名冠世 【 晉書潘岳字士安鄉邑號為奇童作藉田賦才名冠世出為河陽令負其才而鬱鬱不得志轉懷令頻宰二邑勒於政績補尚書度支郎遷廷尉評仕宦不達乃作閑居賦太夫人御版輿升輕軒遠覽王畿近周家園思緒雲騫辭綘景煥】 聯 【 美姿擲菓仙令種花】
○葛 【 風俗通葛天氏之胤子孫氏焉夏時葛伯贏姓國也亦為葛氏河南官氏志賀葛氏改為葛氏】
博聞深洽 【 晉葛洪字稚川以儒學知名究覽典籍尤好神仙導養之法從祖玄學道得仙號曰葛仙公洪聞交趾出丹求為勾滿令傳聞深洽江左絕倫自號抱朴子因以名書後君解得仙而去】 慷慨過人 【 後漢文苑葛龔字元甫和帝時以善文記知名慷慨壯列勇力過人】 聯 【 草廬近畧 勾漏仙官】
○范 【 帝劉累之後在周為唐杜氏周宣土滅杜杜伯之子隰叔奔晉為士師曾孫士曾食采於范遂范氏魏有范座項羽謀臣范增居巢人】
稱陶朱公 【 貨殖傳范蠡師事計然蠡用於越翫雪會稽之恥乃乘扁舟浮於江湖變名易姓適齊為鴟夷子皮之陶為朱公乃治產積居與時逐十九年之中三致千金再分散與貧交疏昆弟故稱富者皆稱陶朱公】 綈袍故人 【 史記范睢字叔魏王後拜相須賈便秦睢聞之敝衣微行之邸見賈賈驚曰范叔固無恙乎留與坐飲食乃取一綈袍賜之睢歸取大車駟馬為賈御入秦相府賈待門下良久問門下曰范睢不出何也門下曰乃吾相君也賈人驚自知見賣乃肉袒膝行因門下人謝罪曰不意君能自致青雲之上睢曰汝所以得無死者以綈袍戀戀有故人之意故釋公】 文武全材 【 范仲淹字希文善相履氷之後其先邠州人也仲淹與韓琦俱有威名軍中為之語曰軍中有一韓西賊聞之心骨寒軍中有一范西賊聞之驚破膽仲淹復本姓謝啟曰志在投秦入境遂稱於張祿名非霸越乘舟乃効於陶未以范睢范蠡皆改姓也少作金在鎔賦云如令區別妍媸願為軒鑑若使削平禍亂請就干將則自負將相器業文武全材槩可子純估純仁純禮純粹】 廉泉讓水 【 范栢年初見朱明帝言次及廉州貪泉因問卿州復有此水不答曰梁州惟有文川武鄉廉泉讓水又問卿宅在何處曰臣所居廉讓之間帝嗟其善荅因見之歷位內外終梁州剌史】
聯 【 瀟洒靈襟玩景仁之風月 清修誇節冠文正之虀塩】
○彭 【 大彭為商諸侯以國為姓葢陸終第三子彭祖即大彭也】
拱立不動 【 彭汝礪字器饒州鄱陽人也少嗜學舉進士為禮部第一王安石得其所著詩義善之以為國子監直講中人王中正季憲臨邊汝礪曰漢唐以兵付中人多致敗事神宗折之汝礪拱立不動伺間復言神宗卒為改容】 恬退之士 【 皇朝乘字利建益州華陽人也舉進士與同年生登相國寺閣顧望關皆有從官之樂乘獨悵然曰親老矣安敢舍晨昏之奉以圖一身之榮乎翌日奏乞侍養仁宗彭乘恬退之士也】 聯 【 衍八百之傳勝五雲之朵】
○韋 【 出自顓帝大彭之後夏封於豕韋苖裔以國為民家彭城】
清化著名 【 儒林韋謏字憲道少好文學羣言秘要之義不綜覽後仕石季龍歷守七郡咸以清化著名】 才當大用 【 韋安石京兆人舉明經雍州長史蘇良嗣器之謂曰大才當大用徒勞州縣可秋薦擢并州司馬有善政拜德鄭二州之剌史政尚清嚴時二張及武三思寵橫安石數折辱之陸元方告人曰韋公真宰相】 教子一經 【 前漢韋賢字長孺魯國鄒人生四子一方山二弘三舜少子元成復以明經至丞相諺曰遺子黃金滿籯不如教子一經】 少有器望 【 北史韋閬字友觀世為三公一族少有器望】 雅情清儉 【 韋瑱字世珍除瓜州剌史雅性清儉夷人送物一無所受胡人畏威不敢為冦滿任回京老少追送留公十數日方得出境明帝嘉之授儀同三司】 鵰鶚特立 【 韋思謙名仁約鄂州人遷御史大夫性方剛顏色莊重不可犯見王公未嘗屈禮人言之荅曰耳目官當固如此鵰鶚特立豈眾禽之偶□何屈以狎之】 郇公五雲 【 韋陟字安□常以五采牋為書記使侍妾主之陟唯署名自謂所書陟字若五朵雲時人慕之號郇公五雲體家法修整敕子允就學夜分見其勤旦日其色必怡惰怠則不與之論】 聯 【 傳經勝于黃金加袍覆以蜀錦】 方聯 【 金紫傳芳壺蘭毓秀芝桂名鑣仕籍八姓譽首桑輸】
○馬 【 贏姓伯益之後趙王子趙奢封馬服君子孫氏焉奢孫興趙滅徒咸陽】
鸞鳳冲霄 【 唐馬周字賓王博州人入關留客汴舍新豐逆旅主人不之顧周命酒一斗八升悠然獨酌眾異之十八年遷中書令帝嘗以飛帛書賜周曰鸞鳳冲霄必假羽翼股肱之寄要在忠力】 圖象凌烟 【 馬燧字洵美汝州人帝賜宸扆台衡二銘以言君臣相成之美勒石起義堂帝榜其顏以寵之與李晟皆圖象凌烟閣】 為政愛民 【 馬默字處厚單州武城人也其後蘇軾起知登州父老迎於路曰公為政愛民得如馬使君乎軾異之】 白眉最長 【 馬良字季常兄弟五人並有才名諺曰馬氏五常白眉最常】 好立名節 【 晉書馬隆字孝興少而志勇好立名節自請討羗虜通凉州拜宣威將軍】 薏苡見譖 【 馬援字文淵拜隴西太守但總大體諸豐時白外事輒曰此丞掾之任何足相煩頗哀老子使得遨遊拜伏波將軍自請擊匈奴曰男兒要當死於邊野以馬革褁屍還葬耳矍鑠哉是翁戒子孫不得言人過失薏苡見譖】 聯 【 五百年名世麗絳帳于前修三千歲真人象銅柱予後裔】
○余 【 新安風云由余之後代居歙州】
三使北戎 【 皇朝余靖字安道韶州曲汀人也舉進士遷秘丞集賢校理范仲淹以言事忤意貶饒州諫官御史不敢言靖上疏論仲淹不當貶且言陛下親政以來屢逐言者恐釗天下口不可坐落職知秦州以母憂去官慶曆中除右正言方是仁宗勵精政事增諫官員將以有所為靖數言事合意遷知制誥三使北戊時相忌之出知吉州坐習蕃語奪官分司六年起知處州帥潭移青卒謚襄】 孝義里 【 南史孝義余齊人少有孝行父亡號叶而絕有司奏改其里為孝義里】 聯 【 著全名于安慶 酒熱血于彤庭】
○任 【 黃帝二十五子十二人以德為姓一為任至奚仲對薛魏有任座秦有任鄙】
為政清省 【 南史任昉字彥升為新安太守不事邊幅為政清省好獎進士友得其延譽者多見升擢時人慕之號曰任君及卒殷芸曰哲人云亡儀表長謝元龜何寄指南何□】 居今行古 【 儒林任安字定祖少游太學受孟氏易兼通數經又學圖讖究極其術時人稱曰欲知仲栢問任安又曰居今行古任定祖辟除皆不就】 君仁臣直 【 新序魏文侯問士大夫曰寡人何如君也羣臣皆曰君仁君也翟璜曰君非仁君文侯恕而逐璜至任座曰君仁君也曰子何以言之對曰君聞其君子者其臣直翟璜之言直是以知君仁君也文侯曰善復召璜入拜為上卿】 聯 【 夢鈴而生 樹幟而起】
○袁 【 媯姓舜後陳胡公之後胡公生申公申公生靖伯甫南七代孫莊伯爰諸生濤塗以王父字為氏代為王卿字或作爰轅其實一也】
文章絕美 【 文苑袁宏字彥有逸才文章絕美曾為詠史詩是其風情所寄作東征北征二賦出為東陽郡謝安取一扇以贈行答曰輒當奉揚仁風慰彼黎庶】 政號嚴明 【 後漢袁安字公汝南人舉孝廉除陰平長任城令所在吏人畏而愛之為河南尹政號嚴明】 人服其清 【 袁煥字曜卿魏初為郎中令行御史大夫事不為繳察之行時人服其清貌似和柔然其臨大節處危難雖賁育不過也】 奕葉忠鯁 【 袁利貞□孫高宗時為太常博士周侍讀及王立為太子□官□禮帝欲大會羣臣命婦合宴宣政殿利貞上疏諫以為非命婦宴會之所帝納之詔曰卿奕葉忠鯁能抗疏規朕之失不厚賜無以勸能者賜彩百段】 聯 【 口??彼前賢浪臥洛陽□雪 繼茲世德奉揚黎庶仁風】
○柳 【 魯孝公子展禽食采於柳遂姓柳後氏遂遷於河東河東解縣秦未有柳安下惠裔孫也】
江漢英靈 【 柳遐字子昇仕梁遷尚書功論郎謝舉與語嘉之曰江漢英靈見於此矣在周拜霍州道人務先以德下感而化不復為過咸曰我君仁惠如此其可欺乎】 社稷之臣 【 禮記檀弓下柳莊曰如皆守社稷則軌範靮而從如皆從則孰守社稷君反其國而有私也母乃不可乎弗果班衛有太史曰柳莊寢侯公曰若疾革雖當祭必告公再拜稽首請於君曰有臣柳莊也者非寡人之臣社稷之臣也】 襄陽水鏡 【 柳莊字思敬少有器量博覽墳籍蔡大寶見之歎曰襄陽水鏡復在於茲】 清有父風 【 柳玭仲郢子以明經補秘書正字為嶺南節度副使廨中橘熟既食乃納直于官拜御史大夫直清有父風】 聯 【 承家粟肅和丸含仲郢之香 報國忠貞諫筆繼公權之直】
○鮑 【 姒姓夏禹之後有鮑敬叔仕齊食菜於鮑氏因以為氏敬叔生叔牙曾孫或代為齊之卿】
面如冠玉 【 南史鮑泉字潤玉博涉史傳兼有文筆為通直侍郎元帝嘗責之云面如冠玉還疑木偶鬚似螖□徒勞撓喙】 號為神父 【 鮑昱字文泉月司隸奉法守正有父風後拜汝南太守陂地歲歲決壞昱乃作方□石洫溉田倍多人以殷富子德為南陽太守歲多荒炎唯南陽豐穰吏人愛悅號為神父】 聯 【 面如冠玉鬚似蝟乇】 史聯 【 一直如矢三諫伏蒲】
○唐 【 帝堯陶唐氏之後裔封唐侯又周成王封弟叔虞於唐子孫以國為姓又左傳唐成公國于比陽今唐州是也】
愽涉經史 【 唐瑾字附璘愽涉經史雅如屬文雍容文雅】 心若鐵石 【 唐臨字本德京兆人高宗嘗錄因臨占對無不盡他日復訊餘司斷者輒紛訴不巳獨臨所訊無一言帝問故荅曰唐卿斷因不冤所以絕意帝歎曰為獄者固當若是乃自述其考曰形如死灰心若鐵石云】 有將帥才 【 唐丞少耿介有將帥才讀班超傳慨然有萬里之志】 金城湯池 【 唐邕字道和少明敏有才幹仕齊除中書舍人文宣嘗望并州城曰此何等城或曰金城湯池】 聯 【 陶堯啟緒唐 唐叔振封□】 ○費聯 【 長房伷泒 先主俶臣】
○雷 【 方雷氏之後女為黃帝妃生亥囂蓋古諸侯國也後漢有雷義蜀有將軍雷同吳陸抗傳有宣都太守雷譚晉有豐城令雷煥】
王佐之才 【 雷簡夫字太簡在稚州眉山蘇洵往見之簡夫謂曰子王佐才也薦之於張方平韓琦歐陽脩三人者延譽如不及洵名振京師蓋曰簡夫始云】 膠漆之交 【 後漢雷義字仲公為郡功曹與陳重為友語之膠漆自謂堅不如雷與陳】 聯 【 齊人不納謝金交友篤情膠漆】
○倪 【 邾武公封次子于郳是邾後失國子孫為郳氏避仇改為倪郳城在東海】
博學能文 【 皇朝文藝倪濤字巨濟廣德軍人博學能文有操履舉進士擢太常博士遷校書郎著作佐郎賜對除司勳員外郎遷左司有詩文號陵集】 政清淨 【 唐倪若水字子泉恒州人擢進士第遷監察御史黜陟劍南道繩舉嚴允課第一開元初為汴州剌史政清凈增脩孔子廟興州縣學廬勸生徒身為教誨風化興行元宗遣中人捕鵁鶄鷄鵡南方若水上言帝手詔褒答】 聯 【 學窺天倪治優經術】 ○殷聯 【 不作書郵能亦物鬪】
○羅 【 祝融之後妘姓國初封宜城徙枝江周末居長沙漢有梁相羅懷襄陽記有羅象河南官氏志叱羅氏改為羅氏】
江左之秀 【 文苑羅含字君章夢鳥人日藻思日新可謂湘中之琳琅桓溫問含何如人或曰可謂荊楚之材溫曰此自江左之秀豈惟荊楚而巳】 政教簡易 【 唐羅珦越州人擢廬州剌史修學宮政教簡易】 時為名儒 【 羅道琮蒲州慷慨尚節義貞觀末上書忤旨徙嶺表後擢明經仕至大學博士時為名儒】 忠烈果毅 【 晉書羅憲字令則襄陽人十三能屬文輕財好施為巴東太守忠烈果毅有才策幹】 聯 【 昭諫詩名 德仁孝行】
○于 【 周武王第二子邗叔子孫以國為民其後去邑單為于氏東海漢有于公生丞相西平公定國生永御史大夫】
古之名將 【 魏志于禁字文則攻張繡擒呂布圍張超攻眭周皆被斬之太祖曰將軍亂能整討暴堅壘有不可動之節雖古名將何以加之】 世執貞節 【 于忠字思賢累遷散騎常侍嘗因侍宴宣武賜之劍杖舉酒屬忠曰卿世執貞節故相以禁衛相委昔以卿行忠賜名曰忠今以卿才堪禦侮以所禦劍仗相鍚後為尚書令】 嗜學不厭 【 于休烈志寧曾孫機鑒融敏善文章第進士又擢制刮歷必書省正字獻五代詩著舊章天子嘉之惟歷清要不治產性恭儉仁愛樂賢下善推□士甚甚年老嗜而不厭】 子孫有興 【 前漢于定國字曼倩東海郯人也父于公為縣獄吏郡决曹决嶽乎郡中立生祠號曰于公祠子永嗣至御史大夫始于公其同門壞父老方其治之公謂曰少高大令容駟馬高葢車我治獄多陰德未嘗有所冤子孫必有興者】 文武之寄 【 于翼字文若為渭州剌史寔先蒞此州翼又推誠布信事存寬簡夷夏感悅比之大小馮君後為安州幽州總翼兼文武之寄受于城之托智能足以衞難勢力足以勤王曾無釋位之心但務隨時之義弘名節以高貴豈所望於斯人】 聯 【 播定國之德治可大其高門 紹志寧之風行無愧可獨處】
○傅 【 殷相說之後築於傅巖因以為姓北地人漢末傅氏居南陽】
下馬露布 【 北史傅永字脩期邦安遠將軍魏帝每嘆曰上馬能擊賊下馬作露布唯傅修期耳】 臺閣生風 【 晉書傅玄字休奕為御史中丞每有奏劾或值日暮捧白簡整簪帶踊不寐坐而待旦於是貴游攝伏臺閣生風】 聯 【 夢像築岩 風生臺閣】
○皮 【 風俗通周卿士樊仲皮之後後漢有諫議大夫皮究下邳後漢上計掾秦嘉集序皮仲固撰晉有尚書郎皮湛】
機悟風神 【 皮子信機梧有風神位儀同三司於勳貴子弟中稱其識鑒】 作七愛詩 【 皮日休唐之文士所著請韓文配享書桃花賦九諷七愛悼賈諸篇見之文粹】 ○卞聯 【 荊山藏璞陵陽封侯】 ○伍聯 【 鄢郢孝聞闔閭忠著】 ○卜聯 【 卜商衍系文學起家】
○顧 【 顧伯夏殷侯國也子孫以國氏焉顧氏譜云越王勾踐七代孫閩君搖漢封東歐搖別封其子為顧余侯因氏焉漢初居會稽】
晝日垂簾 【 顧愷之字偉仁為山陰令山陰劇邑愷之御繁以約縣用無事晝日垂廉門階寥寂】 笏擊奸臣 【 唐顧少連字遺仲蘇人歷吏部侍郎裴延齡方橫笏敢忤者嘗與田鎬少連會酒酣少連曰段秀實笏擊賊臣今吾笏將擊奸臣奮且前元友直在坐觀解之】 吾家麒麟 【 顧和字君孝總角便有清操族叔榮雅重之曰此吾家騏驎興吾宗者必子也】 聯 【 長廉圖畫 埜王象緯】
○孟 【 魯桓公子慶父之後號曰孟孫因以為氏又衛襄公長子孟縶之後亦曰孟氏齊有孟軻字子輿又秦有孟說】
無書不覽 【 蜀志孟光字孝裕博物識古無書不覽讀書當務其要者】 栠珠之美 【 孟覬字彥重衛將軍昶之弟昶顗並美風姿時人謂之雙珠】 馬頭太守 【 北史孟表字武達歸魏除兖州剌史領馬頭太守】 寬惠著名 【 循吏孟業字敬業遷都郡太守以寬惠著名麥一莖五穗嘉禾一莖九穗咸以為玫化所感】 濟河焚舟 【 文公二年泰伯用孟明視增修國政重施於民三年泰伯伐晉齊河焚舟晉人不出遂自茅津濟封殽尸而還遂伯西戎用孟明也】 聯 【 鬻熊姬瓞儲明德之孟候 鄒蠌雄風塞兩間之正氣】
○黃 【 陸終之後受封於黃為楚所滅以國為氏】
江夏黃童 【 黃香字文強江夏人九歲失母思慕憔卒鄉人稱其至孝京師號曰天下無雙江夏黃童】 政稱神明 【 黃霸淮人也遷穎川守力行教化而後誅貶咸稱神明田者讓畔冶為天下霸材長於治民及為相功名損於治郡時所居民人所去思】 辯慧對日 【 黃琬字子琰瓊之孫早而辯慧對日食云日食之餘如月之初遷五官中郎將】 若千頃陂 【 後漢黃憲字叔度汝南人陳蕃周舉嘗相謂曰時月之間不見黃生則鄙吝之萌復存乎心郭林宗曰叔度汪汪若千頃陂澄之不清淆之不濁】 獨立物表 【 黃庭堅字魯直洪州分寧人初蘓軾見庭堅詩於孫覺之坐上異之後過李常於濟南見其詩以為超逸絕塵獨立萬物之表者由是聲名始震召為校書郎蘇軾嘗薦庭堅自代其畧曰魂瑋之文妙絕當世孝友之行追配古人世以為實】 聯 【 王波涵萬浪高叔度之門風循改冠一時檀穎川之家譜】
○蕭 【 宋微子之後支孫封於蕭蕭叔大心子孫有功因邑命氏焉代居豐沛至不疑為楚申君客之】
貞文先生 【 南史蕭思話為人榮利不關於中喜怒不形於色後為暨令到縣十餘日挂衣冠於縣門而夫謚曰貞文先生】 古社稷臣 【 蕭望之字長倩東海蘭陵人為人堂堂折而不撓身為儒宗有輔佐之能近古社稷臣也】 國之元 【 蕭允字敘佐晉安王知相州以為長蔡徵公年德竝高國之元老從容坐鎮旦夕自為列曹何為方辛苦蕃外後拜光祿大夫】 名重一時 【 蕭泰字世怡授蔡州剌史政存簡深為吏人所安子寶字季珍未弱冠重一時仕隋至吏部尚書】 依日月之光 【 史記蕭何沛豐人也轉漕關中給食不乏賜帶劍履位為相國功第一封酇侯太史公曰河秦時為刀華吏錄錄未有奇節漢興依日月之末光】 介為良守 【 蕭介字茂鏡齊武帝曰以介甚貧可處以一州又曰始興郡未有良守可以介為之及至甚著威德】 結綬 【 蕭育字次君少同朱博為友長安人曰蕭朱結綬言其相薦達也】 疾風勁草 【 蕭瑀字時文上言宜建封建又上嘗謂瑀不可以利怵死擢杜稷臣也賜詩曰疾風知勁草版蕩識誠臣又曰公守道耿介古無以過】 八業宰相 【 蕭遘字得聖及進士第氣孤峻慕李德裕為人遘負大節以王佐自任既當國風采峭整天子器之自瑀逮公凡八業宰相】 聯 【 昴星孕秀廬岳降神而書轉自家傳繼酇侯之相業忠赤獨崇席鑒崇宗老之徽稱】 ○尹聯 【 吉甫清風晉陽善治】 ○姚聯 【 虞舜帝先開元相裔】
○邵 【 邵公奭周同姓受封於燕傳國四十餘年其支庶為周卿上邵穆公事邵武公邵伯邵廖邵昭公並其後也秦有邵不疑】
真國之器 【 皇朝邵亢字興宗潤州丹陽人也英宗召對羣玉殿謂曰學士真國之器也】 博覽經史 【 晉邵續字嗣祖朴素有志烈博覽經史妙解天文除令為平原樂安太守】 孝悌忠信 【 邵雍字堯夫衛州人也刻勵為學夜不忱席者數年有王豫者以師自居聞雍學易召而欲教之雍往見豫與論三日蹶然起拜雍嘗適吳楚過秦魯客梁晉而歸徙居于洛士人道洛者必過其廬與人言必依於孝悌忠信樂道人之善不及其惡故賢不肖無不親之】 聯 【 北斗蜚聲東陵衍泒家傳皇極蘊為經世之謨猷居接滄溟奮起重天之羽翮】 ○汪聯 【 德量汪洋才華燦爛】
○毛 【 周文王第九子毛伯受封毛國因以為氏支孫為周卿士毛伯過毛伯得並毛公之後也趙有毛遂漢有毛公洽詩趙人也為河間王博士毛萇亦治詩為詀訓】
脫穎囊中 【 史記毛遂趙使平原君合從於楚□與門下文武備具者二十人偕得十九人毛遂願備員而行平原君曰夫賢士之處世若錐之處囊中其未立見今先生處勝門下三年未有所聞先生不能遂曰臣乃今日請處囊中耳使蚤得處囊中乃穎脫而出非特其末見而巳卒定從而歸勝曰毛先生至楚而使趙重於九鼎大呂以三寸之舌強於百萬之師逐以為上客】 歲寒松標 【 毛璩字叔璉以討桓玄功詔曰夫貞松標於歲寒益州剌史璩匡翼之勳實感朕心進征西將軍】 衣錦還鄉 【 毛鴻賓狀貌頗異氏羗見者皆畏之明帝以為雍州剌史詔曰此以衣錦榮鄉也】 聯 【 脫穎而出 捧檄而前】
○戴 【 宋戴公之後以謚為姓宋大夫戴惡】
獨步天下 【 後代逸民戴良字叔鸞良材既高達論議尚奇云我獨步天下誰與為偶舉孝廉不就逃人江夏山中優游不仕】 清直其人 【 唐戴冑相州人秦王拔武牢引為府士曹參軍大理少卿缺太宗曰大理人命所繫冑清直其人即日命之】 解經不窮 【 後漢儒林戴憑字次仲習京氏易年十六郡舉明經拜郎中正旦朝賀百僚畢集帝令能說經者相難語義有不通輒奪其席以益通者憑遂坐五十餘席京師語曰解經不窮戴侍中】 大戴小戴 【 前漢戴德延君戴聖次君皆受禮於后蒼德號大戴為信都大傳聖號小戴以博士論石渠由是禮有大戴小戴之學】 聯 【 戴禮名家談向金鸞而累席毛詩露穎對從玉殿以傳名】
○宋 【 子姓殷王帝乙長子微子啟周武王微子封之於宋傳國三十六代至君偃為楚所滅子孫以國為氏楚有宋玉宋義宋昌】
詩奪錦袍 【 宋之問字延清汾州人偉儀貌雄于辨甫冠武后召與楊烱分直習藝館武后游終南門詔從臣賦詩左史東方□詩先成后賜錦袍之問俄項獻后覽之嗟賞更奪袍以賜江左詩律屢變至沈約及之問為沈宋語曰蘇李居前沈宋比肩】 謙恭下士 【 皇朝宋偓河南洛陽人也孝章皇后貴戚之盛鮮有其比然謙恭下士亦以此稱之始名延渥後易為渥云】 其人如玉 【 晉宋纖字令文隱居酒泉南山太守馬岌造焉纖高樓重閣拒而不見岌嘆曰名可聞而身不可見德可仰而形不可觀今而後知先生人中之龍也銘詩于石壁曰其人如玉維國之琛】 吏無敢犯 【 宋璟邢州人神龍初櫂吏部串中宗嘉其直遷黃門侍郎武三思怙寵數有璟厲聲答曰王直以侯就第安得尚于朝政歷抗相二州政清毅吏民無敢犯者風度疑遠人莫測其量為宰相務清政刑使官人皆任職】 名將不能過 【 宋祁字子京非持文章有見於世其守邊議兵雖古名將不能過也】 聯 【 明河作賦 徧竹施仁】
○龐 【 周文王子畢公高之後封於龐鄉因氏焉】
當展驥足 【 蜀志龐統字士元為南州士之冠冕守耒陽令不治免宮魯肅曰龐士元非百里才也使處治中別駕治當展其驥足先生以為治中從事】 非卿不能成功 【 皇朝龐籍字醇之單州武成人也儂智高叛命狄青為宣撫使或言青不可專任 仁宗以問藉藉曰青起行宮若以文臣副之則號令不專不如不遣也 仁宗然之及捷書至 仁宗謂籍曰非卿執議豈能成功】 有宰相器 【 龐參字仲達為漢陽太守郡人任棠有奇節參先候之棠以薤一大木水一盂置戶屏前自抱兒孫伏於戶下參思其意曰水者欲吾清也拔大本薤者欲吾擊強宗□抱兒當戶欲□開門恤孤也參在聀果能抑□助弱以惠政得民虞詡薦其有宰相器能後為太尉錄尚書事】 聯 【 鹿門高致 鳳雛長才】
○熊 【 楚鬻熊之後熊克家譜曰鬻熊為文王師著書一卷號鬻熊子至成王封舉文武勤勞之後以子男之田封鬻熊曾孫繹於楚楚為楚子熊繹也三國時有徵士熊僧循尚書熊睦又江陵志曰黃帝有熊氏之後】
清靜通介 【 熊克字子復建陽人也婿王克勤狀其行實曰文有顏延之錯綜之工史有陳壽敘事之長牧民得曹參清靜之旨制行適徐公通介之常】 不為利謟 【 哀公十六年白公勝謂石乞曰市南有熊宜僚者右得之可以當五百人矣石乞見之告之故辭承之以劍不動勝曰不為利謟不為威愓云之】 正色立朝 【 晉書熊達字孝文豫章人也累遷尚書左丞在朝正色不茹柔吐剛忠亮至到轉御史中丞又拜太常卿】 聯 【 石胴射虎夢擬飛熊】 ○項聯 【 半格過詩到處逢人稱說名塲樹幟更秀屢宦騰芳】
○董 【 黃帝之後也巳姓國有飂升安生董父舜賜姓董氏晉有董孤董安于】
世之奇士 【 董昭字公仁太祖引坐問計才策謀畧真世之奇士耳】 古之良史 【 左宜公二年孔子曰董孤古之良史也書法不隱】 枹皷不鳴 【 後漢酷吏董宣字少平為洛陽令搏繫豪強莫不震攝京師號為臥虎歌曰枹皷不鳴董少年光武勅曰強項令】 下帷講誦 【 史記董仲舒廣川人也治春秋博士下帷講誦弟子莫見其面三年不觀舍園】 聯 【 胤遡豢龍之遙涎如玉鉉學威蛟之夢賦必金甌】
○梁 【 贏姓伯益之後秦仲有功周平王封其少子康於夏陽是為梁伯後為秦所滅子孫以為氏晉有梁益耳梁由梁出靡並其後也安定烏氏縣漢和以豪族東徒烏氏】
有儒者風 【 梁祚歷習經典尤善公羊春秋鄭氏易有儒者風】 詩書自娛 【 後漢梁竦字叔敬閉門自養以經籍為娛作七序而竊位素餐者慚嘗歎曰大夫□居世當封侯死當廟食不然閑居可以養志詩書足以自娛州郡之聀徒勞人耳後辟命交至並無所就】 聯 【 衍胤伯鷥 標儀五鳳】
○杜 【 郊姓帝堯劉累之後在周為唐杜氏成王滅唐王封於杜杜伯為先王所滅杜氏分散適魯者杜洩是也古有杜康】
閉門掃軌 【 杜甯字周甫密去官忽一日謁守令多所陳託同郡劉滕亦自蜀郡告歸鄉里閉門掃軌無所子及】 清淨好古 【 杜林杜鄴之子清淨好古亦有雅林其正文字過於鄴世言小學者出杜公】 前召後杜 【 杜詩字公君遷南陽太守以誅暴立威省愛民役造作水排為農器百姓便之時人方於召信臣南陽人語曰前有召父後有杜母】 百紙參軍 【 杜暹濮州人五世同居事繼母孝擢明經第補婺州參軍秩滿歸吏以紙萬番贐之暹未受百番眾歎曰昔清吏受一大錢何異哉】 屈宋衙官 【 杜審言字必簡襄州人擢進士才高嘗與人言吾文章當得屈宋作衙官吾筆當得王羲之北面】 情不忘君 【 杜甫字子美曠放好論天下大事與李太白齊名時號李杜酒酣登吹臺慷慨懷古人莫測也數嘗冠亂挺節無所汙為歌詩傷時撓弱情不忘君人怜其忠】 有王佐才 【 唐杜如晦字克明京兆杜陵人也隋大業中預吏部選侍郎高孝基異之曰君當為棟梁用房玄齡曰如晦王佐才也必欲經營四方捨如晦無其功者王曰非公言我幾夫之因表留幕府從征伐常參帷幄機密方多事裁處無留進□書右僕射仍領選引賢者下不肖咸得其職】 智名勇功 【 晉書杜預字元凱號曰杜武庫平吳之功兵威如破竹激用滍淯諸水浸田萬餘頃眾庶賴之號曰杜父南土歌曰後世無叛由杜翁孰識智名與勇功】 聯 【 阿房賦就一時共羡紫薇左廍書成萬世咸稱青史】
○阮 【 殷有阮國在汧渭之間周文王侵阮徂恭見毛詩子孫以為姓後漢有巴吾令阮敦】
篤志經籍 【 文學阮卓篤志經籍九工五言嘗聘於隋隋文帝夙聞其名賜遺加禮】 青眼 【 晉書阮籍字嗣宗任性不羈方外之士見崇典能為青白眼見禮俗之士以白眼對之為步兵校】 竹林之遊 【 阮减字仲子與叔父籍為竹林之遊居道南北阮富而南阮貧七月十以竿柱大布犢鼻於庭曰未能免俗歷散騎侍郎補始平太守顏延年作五君詠詠咸云屢薦不入官一麾乃出守】 聯 【 桃洞仙骨竹林曠鳳】 ○閔聯 【 子騫孝行仲叔潔標】 ○季聯 【 千金重諾列國觀風】
○賈 【 唐叔虞少子公明康王封之於賈為晉所滅以國為氏又云本白周賈伯之後】
語妙天下 【 賈捐之字君房下筆言語妙天下】 將相之器 【 後漢賈復字君父南陽人少學習尚書事舞陰李生李生奇之曰賈君之容貌志氣如此將相之器也有折衝千里之威】 真刺史 【 賈逵字梁道為豫州剌史帝曰逵真剌史矣】 父子繼美 【 賈至字幼隣擢明經第從玄宗幸蜀知制誥帝傳位至當誤冊既進藁帝曰昔先天誥乃父為之今茲命冊及爾為之兩朝盛典出卿家父子可謂繼美矣】 通達國體 【 史記賈生名誼雒陽人也陳治安之策通達國體帝曰吾久不見賈生為過之今不及也】 器望甚偉 【 賈疋字彥度器望甚偉見者莫不愧】 吏不敢反 【 賈琮字孟堅舉孝廉遷兆命交趾屯兵及三府舉琮為交趾剌史交趾歌曰賈父來晚使我先反今見清平吏不敢反拜冀州剌史舊剌史車驂駕垂赤惟裳迎於州界及琮之部升車言曰刺史當遠視廣聽紏察美惡何乃反垂帷裳以自掩塞乎乃御者褰之百城聞風震竦】 今之頗牧 【 賈循京兆人有大畧蘇頲嘗謂今之頗牧】 終身不欺 【 賈黯字直孺南陽人也有學識子脩潔無所阿附初登第還南陽范仲淹知鄧州黯謝仲淹曰黯晚輩偶得科第願受教仲淹曰君不憂不顯唯不欺二字可終身行之黯拜其言其後黯每以語人曰吾得於范公不欺二字平生用之不盡也】 聯 【 洛陽年少 治安策高】
○江 【 贏姓顓頊玄孫伯益之後爵封於江後為楚所滅以國為氏】
江左馳聲 【 晉江統字應元子虨字思玄終於國子祭酒惇字思悛孝友純粹高節邁俗虨之昆弟江左馳聲】 不受請謁 【 江湛字徽深仕宋輚吏部尚書餉饋盈門一無所受在遷聀公平無私不受請謁】 搢紳先生 【 江夢孫字修之浙江湓城人諸生弟子不遠數郡而至者百人春誦夏絃以時講□鼓篋函丈庠序常盈先生輔政欲廣賢良之術聞其德業遂以幣帛聘之為芸閣郎甚被親禮後辭歸鄉里先生固留不止既還家門生弟子復至乃率身耕稼躬事繼母旦則冠帶入門溫清親饋飲饌退更常服力操耒耨耘暮而歸易衣視膳畢然後就庠序集門生弟子說釋經義如故時號為搢紳先生一門百口敦睦如一子孫學業各授一經兼持江右稱之卒葬之日自遠方至者幾千人而服縗絰徒跣者百許嗣主聞之美其才茂德逸故贈國子司業優賜葬物】 聯 【 夢筆五花 賜穀千解】
○顏 【 出瑯邪本自魯伯禽支庶有食米於顏邑者因而著族又邾武公字曰顏故公羊傳稱顏公後為氏】
詩若錦繡 【 南史顏延之字延年曾祖貪讀書無所不覽鮑照曰君詩若鋪錦列繡雕繢滿眼】 立朝正色 【 顏真卿字清臣立朝正色□而有禮非公言直道不萌於心天下不以姓名稱而獨曰魯公】 御史雨 【 顏真卿遷御史時有冤獄不决天旱辯獄而雨人呼御史雨】 聯 【 簞瓢陋巷高風 蚕頭馬尾書法】
○郭 【 周文王季弟虢叔受封於虢或曰郭公因以為氏公羊傳云虢謂之郭聲之轉也左傳齊有郭最燕有郭隗】
名震京師 【 郭泰字林宗母使給事縣庭曰大丈夫焉能處斗筲之役禾與李膺友善名震京師】 推誠撫御 【 郭孝恪許州人貞觀十六年改安西都護孝恪推誠撫御盡得其歡心】 猨臂虎口 【 郭知運字逢時瓜州人猨臂虎口以格閗功累補秦州三度府果毅從郭虔瓘破突厥有功】 以文行為首 【 咸平元年京府解試以高輔堯為百錢易次之易不中諸府訟薦送不公宋白言士流分競不可啟其端詔罷覆考其令以文行兼著者一人為首】 高車出關 【 郭丹字少卿買符人函谷關慨然嘆曰丹不乘使者車終不出關至京師常為都講諸儒咸敬重之更始徵為諫議大夫持節使歸南陽果乘高車出關】 先從隗始 【 郭隗燕昭王築宮而帥事之致士先從隗始】 服章有德 【 後漢郭賀字喬卿拜荊州剌史百姓歌曰朕德仁明郭喬卿忠正朝廷上下平顯宗賜以三公之服黼黻冕旒賜行部去幨帷使百姓尤其容服以章有德】 博學高才 【 郭漢字景純博學高才詞賦為中興之冠】 聯 【 致士如隗久媲千金之駒 立功似儀足比卑之駕】
○梅 【 殷後紂時有梅伯以國為氏汝南漢將軍梅鋗六代孫嘉始替居汝南】
經明行脩 【 梅堯臣字聖俞宣城人也世以詩名堯臣遂以詩聞天下嘉祐元年翰林學士趙□等言於朝曰梅堯臣經明行脩願得留與國子諸生講論道德作為雅頌以歌詠聖化乃得國子監直講官至都官員外郎歐陽脩論其詩曰世謂詩少達而多窮葢非詩能窮人殆窮者而後工也】 登文石陛 【 前漢梅福字子真九江壽春人明尚書穀梁春秋南昌尉願壹登文石之陛涉赤摯之塗當戶牖之法坐盡平生之愚慮】 資性純厚 【 梅摯字公儀成都新繁人也仁宗曰梅摯言事殊有體贄資性純厚不為矯厲之行平居未嘗問事】 聯 【 占百花魁 調三公鼎】
○林 【 殷太丁之子紂比于之後比于為紂所戮其子遇難長林之由遂姓林氏魯有林放仲尼弟子左傳林雍林不狃林楚代仕季氏左傳曰林楚之先皆季氏之良也齊有□阮見說苑林類見列子林回見莊子濟南鄒縣風俗通云林放之後至林玉為趙相自九子號十德之門又門見戚苑子孫秦末居齊郡鄒縣漢分濟郡置濟南遂為郡】
為詩孤峭 【 林逋字君復杭州錢塘人也少孤刻志為學結廬西湖小孤山喜為詩孤峭澄淡居西湖二十年足未嘗履城市李及薛映為州每造其居清談終日而臨終有詩云湖上青山對結廬墳前脩竹疏茂林他日求遺草猶喜曾無封禪書卒賜謚曰和靖先生】 軒冕非吾樂 【 林敏功字子仁蘄春人治春秋年十六預鄉薦下第歸歎曰軒冕富貴非吾所樂杜門不出者二十年該通六經貫穿百氏尤長於詩元符末蔡元度被召經過訪之愛其蓬戶樞牖安貧樂道力薦於上詔蘄州以禮敦遣子仁遁於山間卒不奉詔】 聯 【 九龍衍系 雙桂遺風】
○鍾 【 宋微子之後桓公曾孫伯宗仕晉生州黎仕楚食采鍾離因氏焉子孫或單姓鍾氏楚有鍾儀鍾建鍾子期與伯牙為友項羽將鍾離昧昧中子接單姓鍾氏穎川鍾接始居穎川長社】
好學慕古 【 鍾子瑾好學古有退讓風辟州府未嘗屈志】 寒松比操 【 晉書鍾雅字彥冑舉四行除汝陽令入為佐著作郎遷御史中丞直去繩違百僚皆憚之遭蘇峻之難而雅匪石為心寒松比操】 作漢藩輔 【 魏志鍾繇字元常為大理遷相國文帝賜繇五熟釜銘曰於赫有魏作漢藩輔厥相惟鍾實幹心膂靖恭夙夜匪遑安處百僚師師楷茲度矩】 至德可師 【 鍾皓字季明穎川太少以篤行稱避隱密山前後九辟公府皆不就為士大夫所歸慕李膺歎曰鍾君至德可師】 聯 【 賞高山流水之音擅飛陽舞崔之筆】
○徐 【 顓頊之後贏姓伯益之子夏時受封於徐至偃王為楚所滅以國為氏】
南州高士 【 徐穉字孺子豫章南昌人太守陳蕃不接賓客唯穉來特設一榻去則懸之桓帝以安車玄纁備禮徵之不至角立傑出南州高士】 清雅特立 【 徐宣字寶堅文帝時桓範薦宣體忠厚之行秉直亮之性情雅特立不拘世俗確然難動有社稷之節歷位州郡所在稱聀以為左僕射詔曰宣立在三朝公亮正色有託孤寄命之節可謂桂石臣也】 江表虎臣 【 吳志徐盛字文嚮以勇氣聞江表之虎臣也】 一佳吏部 【 晉書徐寧字安期為輿縣宰通朗愽涉庾亮每屬桓彜覓□佳吏部又遇寧欣然謂亮曰為卿得一佳吏□矣徐寧真海岱清士因為敘之即遷吏部郎】 聯 【 天上麒麟 書中倪驓】 ○丘聯 【 宗卿偉人山□忠實】 ○駱聯 【 五花粲錦四侯並稱】
○高 【 齊太公六代孫文公子高孫徯以王父字為氏】
龍頭豹頸 【 高昂字敖曹幼時便有壯氣龍凖豹頸姿體雄異每言男兒當橫行天下自支富貴誰能端坐讀書作老博士也其父曰此兒不滅吾族當大吾門以其昂藏放曹故以名字之】 治尚文雅 【 高智周常州人第進士遷費冷與丞尉均取俸民安其化刻石頌美擢秘書郎嘗覆奕誦碑無謬為壽州剌史其治尚文雅】 功名自許 【 高適字達夫滄州人尚節義語王霸袞以功名自許政寬簡所利人便之】 刻石紀功 【 高崇文其先徙幽州七世不異居性樸重寡言番冦寧州崇文大破之封渤海郡王刻石紀功於鹿頭山】 吏畏威風 【 高恭之字道穆父崇字積善景明中除洛陽令為政清斷吏人畏其威風發摘不避強禦道穆所交皆名流雋七每曰人生當夕脫羊裘朝佩珠玉】 聯 【 高陽才子八凱配乎八元 聖門賢人不徑兼乎不竇】
○夏 【 夏后氏之後以國為姓又陳宣公孫御叔亦為夏氏徵舒其後也】
真將相器 【 皇朝夏竦字子喬江州德安人也公舉制科對策庭下有老宦者曰閱人多矣賢良他日必貴以吳綾手巾乞詩公題曰殿上袞衣明日月硯中旗影動龍蛇縱橫禮樂二千字獨對丹墀日木斜楊徽之歎曰真宰相器也】 聯 【 清溪孤高 孝光純篤】
○祝 【 黃帝之後周武王封黃帝之胤于祝氏焉鄭有視■〈日冉〉衞有祝鮀或謂史後以官為姓】
英才傑出 【 唐祝欽明字文思京兆人擢明經永淳天授間中英才傑出業奧六經等利中宗在東宮欽明兼侍讀授太子經又能八風舞五經掃地】
○樊 【 周文王子虞仲支孫為周卿士食采于樊因邑命今河內陽樊是也周有樊穆仲字山甫樊仲皮樊濟並其後也又殷人七族有樊氏仲尼弟子樊遲魯人葢其後也】
壯士排闥 【 史記樊噲沛人也項羽目曰壯士排闥見帝封封舞陽侯】 勵志儒術 【 樊凖字幼陵少勵志行脩儒術補尚書郎上疏勸興儒學拜鉅鹿太守外禦冦虜內撫百姓郡境以安】
○胡 【 帝舜之後胡公封陳子孫以謚為姓安定侯有胡建始居焉】
清恐人知 【 魏志胡質字文德少知名於江淮間為常山太守在郡九年吏民便安將士用命遷征東將軍都督青徐廣積積穀有兼年之儲子滅字伯武厲操清白嘗省其父告歸賜其絹一疋威跪曰大人清白不審於何得此絹質曰是吾奉祿之餘威乃受之官至前將軍青州剌史對武帝曰臣父清恐人知臣清恐人不知】 清貧守道 【 胡方回涉獵史籍詞采可觀入魏為中書博士遷侍郎改定律制當時朝賢竝愛重之清貧守道以壽終】 布衣召見 【 胡瑗字翼之泰州如皋人也瑗為人師言行而身化之使誠明者達昏愚者厲而頑傲者革故其為法嚴而信為道久而尊自景祐明道以來學者有師惟瑗與孫復石介三人瑗以布衣召見論樂拜校書郎嘗為湖州學官慶曆四年建太學於京師有司請下湖州取瑗教學之法以為則召為諸王宮教授以疾免】 長才徤筆 【 胡直孺字少汲嘗有詩云我無徤筆翻三峽君有長才肅五兵同是行人更分手不堪風樹作離聲黃魯直見之稱賞政和平自都司出憲河北】 治令有聲 【 前漢胡建字子孟河東人守軍□丞甚得走卒心監軍都史為奸建收斬之由是霸名後為胃城令治甚有聲至令渭城立其祠】 聯 【 □家乘于淮海清畏人知衍世教于蘓湖凜為師範】
○蔡 【 周文王第十四子蔡叔度生仲胡受封於蔡子孫以國為氏晉蔡墨秦相蔡澤漢功臣肥如侯蔡演】
金印紫綬 【 史記蔡澤燕人于諸侯不遇問相於唐舉舉曰先生曷鼻巨肩魋顏蹙齃膝欒吾聞聖人不相殆先生乎澤知舉聀之乃曰富貴吾所自有所不知者壽也舉曰從今以往四十三歲澤笑謝而去謂其御者曰吾持梁躍馬食肉懷金印結紫綬富貴四十三年足矣】 望風畏憚 【 晉蔡克字子尼素有格量及居選官苟進之徒望風畏憚山簡曰蔡子尼今之正人】 萬世竹帛 【 蔡肇孚天啟丹陽人也召試中書舍人故事宰相未上馬前限三篇成天啟揮毫立就文不加點擬拜節度使制云於戲千里繆之毫釐朕不從中御也萬世垂之竹帛卿其以身任之天覺讀之擊節稱羙】 學通五經 【 儒林蔡玄字叔陵學通五經門徒常千人順帝徵拜議郎講論五經異同甚合帝意】 為人主師 【 前漢蔡義河內人以明經給事大將軍幕府久之詔求能為韓詩者召見說詩甚悅之擢光祿大夫數載代楊敞為丞相封平陽侯霍光曰義為人主師尚為宰相】 平世三公 【 南史蔡廓子廓度宋武帝以其剛直補御史中丞多所紏奏武帝云蔡廓可平世三公】 聯 【 辨焦尾之琴劈王方之脯】 ○田聯 【 七國之豪義能得士千秋之相忠可悟君】
○丁 【 姜姓齊太公生丁公伋支孫以謚為姓】
學義精明 【 儒林丁公字子然習春秋學義精明教授數百人建武中遷少府諸生自遠方至者著錄千人當世相為大儒】 易以東矣 【 前漢儒林丁寬字子襄梁又讀易績敏事田何學成東歸何謂門人曰易川東矣作書二萬言訓故舉大義而巳】 清約守道 【 唐丁公著字平子蘇州人舉明經高第充皇太子諸王侍讀因著太子諸生侍讀訓十篇為太常卿清約守道每進一官輙憂見顏聞】 聯 【 夢入生松 兆啟列棘】
○鄧 【 曼姓殷時侯國也春秋時鄧侯吾離朝魯後為楚文王所滅子孫以國為氏】
垂名竹帛 【 鄧禹字仲華南陽新野人十三能誦詩杖策見光武曰願明公威德加四海得劾尺寸垂功名於竹帛沉深有大度授以西討之畧拜前將軍謀謨帷幄决勝千里禹封高密侯】 鄧侯不留 【 良吏鄧攸字伯道以孝致稱清和平簡貞正寡欲授吳郡太守戴米之郡俸祿無所受惟飲吳水而巳郡千大饑表振貸未報輙開倉救之刑政清明百姓歡悅為中興時而後去郡百姓數千人留李攸船不得進吳人歌曰紞如夜五皷雞鳴天欲曙鄧侯挽不留謝令推不去】 聯 【 鄧林良幹 魏闕美才】
○洪 【 共工氏之後本姓共氏因避仇改為洪又曰毗陵監察御史洪察州人本姓弘氏避孝敬諱改姓洪氏生子與起居舍人生經綸諫議大夫通鑑唐德宗建中元年二月命洪經綸為河北黜陟使】
忠貫日月 【 洪皓字光弼紹興間虜既議和公得回至燕公得虜陰謀從坡上與舘中人語為留守王易所獲對吏將馳流星騎上且事付留守高吉祥素嘉公忠委曲護出之且易以他牘公行月餘方以字牘奏垂入境追者七騎至及諸王則在舟中矣至時旴以奉使無□自劾上方以宋歸為喜報無罪可待御礼趣覲既至不登時見內殿奏事罷力求郡郡餋老比上日卿忠貫日月志不忘君蘇武不能過豈肯捨朕去也】 殫洽開豁 【 星朝□章洪朋字龜之同郡黃著集龜父詩百篇為一集山谷以謂句句可傳也芻字駒父歹?軍洽開豁溢於支詞中進士第放浪江湖不求聞達嘗倅上饒累任奉祠靖康初召為郎擢諫議大夫遭值變故坐事貶海上平生為詩十餘篇著老圃前後集】 兄弟詞科 【 洪迠字景伯父忠宣公奉史不屈歸除尚書直學士院出典鄉郡典鄉郡适兄弟里人皆十宏不科】
○包 【 楚大夫申包胥之後以父王字因氏之】
錫以几杖 【 後漢包咸字子良會稽人習魯詩論語除郎中入授皇太子論語遷太鴻臚每進見鍚以几杖經傳有疑遣小黃門就含即問上嘗賜珍玩東帛奉祿加於諸節皆散給諸生之貧者】 奉巳儉約 【 皇明包拯字希仁廬州合肥人也嘉祐三年除右諫議大夫御史中丞遷礼部侍郎樞密副使終於位謚孝肅公為人不苟合未嘗有辭色以悅人平居無私書故人朋友亦皆絕之人多憚其方方嚴仕巳通顯奉巳儉約如布衣時】 聯 【 中胥近系孝肅後身咲北黃河之清制侍龍啚之闈】
○陰 【 古陰康氏之後周有陰不佞陰里人也】
封侯不受 【 陰識為後漢功臣封侯不受】 鮦陽遜田 【 陰慶為鮦陽侯並推其宅第田園與弟員及丹巳佩印而巳】 一州剌史 【 陰子春為梁秦二州太守以廉潔名】 愽涉史傳 【 陰鏗愽學尤善五言詩與何遜之名有陰何集行子世】 聯 【 鮦陽脉絡行埜用源如陰慶之□□□德傳仁讓若陰鏗之愽物而才播新文】
四六鴛鴦譜卷之二終
●四六鴛鴦譜卷之三
東里陰太乙先生 東粵蘇紫葢先生彙輯
西鄆雪舸黃之芳 豫章養恬王世茂參閱
類姓譜(三)
賀壽類
婚姻類(附貢舉 法科 賜宴飲)
地理類
◆類姓譜(三)◆
崔
龔
程
嵇
邢
裴
陸
翁
段
侯
劉
詹
富
耿
婁
宗
盧
虞
晏
辛
甄
荀
曾
冦
廖
卓
畢
○崔 【 姜姓齊太公生丁公伋生叔乙讓國居崔色因氏焉自穆伯至仸杼成良代為卿大夫良十五代孫意如秦東萊侯生二基仲牟伯基居清河東武城仲牟居愽陵安乎並為著姓月姓氏英賢傳】
清厲顯名 【 晉書崔洪字良伯博陵人少以清厲顯名骨鯁不同於物人之有過輙而折之為尚書左丞語曰叢生棘剌來自博陵在南為鷂在北為鷹遷吏部尚書子廊散騎侍郎亦以正直稱】 博聞強識 【 北史崔宏字玄伯嘗與明元論事帝大悅語至中夜賜浩御縹醪酒水精塩曰朕味卿言若此塩酒故與卿同其味也博聞強識精於天文之會明識天文好觀星變】 忠臣孝子 【 崔仲文為丞相椽沙苑之敗持馬尾渡河波中乍沒乍出齊神武曰卿為君為親不顧萬死可謂家之孝子國之忠臣也其兄棱為侍中仲文為銀青大失同日受拜時云兩鳳連飛】 江表所稱 【 崔彥穆仕肚驃騎大將軍詔使於陳彥穆器度方雅風韻閑曠甚為江表所稱】 三篋五車 【 隱逸崔廊字士玄山東學者皆宗之不應辟命子頤字祖濬為豫章王侍讀後去王重之不巳遺書曰足下博聞強記視漢臣之三篋似陟蒙山對梁相之五車若吞雲夢】 清風遠著 【 崔光伯為北海太守明帝詔曰光伯自涖海沂清風遠著可更申三年以廣風化】 鯁正高風 【 崔辯字神通獻文拜為武邑太守政事之餘專以勤學于景□鯁正有高風好古博涉以經明行修拜中書博士】 號為清吏 【 鄭善果母崔氏性賢明有節操善果出聽事母輒坐胡昧於鄣後察之聞其剖斷合禮歸則大悅若行事不允乃蒙袂而泣終日不食善果由此克巳號為清吏】 一門孝友 【 崔鄲邠弟及進士第文宗末同平章事崔氏四世緦麻同爨兄弟六人至三品邠郾鄲凡為禮部五吏部再所興無有也居光德里宣宗曰戰一門孝友可為士族法因題曰德星堂里為德星里】 風致整峻 【 崔遠澹之子有文而風致整峻世慕其為人月曰釘座棃言座所珍也】 聯 【 視漢臣之三篋似陟蒙山對梁相之五車若吞雲夢】
○龔 【 左傳晉大夫龔堅】
賣刀買犢 【 龔遂字少卿山陽南平陽人也宣帝時渤海饑盗賊起以遂為渤海太守時年七十餘單車至府郡中翕然盗賊皆罷乃躬率以儉約勸民務農桑使民賣劍買牛數年遣使徵遂以年老不任公卿拜為水衡都尉所居民富所去見思】 風姿端雅 【 龔祈字蓋道風姿端雅容止可觀范述見之歎曰此荊楚之仙人也】 潔巳自守 【 晉隱逸龔壯字子瑋潔巳自守惟研考經典譚思文章】 兩龔 【 前漢兩龔皆楚人勝字君賓舍字君倩二人相友竝著名節世謂之楚兩楊子問明篇楚兩之潔其清矣乎】 聯 【 好學潛于臨湘循吏繼于渤海】
○程 【 顓頊重黎之後周程伯休父其後也】
厲巳竭節 【 程异字師舉京兆人以孝稱第明經補鄭尉精吏治厲巳竭節至乎章事議置廵邊使憲宗問孰可者乃自請行身沒官第無留貲世重其廉】 立操方嚴 【 晉書程衛字長玄少立操行強立方嚴遷尚書郎侍御史在職皆以事幹顯補洛陽令歷安定頓丘太守所在著績】 好施喜士 【 程普字德謀性好施與喜士大夫領零陵江夏南部太守遷盪冦將軍表之虎臣也】 為諸儒倡 【 程頤字正叔以經術為諸儒倡四方從之游者甚眾】 聯 【 闡伊洛之秘綿洙泗之傳胸敞光風門環立雪】
○嵇 【 夏封子季杼於會稽遂為會稽氏漢初徙譙嵇山改為嵇氏譙郡後魏官氏改為嵇】
龍章鳳姿 【 晉嵇康字叔夜其先姓奚避怨銍家於嵇山之測因而命氏龍章鳳姿天質自然與魏宗室婚拜中散大夫彈琴詠詩自足於懷為竹林七賢之遊呂安服康高致每一相思千里命駕子紹】 雞群野鶴 【 嵇紹字延祖起家為秘書丞王戎曰昨於稠人中始見嵇紹昂昂然若野隺之在鷄羣裴頠曰使延祖為吏部尚書可使天下無復遺才矣累遷為侍中】 聯 【 孤松獨立野鶴昂往】
○邢 【 周公第四子封於邢後為衛所滅子孫以國為氏】
有長者風 【 邢臧字子良舉秀才上第為太學博士除東牟太守清慎奉法吏人愛之和雅信厚有長者之風為時人所愛敬】 雕蟲獨步 【 邢邵字子才十歲能屬文日誦萬餘言名動衣冠雕蟲之美獨步當時每一文初出京師為之紙貴】 一代模楷 【 邢才少有盛名鼓動京洛文宗學府獨秀當年足為一代之模楷也】 政清刑肅 【 邢祐字宗祐使於宋以將命之動除平原太守政清刑肅百姓安之】 屈巳好士 【 邢君牙瀛州人以戰功歷果毅折衝郎將代李晟為鳳翔節度吐蕃不能侵屈巳好士】 為政清靜 【 邢晏字幼平博涉經史善談釋老位滄洲剌史為政清靜吏人安之】
○裴 【 贏姓伯益之後秦非子支孫封非?邑鄉侯因氏焉今聞喜非?邑城是也六代孫陵周僖王封解邑君及除邑從衣河東聞喜陵裔孫葢漢侍中九代孫遵始自雲中從漢光武平隴蜀徙居河東安邑安順之際又徙聞喜玄孫茂侍中尚書生三子輯號東眷徽號明子孫又號中眷徽與子遐號八裴】
玉山照人 【 裴楷字叔則以清通用為吏部郎時人稱裴叔則如近玉山照人也子瓚字國寶為中書郎風神高邁見者皆敬之憲字景思深弘保素不以世初嬰心】 後進領袖 【 裴秀字季八歲能屬文時語曰後進領袖有裴秀後為司空】 容儀醞藉 【 裴讓之字士禮清明俊辯早得聲譽魏時舉秀才遷主客郎中省中語曰能賦詩裴讓之與楊情友善談竟日愔每云北人風流警拔文季為不亡矣歷中書舍人容儀醞籍齊文襄目之曰士禮佳舍人也除清河太守】 器局峻整 【 裴垍字洪中綘州人擢進士第以賢良方正對策第一天下翕然稱得人以小心謹默稱帝意常呼官而不名器局峻整持法度雖宿貴前望造請不敢干以私諫官言得失執政多忌之惟垍獎勵使盡言】 政務清簡 【 裴寬義不以苞苴汀家適有人以鹿為餉致而去不敢自欺故瘞之兄弟八人皆擢明經任臺少府刺史其為政務清簡所蒞人愛之□冀其得宰相天寶間稱舊德以寬為首】 注想元老 【 裴度字中立河東人正元初擢進士第以宏辭補校書郎舉賢方正異等時閹竪擅威天子擁虛器縉紳道喪不復有經濟意乃治第東都集賢里號綠野堂野服蕭散與白居易劉禹錫為文章把酒窮晝夜相勸不問人間事上巳宴羣臣曲江度不赴帝賜詩曰注想侍元老識君恨不早我家柱石衰憂來學丘禱】 清白流譽 【 北史裴莊伯字孝夏器度閑雅博識多聞為記室參軍弟獻伯學尚風流有名京洛位濟州剌史以清白流譽安祖駿之從弟弱冠州辟主簿】 言談林藪 【 晉裴頠字逸民博學稽古周弼見而歎曰頠若武庫五兵縱橫一時之傑也累遷侍中為言談之林藪】 聯 【 譽播清通度稱寬□】
○陸 【 齊宣王田氏之後宣王封少子達於平原陸鄉因氏焉漢有太史夫陸賈子孫過江吳縣陸賈裔孫吳丞相遜生丞相抗生晏景機雲耽】
文章冠世 【 晉陸機字士衡抗之子少有異才文章冠世戰敗河陽及受害歎曰華亭鶴唳豈可復聞乎天才秀逸更思其多君由見其文輙欲燒筆硯葛洪稱其文猶玄圃之積玉】 龍駒鳳雛 【 陸雲字士龍六歲能屬文少與兄機齊名號二陸閔鴻見而奇之曰此兒若非龍駒當是鳳雛】 歲寒松栢 【 陸象先蘇州人宰相崔湜曰象先人望宜幹樞近恬靜寡欲議論高簡為時推向又曰陸公加於□一等主為言之並知政事公主謀逆坐為主□進將同謀玄宗召逸之曰歲寒然後知松栢之後凋也】 景倩真清 【 陸景倩為扶溝丞河南按察使畢構覆州縣殿最欲必得實有吏言狀曰某疆清某詐清惟景倩曰真清終監察御史】 不負所學 【 陸象先輔政不敢自顧重事有可否必言之懇到深切或規其大過對曰吾上不負天子下不負所學遑他卹乎】 名聲籍甚 【 史記陸賈楚人也名為有口辯士常使諸侯名聲籍甚】 為國亡身 【 陸遜字伯言江東大族忠誠懇至為國亡身】 聯 【 漢廷新語紹為奕世箕裘洛下文章衍作機雲嫡泒】
○翁 【 姓纂闕】
詩韻槐花 【 唐翁承贊字文饒莆田人乾寧間登進士第詠槐花詩雨中粧點望中黃勾引蟬聲送夕陽憶得當年隨計吏馬蹄終日為君忙】 該愽能文 【 翁績字德功崇德人也該博能文躬踐履之學上負笈從之游者以百數誨之無倦卒多成就】 聯 【 六佳聯翩乎莆海一陽首唱乎鴻臚】
○段 【 鄭武公子共叔段之後以王父子為氏戰國為相規三輔决錄云段氏李老之字出段干木之後干木之子隱如入關去干字】
真將軍 【 唐段志玄齊州人為秦王所識高祖興從下霍邑絳郡攻永豐倉摧鋒最文德皇后之葬與宇文士及勒兵衞章武門太宗夜遣使至二將軍所士及披戶納使志玄拒曰軍門不夜開使者示手詔志玄曰夜不能辨不納比曙帝歎曰真將軍周亞夫何以加】 以笏擊賊 【 段秀實字成公汧陽人以笏擊朱泚帝聞垂淚嘗語禁兵寡弱不足備非常及涇卒亂召神策六軍無一人至世多其謀後鄭覃曰自知古殺身利社稷未有如秀實者帝惻然為罷朝】 抗節虜廷 【 段正磾鮮卑人不忘孝忠自遐方霍邑心朝廷盡忠國難抗節虜廷】 聯 【 秬鬯圭璋 段花錦繡】
○侯 【 晉侯緍之後適他國以侯為氏鄭有侯宣多侯多羽魯有侯叔夏侯犯齊有侯朝魏有侯嬴】
清忠守約 【 晉書侯史光字孝明東萊人舉孝廉州辟別駕用為御史中丞所以伸其司直之才厲志守約有清忠之節儒學博古歷官著立文筆奏議皆條理】 人敬其才 【 侯瑾字子瑜常以禮自牧獨處一房如對嚴賓作矯齒論以譏切當時西河人敬其才而不敢名之皆稱為侯君】 遮使者車 【 後漢侯霸字君房河內人為淮平大尹更始徵之百姓老弱相携號哭遮使者車或當道而臥皆曰願乞侯君復留朞年】 有政績 【 侯植字仁幹少倜儻有大節武藝絕倫仕魏為義州剌史甚有政績】 好書 【 唐侯君集豳州三水人以材雄稱少事秦王幕府從征討有功君集本以行伍春不知學後貴益自喜好書及典選分明課最有譽於時】 聯 【 清朝良佐王國康侯】 甘聯 【 少年出使巧伎過師】
○劉 【 帝堯陶唐氏之後受封於劉累事夏后孔甲在夏為御龍氏在商為豕韋氏在周為唐杜氏杜伯子隰叔奔晉為二氏孫氏會適秦後歸晉莫處者為劉氏又周大夫食采於劉亦為劉氏康公獻公其後也士會之後周末家於魏又徙豐沛至豐公生端字執嘉生漢高祖】
一錢太守 【 循吏劉寵字叔齡日訥心辯有珪璋之質桓帝求直言上封事十條極得失辭甚忠切】 輔翼機事 【 劉劭字孔才為散騎侍郎受詔作皇覽出為陳留太守敦崇教化百姓稱之夏侯惠薦之曰性實之士服其平和良正清靜之人慕其玄虛退讓文學之士嘉其推步詳密文章之士愛其著論屬辭實為朝廷奇其器量若人宜輔翼機事納謀帷幄當與國道俱隆非世俗所常有也又作都官考課七十二條】 竭誠奉國 【 劉頌字子雅世為名族同郡雷蔣穀魯四姓皆出其下時人語曰雷蔣穀魯劉最為祖守廷尉號為詳平累遷為吏部尚書束髮登朝竭誠奉國忠鯁不撓古之遺直】 枕戈待旦 【 劉琨字越石少得雋朗之目加大將軍都督并幽冀二州少與祖逖為友聞逖被用曰枕戈待旦志梟遂虜常恐祖生先吾著鞭】 有古人風 【 劉查字士深博綜羣書為東宮舍人昭明太子以瓠食器賜之曰卿有古人風故遺卿古人之器】 玉潤瀾清 【 劉覽弟遵字孝陵為太子中庶子及卒皇太子與其從兄曰賢從弟內含玉潤外表瀾清文史該富琬琰為心辭章博贍玄黃成采】 出塵白鶴 【 劉訐孝彥度幼稱純孝尤精釋典兄敲卜築鍾山有終焉之志劉孝標稱曰訐超超越俗如半天朱霞敲矯矯出塵如雲中白鶴謚玄真處士】 日食一升 【 劉玄明有吏能歷山陰建康令政嘗為天下第一嘗曰作縣令雅日食一升飯而莫飲酒此第一策也】 北門學士 【 劉禕之字希美少與孟利貞高智周郭正一俱以文辭稱號劉孟高郭後召入禁中論次新書凡千餘篇高宗又密與參决時政以分宰相權時謂北門學士 【 講經石渠】 前漢劉向字子正本名更生年十二以父德任為輦郎以行修飭擢為諫大夫通達能屬文辤獻淮南枕中鳴寶苑秘書受穀梁春秋講論五經於石渠】 管簫之亞 【 劉晏字士安晏既被誣舊史推明其功以為管簫之亞】 十部從事 【 劉弘字和季有幹畧政事之才為荊州剌史每有興廢乎書守相款密人爭赴之咸曰得劉公一紙書賢於十部從事】 儒雅博洽 【 劉顯字嗣方幼聰敏號神童博涉多通仕梁除國子博士從弟瑴字仲寶儒雅博洽位國子祭酒】 北州名族 【 劉沉字道真世為北州名族】 詩有神護 【 劉禹鍚字夢得作詩晚節尤精居易嘗推言其詩在懷應有神物護持會昌時加檢校尚書】 聯 【 煥采星樞校書天祿才子門真種七劉循吏傳遙肩兩漢】
○詹 【 詹大卿體仁家譜曰詹姓始於周宣王支子賜姓曰詹封為詹侯其後有詹父為周大夫詹嘉處瑕以守桃林之塞姓纂曰楚詹尹之後有詹何善釣昭公九年有詹桓伯辭於晉】
忠臣 【 皇明詹庠為工部侍郎王隨之婿範知惠州從東坡先生游先生嘗有次韻桂酒二詩時升為提舉福建茶公薦靖康間官京師張邦昌迫以偽命不受迯歸在所 高宗即日召對奏虜事甚詳上喜曰卿忠臣也】 忠節 【 詹騤字晉卿淳熙乙未擢進士第一人詹儀之字體仁辛未趙逵榜登科官終侍郎詹太和字甄老政和間擢第嘗為水部外郎轉漕淮南知江虔撫二州詹良臣字唐公以累舉恩補官為晉雲尉方獵犯境立忠祠徽宗官其二子詹適嘗為御史臺主簿東坡先生有和詹適飲巽亭詩云江上同三黜天涯又一樽】 ○聯 【 詹何釣魚梧鳴鳳】
○富 【 左傳周大夫富辰之後又魯大夫富父終生之後亦單姓富鄭大夫有富子湭先賢傳有陳留太守富允文】
北京三傑 【 唐富嘉謨武功人舉進士轉晉陽尉與吳少微魏谷倚者並負文辭時稱北京三傑天下文章浮俚不兢獨少微嘉謨本經術雅厚雄邁人爭慕之號吳體】 王佐才 【 皇明富弼字彥國河南人也幼篤學有大度范仲淹見而識之曰此王佐才也】
○耿 【 殷時侯國為晉所滅因氏焉尚書祖乙圯於耿是也】
累葉功名 【 後漢耿弇字伯昭扶風茂陵人凡平郡四十六屠城三百未嘗挫折累葉以功名自終】 試治一郡 【 耿純字伯山鉅鹿人光武時願試治一郡盡力自効廼拜東郡太守盗賊靖寧封東光侯】 有將帥才 【 耿恭字伯宗慷慨多大畧有將帥才與匈奴戰據疏勒城城中穿非十五丈不得水乃整衣服向井再拜有頃水泉奔出】
○婁 【 夏少康之後周封杞東婁公支孫以婁為氏秦有相樓緩】
常依名節 【 前漢游俠婁護字君卿齊人結士大夫無所不頌為人短小精辯議論常依名節聽之者皆竦】 操節清白 【 後漢儒林婁望字次子習嚴氏春秋操節清白有稱鄉閭教授不倦世稱儒宗永平初為侍中入講省內】
○宗 【 周八天宗昝之子後以官命氏】
有儒者風 【 北史宗欽字景若好學有儒者風仕沮渠蒙遜為世子洗馬上東宮侍臣】 願乘長風 【 南史宗愨字元幹愨年少叔父少文問其所志答曰願乘長風破萬里浪】 小兒學士 【 宗懍字元懍少聰敏好讀書語輒引古事鄉里呼為小兒學士】
○盧 【 姜氏齊太公之後至文公子高高孫徯食采於盧今盧縣是因氏之秦有博士盧敖漢有燕王廬綰】
賦月蝕詩 【 盧仝居東為河南令爰其詩厚禮之自號玉川子嘗賦月蝕詩以譏切元和逆黨愈稱其工】 居官清節 【 盧奕疏眉目謹重寡欲斤斤自脩與兄奐名相士下而剛毅過之拜御史中丞自懷慎奐及奕三世居官清節侶之】 吏稱清白 【 盧奧早脩整為吏稱清白呼為陝州剌史弟次陝嘉其政題贊於廳事曰專城之重分陝之雄亦既利物內存匪躬斯為國寶不墜家風】 當朝正色 【 節義盧楚大葉中為尚書左司即當朝正色甚為公卿所憚】 才兼文武 【 後漢盧植字子幹涿郡大音聲如鐘性剛毅有大節常有濟世志九江蠻及四府選植才兼文武拜九江太守蠻冦賓服名著海內學為儒宗士人楷模楨幹】 後進風流 【 盧昌衡字子均沉靜有才識為後進風流之士吏部蘇威考之曰德為世表行為士則論者以為美】 盧郎佳器 【 盧元明字幼章風采閑浮進退可觀善自標立不妄交往中山王熙歎曰盧郎有如此風流唯須誦曲騷飲美酒自為佳器】
○虞 【 舜有天下號曰虞子商均封虞因以為氏又武王封虞仲於河東亦為虞凡會稽餘姚人趙相虞卿秦有虞香】
白璧黃金 【 史記虞卿者游說之士也躡蹻檐簦說孝成王一見賜黃金百鎰白璧一雙再見為趙上卿故號為虞卿論趙魏合從之便不重萬戶侯卿相之印著書八篇世傳曰虞氏春秋】 講學不倦 【 吳志虞翻字仲翔會稽人少好學有高氣州舉茂才為侍御史作周易老子論語國語訓註習經於袍鼓之間講論於戎馬之上後雖處罪放而講學不倦門徒嘗數百人】 歲寒不移 【 儒林虞喜字仲寧會稽人潔靜其操歲寒不移志操足以勵俗博學足以明道鑽堅研微有弗及之勤處掙味道無風塵之志】 清廉太守 【 循吏虞愿字士恭會稽人為晉安太守在郡不事生業立學堂教授海邊有越王石常隱雲霧相傳云清廉太守乃得見愿往就觀視清徹無所隱蔽】 辭章清勁 【 唐虞世南越州人字伯施性沈靜與兄世基同受學於吳顧野王餘十年精思不懈文章婉縟慕徐陵陵自以類巳世基辭章清勁過世南而贍愽不及也帝常命□烈女傳於屏風於時無本世南暗疏之無一字謬帝每稱其五絕一德行二忠直三博學四文詞五書翰帝手詔魏王泰曰世南於我猶一體拾遺補闕無日忘之】 學甚丹青 【 虞溥字允源將率之子篤志典墳察孝廉除郎中為鄱陽內史大脩庠序廣招學徒謂學之染人甚於丹青】 槃根錯節 【 虞詡字升卿十二通尚書為朝歌長故舊皆弔曰得朝歌何衰詡曰不利繁□錯節何以別利器】 葉聯 【 玉葉潄芳金枝挺秀】 ○溫聯 【 燃犀朗照潛消□□之??鬼觸事敢言驚落權豪之膽】 ○莊聯 【 南華衍泒北闕蜚聲】
○晏 【 左傳晏桓子名弱齊公族也生嬰字平仲晏父戎晏父釐並其族也漢有族隸校尉晏稱南燕有晏漢】
行為恭敏 【 家語子曰夫晏子於君為忠臣而行為恭敏吾以兄事之】 貴如寒士 【 皇朝晏殊字同叔撫州臨川人也提舉萬壽觀卒謚元獻殊性剛竣遇人以誠雖處富貴奉養如寒士罇酒相對歡如也當世賢士大夫如范仲淹孔道輔歐陽脩等皆出其門】 ○祁聯 【 招諫声高推賢望重】 ○鄔聯 【 著旂常于鄢郢隆譽望夫豫章】
○辛 【 姒姓夏后啟別封支子於莘子孫去草為辛遂為辛氏左傳周太史辛甲辛俞美為昭王友秦有將軍辛騰家中山苦陘曾孫蒲漢有辛武賢】
枕藉六經 【 辛德源字孝基劉逖薦之云枕藉六經漁獵百氏除散騎侍郎隋初不得調隱林慮山著幽居賦以自寄】 虎臣之俊 【 前漢辛慶忌字子真破羗將軍辛武賢之子俊拜為將軍武賢父子虎臣之俊】 種柳 【 皇朝辛仲甫字之翰汾州孝義人也初從郭崇辟掌書記入拜右補闕知光州移彭州課種柳蔭竹路郡人謂之補闕柳】 申聯 【 治尚力行鈞秉當軸】
○甄 【 虞舜陶甄河濱因以為氏或音堅漢末太保甄邯生豐司徒為中山著姓也中山無極邯六代孫逸後漢上蔡今汝為魏文帝皇后生明帝後追封安城侯子嚴孫暢生述六化孫玄成梁吏部尚書生詡詡曾孫懷素唐廬陵令】
送金稱善 【 南史甄彬有行業鄉黨稱善嘗以苧就人質錢後贖苧於束中得五兩金即送還之】 以文雅稱 【 唐甄濟字孟城定州人好學以文雅稱居青岩山十餘年遠近伏其仁不敢畋漁諸府五辟詔十至堅臥不起】
○荀 【 周文王第十七子郇侯之後以國為氏後去邑為荀晉有荀林父牛庚裔孫况也】
社稷之衞 【 荀林父之事君進思盡忠退思補過是社稷之衞也】 洛中之英 【 荀闓字道明京都語曰洛中英英荀道明歷御史中丞侍中尚書】 人之師表 【 荀攸字公達或之從子入為尚書曹操曰公達非常人也吾得與之計事天下當何憂以為軍師魏初建為尚書令深密有知防常諄謨帷幄人之師表前後凡畫奇策十三】 雅好文學 【 荀崧字景猷志操清純雅好文學】 荀氏八龍 【 後漢荀淑字季和穎川人少有高行愽學名賢皆宗師之稱朗陵侯相涖事明理稱為神君項之棄官歸閑居養志產業每增輒以贍宗族知友有子八人儉緄靖燾汗爽肅專並有稱名時人謂八龍改其里曰高陽里靖有至行不仕號玄行先生爽字慈明十二通春秋論語穎川語曰荀氏八龍慈明無雙子悅彧並知名悅字仲豫十二能春秋遷秘書監為漢紀三十篇辭約事詳論辯多美】
○曾 【 夏少康封其少子曲烈于鄫春秋時為□所滅鄫太子巫仕魯去邑為曾氏見代本】
名聞天下 【 曾鞏字子固生而警敏年十二能文及冠游太學歐陽脩見其文而奇之自是名聞天下】 風流醞藉 【 曾紆字公袞撫之南豐人汪彥章誌其墓曰公材高識明博極書史始以道知古今裨贊左右為家浿子弟中以文章翰墨風流醞藉為時勝流晚以精明彊力見事風生為國能吏】 聯 【 春風沂水之襟期直欲糠粃堯舜慎獨誠意之學問何須餔啜桓文】
○冦 【 周有蘇忿生為司子孫以官氏又衞康叔為周司支孫以官氏秦滅衞角家子上谷八代孫恂】
有宰相器 【 後漢冦恂經明行脩名重朝廷所得秩俸厚施朋友故入時人歸其長者以為有宰相器】 野水孤舟 【 皇明冦凖字平仲華州人邽人也少方學有器識舉進士為巴東令巴東有秋風亭凖析堂應物一言為二句云野水無人渡孤舟盡日橫識者知其必大用】 願借一年 【 後漢冦恂字子翼拜汝南太守盗賊清凈郡中無事恂素好學乃修鄉校教生徒光南征恂徙至穎川百姓遮道曰願從陛下復借冦君一年】
○廖 【 風俗通古有廖叔安左傳作飂盖其後也】
北郭先生 【 後漢方術廖扶字文起汝南平輿人習詩書教授嘗數百人尤明天文識緯風角推步之術號為北郭先生】 楚之良才 【 魏志廖立字公淵年未三十擢長沙太守諸葛亮曰廖立楚之良才當贊興世業】
○卓 【 史記蜀郡卓氏以鐵冶致富即鐵山鼓鑄至僮千人田池射獵之樂擬於人君】
稱為通儒 【 後漢卓茂字子康南陽人父祖皆至郡守習詩禮及曆筭稱為通儒為密令吏人親愛不忍欺之道不拾遺蝗不入界光武即位先訪求茂以為太傅村褒德侯】
○畢 【 周文王千五子畢公高之後以國為氏】
有國士風 【 北史畢眾敬任宋位泰山太守仕魏為兖州剌史篤於姻類深有國士之風】 燃薪讀書 【 唐畢誠字存之夜燃薪讀書母卹其疲奪火使寐不肯息遂通經史工辭章性端愨不忘故交舉進士書判援筆連中】
◆賀壽類◆
賀壽
五十
六十
七十
八十
九十
○賀壽
左弧 【 記曰男子生以桑弧蓬矢六射天地四方示男子之所有事也又曰男子設弧矢門左】 初度 【 屈原離騷皇覽揆予之初度兮名余曰正則字余曰靈均】 鈴入懷 【 水傳梁昉母晝臥夢五彩旗盖四角懸聆自天而墜其一鈴落入懷中因而有孕古者曰必生才子遂生昉】 白鹿入胎 【 商云小說老子乘白鹿入母胎既主廣顙大目疏齒方口耳有三門鼻有雙足蹈五字手把十紋】 鶴南飛曲 【 東坡十二月十九生日置酒赤壁下酒酣笛聲起江上使人問之云進士李聞坡生日作鶴南飛曲以獻奏曲嘹唳有穿雲裂石之聲】 白鵠聳雲 【 吳時張有白鵠聳雲占□曰鵠是延年之物從室入雲自卑升高之象當使子孫位極人臣若生子可以名曰鵠後生子昭至輔國將軍】 趙普微垣 【 湘山野錄陳希夷曰趙普紫微垣一小星】 懷玉山人 【 玉壺清話楊太年父文逸為玉山令大年將生一道士袖剌來謁自稱懷玉山人冠褐秀爽斯湏邃失太平遂生】 玄鹿脯 【 述異記云鹿千年化為蒼又五百年為白又五百年為玄成帝時山中人得玄鹿烹之骨皆黑色仙者云玄鹿為脯壽二千歲】 餌黃精 【 文選絕交書又聞道士餌水黃精令人久壽】 夢燕 【 聞元遺事張說母夢有玉燕自東南飛來投入懷中面有孕生說後為宰相】 弄璋 【 斯干詩乃生男子載弄之璋朱芾皇皇室家君王】 生上相 【 本朝有賀人生七月十四日詩曰何時生上相明日是中元】 真英物 【 晉桓溫笪日桓嶠見之□此兒有奇骨可激使啼及聞其聲曰真英物也】 蓬萊氷淺 【 麻姑自□待以來三見海水變為桑田近過蓬萊弱水亦復淺矣】 授長生術 【 神□傳老子升崑崙関吏尹喜占風知有神人來過乃道見老子老子授以長生術】 神光照舍 【 後漢應樞生四子見神光照舍樞見問卜者曰此天符也子孫其興乎】 王母東方 【 西王母進蟠桃于漢武帝時東方朔在旁指曰巳被此兒三偷矣】 老人南極 【 史記狼北地有大星曰南極老人老人見治安不見兵戈起】 堂北萱 【 詩焉得諼草言樹之諼與萱同背北堂也萱章令人忘憂言焉得忘憂之草樹于北堂以忘吾憂乎又韓詩主婦治北堂】 舉案齊眉 【 孟光既歸梁鴻每食必舉案齊眉不敢仰視】 為湯餅 【 王叡徐窻錄王后曰三郎不記阿忠脫紫半臂為生日湯餅耶】 摩挲銅狄 【 薊子訓與一老翁其摩挲銅狄曰適見鑄此巳五百年】 魯僖耆艾 【 閟宮頌魯僖公俾爾昌而大俾爾耆而艾萬有千歲眉壽無有害人錫公純嘏眉壽保魯】 飲菊水 【 後漢地理志南陽侯國注曰縣北八里有菊潭水飲者上壽百二三十歲】 金籠放鴿 【 倦遊錄王丞相生日鞏大卿籠雀鴿造相府以獻搢笏開籠一一放去每一放祝曰願相公百二十歲東坡詩云記得金放雪衣】 夢蘭 【 左傳鄭文公妾夢蘭生穆公】
總聯
南極星辰茂演春秋之筭 東風賓客爭填冠葢之門 歡生椿桂之間 瑞紀桑蓬之始 三千桃實神仙天上之春 一笑萱花子母人間之福 祥開華旦 瑞藹重闈 五綵班衣阻莫陪于佳會 千金壽酒帷遠祝于長生 壽域集靈長之慶 泰階開熙洽之休 綵戲班衣四世重堂之福 春生蘭玉一家三代之風 弧矢光浮于犀節 弁紳頌溢千鴿□ 東海棗梨愧乏珍奇之篚 南山松栢惟賡雅頌之篇 座中挹洛社之英 圖上寫函關之老 獻鴿慇懃幸啟鄂臺之宴 憑鴻縹緲願添海屋之籌 八千歲椿榮莊圃 九五福疇歛箕圖 藩幕虹流寶籙啟千齡之瑞 臬臺燕喜雕弧騰五色之輝 逢冦老之造棚 擬李生之獻曲 崔筭初增遙望関門浮紫氣 鴿籠欲放無如閶閤隔紅雲 天開永命之符 人受長生之籙 青鸞西至書衘丹篆之文 玄隺南飛曲度彩雲之影 南極虹光開初度 中原龍種慶長春 文星炯炯筆花搖北嶽之光 壽曜煌煌杯影動南山之色 歛箕疇之五福 賡周雅之九如 升如日怕如月永延龜隺之年 感以星繞以虹早恊熊羆之夢 跡阻登龍 心馳放鴿 三壽作朋早建金甌之業 萬邦為憲永調玉燭之和 驚看南極之騰輝 又報西池之開宴 壽域弘開正三陽之初泰 天休滋至嘉萬福之攸同 寶籙春秋八千歲 銀潢禮樂億萬年 嶽降中秋正堯莢祥開兩葉 弧懸切日慶莊椿瑞啟千年 誰餽安期之棗 願依莊叟之椿 祥騰南極黃花開初度之辰 禧集東山綠野啟長生之宴 亶入寰之樂事 揆皇攬以怡情 午橋在望有懷拜玉杯之鳩 子舍煢然無分祝金籠之鴿 惟有呼嵩之祝 曾無縮地之能 彩燈筵外忽傳西鳥之音來 玉醴杯中共道南星之影見 愧寡次公圖畫 緬懷鞏氏陰功 蟠桃熟日三千歲謾誇絳甲錢庚 古栢參天四十圍何似周楨商楫 時慶生申 月良建亥 金馬碧鷄腌映想流虹之色 玉驄繡豸從容聽祝鴿之聲 但看綠鬂朱顏 會見金莖玉屑 金風吹碩果慶君子之得輿 玉露沁芳英羡神仙之開宴 遙望長庚之象 欲圖老子之形 天邊青鳥遙啣千歲之桃 座上紫霞先泛重陽之菊方嘆肉芝于六日 忽披靈樹于壬秋 擕白鶴撫玄鹿常添入海之籌 扶紅日上青雲永作擎天之杜 鶴筭日升 鴻禧天錫 東海仙翁瓜作棗誰教青鳥啣來 南宮瓊液斗為觴親見赤雲捧出 天錫難老 人羡長生
○五十 【 養于鄉 得乎第 杖于家 工乎詩 知命合天 悟非寡過 悟非寡過初逢伯玉之年 知命合天又值宣尼之日 慶嘉祉于長春 仰弘庥于恒德 矯強立侍養于鄉而杖于家 富貴當期工乎詩而得乎第 光添献壽之杯 競帖宜春之勝 將耄耋而期頤從茲發軔 乃祖孫而父子長此稱觴 天上瑞星輝八表 雲端紫氣傍三台 五秩來臨幸對三秋之景 半生倏越慚無一善之成 玄圃歌紫芝之曲 青霞續綠野之懽 念五十以無□徒為媿我 想八千而不老還以贈君 花朝添海屋之籌 弧旦起長庚之耀】
○六十 【 花甲 三豆 耳順心得 指使躬親 純嘏 上壽 耳順斯心得養於國以稱優 指使不躬親杖於鄉而示寵 不數王桃三熟 會看堯莢常榮 純嘏丕臻北北旋躋上壽 繁禧茂萃弧南長繞中台 知綘縣老人之數效華封人祝之辤 浮生歲晚俄逢六十之辰 佳誼時殷更寵三千之慶 謹奏三言而致祝 分宜百頓以呼嵩 曰艾曰耆何敢當于善頌 俾壽敬還祝于遐齡 遙同燕雀以趨蹌俾富 敬擬岡陵而獻祝】
○七十 【 戲彩 斵輪 豹嬰兒 耆英會 老夫 老傳 食牛百里 幼婦受辛北堂人徤正逢戲彩之年 南極星輝更應斵輪之日 五百年元調商鼎 八千歲瑞應莊椿數莖白髮猶符單豹之英兒 一寸丹心不數食牛之百里 周降神于崧嶽 漢徵瑞于見躔檢寶籙於蓬萊鶴算初逢七秩 張玳筵於蘭桂龜齡共祝千秋 荐百嘉之祉 伸三祝之詞銀海籌添允著耆英之會 瑤池桃進長承齡德之尊 蓂莢重新于紫極 蟠桃蚤熟于朱明貳善無成空度老夫之甲子 一封有寄廼蒙幼婦之受辛 享純橲于五福 佐有道于萬年】
○八十 【 九老圖 二公位 九觴 周文載呂 漢武帝聘 祥懸蓬矢瑞烟浮初度之辰 慶衍椿齡樂事啟長生之宴 茲當八袠之期 快見百祥之集 九丈圖中遺世誰同真隱 八公臺上談經浪說祕傳 一曲聊歌千秋歲 幾回爭獻萬年觴 矍錄哉是翁豈扶鳩杖 鬚眉如此老不羨龜年 嶽降啟瑤池之會 嵩呼祝海屋之籌 薰風徐至天開壽域於朱明 彌月載逢人贊遐齡於綘甲 非稱北海之觴 奚介南山之壽 葢計壺天日月自將八千歲以為春秋 維此陸地神仙胡不億萬年而閱人世 龐眉點雪符周文載呂之年 皓髮欺霜應漢武聘申之日 孕南極之星精 儼西方之壽相 爾康爾祿用增九老之圖 曰耋曰期行賜三公之位 罘罳人寰之壽域 弘開仙屋之靈籌 浮生擾擾空驚八秩之秋 老景駸駸曷有三花之瑞 遙望泰階板紱舄 近將華嶽頌岡陵】
○九十 【 武公抑詩 伏勝口傳 几賜 添籌 鐵杖 金籠 武公鄉士之賢抑詩自警 伏勝老儒之重經訓口傳 頌南山十有之詩 致天保九如之祝 三樂歌成鐵杖允偕乎星佩 百年期在金籠常放乎雪衣 衍龜齡于此日 羡鶴髮以何時 餘生九十適當未過之時 殘喘幾何正是苟延之日 趐首祝如岡如陵 効嵩呼多福多壽 生年不滿百自知為數之奇 無病其庶幾尚博長窮之健 星弧啟宴 台鼎凝禧 長庚有爛早托秀于龍門 大造無私喜添籌于海屋 梅信入調元之七 椒馨浮介壽之觴 椿綿八百驗長年之志莊 桃熟三千知歲星之在楚 應福地於南弧 鑄異人於北斗 朋酒羔羊代展躋堂之祝 朝鞋隺繡竚供赴闕之需 智成物曰靈丹 仁予智為大藥 八千歲以為春人歸平格 五百年而名世天保熾昌 人占平格之壽 僚楊孔碩之風】
◆婚姻類(附貢舉 法科 賜宴飲)◆
婚姻
貢舉
法科
賜宴飲
○婚姻
赤繩繫足 【 韋固見老人月下檢書又問囊中何物老人曰赤繩子以繫夫婦之足】 氷言 【 晉令狐策夢立氷上與氷下人語索紞占曰在氷上與氷下人語為陽語陰媒介事也當為人作媒氷泮婚成會太守田豹令策為子求張公徵女仲春成婚】 金屋 【 漢帝幼時景帝問兒欲得婦否時帝妹在旁指其女曰阿嬌好否武帝曰若得阿嬌當屋貯之】 題葉 【 唐于祐見御溝流一紅葉有句云殷勤謝紅葉好去到人問祐亦題一葉云曾聞葉上題紅怨葉上題詩寄阿誰放上流宮人韓氏拾之後祐娶于韓韓見紅葉驚曰此吾所作吾亦得葉想君所乘因有方知紅葉是良媒之句】 乘龍 【 魏黃尚與李元禮俱為石徒俱娶太尉桓叔元女時人謂叔元兩女俱乘龍言得婿如龍也】 金諾 【 季布有重名曹丘生曰諺云得黃金百斤不如季布一諾】 坦腹 【 王羲之王導從子也郄鑒使門生求婿于導導令就東廂徧觀子弟歸報曰王氏諸少並佳然聞信各矜持惟一人在東床坦腹食胡餅獨若不聞鑒曰此正佳婿訪之乃羲之遂妻以女】 藍橋 【 唐裴航繫舟襄漢同舟樊夫人國色航賂其婢梟煙達詩云云樊答云飲瓊漿百感生玄霜搗盡見雲英藍橋便是神仙宅何必區區上玉京後經藍橋驛渴甚見茅舍有老嫗緝麻航揖求漿嫗呼雲英擎一甌漿來飲之乃玉液也嫗曰欲娶此女但得玉杵曰乃可月餘得之嫗曰信士遂以雲英妻之後夫妻入玉峯洞中餌紺雪瓊英之丹同超為上仙】 合巹 【 禮昏義婦至婿揖婦入共牢而食合巹而酳牢牲也以一瓠分為兩瓠謂之巹婿與婦各執一片以酳酳畧飲也共牢則不異牲合巹則不異飲】 食魴 【 詩豈其食魚必河之魴豈其娶妻必美孟姜】 王謝 【 晉時王謝二家皆閥閱門第世為婚姻】 郭張 【 唐張嘉真以女妻郭元振命牽絲以得之】 蹇脩 【 楚辭解佩纕以結言兮吾令蹇修以為理蹇脩人名理為媒以通詞理也】 寶窻 【 唐李林甫有六女廳事壁開一橫窻飾以雜寶朱綠蒙以綘紗使六女戲于窓下每子弟入謁六女自選可意者事之】 荊釵 【 梁鴻妻孟光荊釵布裙每進食必舉案齊眉】 窻間紅線 【 唐郭元振美丰姿宰相張嘉真欲納為婿曰吾五女各持一絲幔後子牽之得者為婦元振牽一紅絲得第三女有殊色】 林下風 【 王凝之妻謝道韞有才質濟尼曰王夫人神清散朗有林下風】 魚軒 【 左傳衛戴公立齊侯歸夫人魚軒魚獸名似□東海有之其皮背班腹文下純青軒車也將魚皮以飾軒故名葢齊侯嫁其女與戴公而乘魚軒】 玉斧修 【 雜俎太和初鄭仁本與王秀才遊山忽□□見一人□□□坐自言其能修月凹處因出玉斧以示之】 新婦參軍 【 世王渾妻鍾氏生濟渾曰生子如此足慰人心妻笑曰若使新婦得配參軍生子不翅如此參軍謂渾弟王倫也】 藍田種玉 【 搜神記陽公雍伯致義漿給行人三年有一人飲訖問曰何不作菜湯答曰無種其人懷中出菜子一升與之曰種此生好玉併得好婦公種之數歲北平徐氏有女公求之徐氏云得白璧一雙當為婚公至種玉所得白璧五雙以聘遂妻之名其地曰玉田亦曰藍田】 繫羊 【 宋玉敬弘以女適孔淳之之子淳之以烏羊繫所乘車轅提壺為禮至則盡懽共飲迄暮而歸或問其故答曰此亦農夫田婦之禮也】 奠鴈 【 記昏義父親醮子而命之迎壻執鴈入揖讓升堂再拜奠鴈奠鴈者取其不再偶之義】 狀頭 【 李翱為尚書進士盧儲投卷來謁李置卷赴公宇視事長女及笄見文曰此人必為狀頭李聞之乃選為婿來年果狀元及第繵畢殿試竟赴佳期云】 吹簫 【 秦穆公文好吹簫作臺居之夜有鳳飛至同夫蕭史跨之升天】 伉儷 【 左傳侯請繼室于晉韓宣子仗叔向對曰寡君未有抗儷君有辱命惠莫大焉】
總聯
五彩屏開此日中彩鸞之目 雙星影渡他年喧烏鵲之聲 既兩姓之相忘 則一言而可决 白水黃池永誓河山帶礪 藍橋紫府好聯伉儷綢繆 式聽好逑之賦 願言天保之休 禮隆婚媾寒門敢托乘龍 詩詠室家名揚應□卜鳳 絲蘿之約久訂 伉儷之歡適成 王謝名高伉儷恐難繼蹟 郭張誼重姻■〈女連〉遽辱尋盟 乞賜金言之諾 用諧玉杵之盟 天上仙娥正際鵲橋初度 雲間蕭史允宜鳳叶鳴鳴 誠哉石黨白眉 允矣斯文其擘 衘溝流葉言僭托乎水人 幙裡牽絲書幸傳於月老 擬乘龍于午夜 暗駕鵲于靈律 乾元調玉燭恢台肇長養之期 豐命錫瑤函嘉耦叶徵成之典 赤繩夙繫 白璧敬陳 綻錦桃花恍若天台之奇媾 垂絲綠柳猶然栗里之家聲 調玉琯于初陽 繫紅絲于宿好 秋歸陶逕謾言松菊怡情 春暖謝庭盡是芝蘭滿目 遂許締婚寒姓 何期過信氷言 想效溫嶠之配姑女而擇乘龍 覬若老泉之重母黨而諧卜鳳 事雖繫足 喜寔揚眉 葑菲輕儀愧乏愓雍雙璧 鼎山重諾即同季布千金 佳節慶黃鍾之候 良緣申紅定之盟 惟念有室有家本男女及時之願 快覩宜孫宜子實父母望歲之心 肅雍天成 溫良性植 萟射雕龍敢謂鄧林之尋木 除逢歌鹿謬叨郗苑之片枝 爰諧伉仁之約 用呈筐篚之儀 丹桂近嬋娟實天合人合之巧 兼葭倚瓊信信佳兒佳婦之緣 蘿蔦得托 蓬藋生榮 况復仲氏吹箎和工吟于夢草 爰兼以諸賢接袂欣把臂而入林 爰期夢鳥 □荷委禽 河洲窈窕幽賢貞靜咏關睢 金屋阿嬌紈質蕙心稱妙淑 既荷諾於一□ 應諧歡於百世 蓮開並蒂歡偕池上鴛鴦 縷結同心麗映屏間孔雀 御家茂太丘之範 觀風式通德之鄉 不但四牡親迎一色紅塵映車馬 抑且六宗啟系幾多烏鵲噪橋頭 瑞美祥麟 文標繡虎 御溝傳葉訂百年之綠 銀河渡星合兩姓之好 方懷桑梓之遺羞 詎意蒹葭之有託 鳴鳳獻詔祥徵奕葉之徽 食鯉興歌化叶儷楣之懿 六禮方行此日 百齡偕老斯期 一書檢月巳徵定分于當年 數語造氷式締良緣于此日 唐時選儷瀛洲 漢室門高駟馬 籍籍播芳規快覩鳳毛之濟美 循循繩故武足傳燕翼以貽謀 名高二闕 德號十門 况梁許疊姻余愛素敦于瓜葛 而朱陳締好新盟喜結乎松蘿 斗魁間氣 帶礪名家 雙鸞來天上初傳吹月紫簫聲 一葉到人間浪試裁雲紅錦字 祥聞七澤 夢叶二刀 門冑高華珪組映蟬聯之美 婚淵和洽松蘿喜鳳卜之徵 載陳赤牘之臨 顒望香輿之近 娶妻必求宋芳聲夙著於國風 相攸莫如韓嘉耦幸符於今日 德重鄉邦 興甘泉石 棄繻無功聲價不彰於士類 業箕未振姻■〈女連〉敢云於宦門 况值林鐘之序 敢云柯斧之期 幸令郎赤水神駒佇駕雲霄于指日 愧小女綠窓孱息未工詞賦于子山 人中 物外 春風動處助喜氣以飛揚 孔雀鳴時兆螽斯之和集 猥丞筐扉之隆施 頓覺瓊瑤之莫報 顧令郎白璧奇姿國器擬售于指日 奈小女綠窓弱質閨儀未諳于平時 德源 孫秀 孔雀舞星橋翠翡雙騰于七夕 芙蓉開玉鏡清芬並蒂于千春 六禮修虔 一芹布悃 紅牽繡幙昔年月老繩聯 目中雀屏此日天孫橋渡 佳期聞青鳥啣來 吉禮覩玉臺送往 種玉呈祥夙景太姜之芳懿 古鳳兆□渴思淑女之音徽 僭擬三星之照 遹觀百兩之成
○貢舉
以文行為首 【 咸平元年京府解試以高輔堯為首錢易次之易不中諸府訟薦送不公宋自言士流分競不可啟其端詔罷覆考其令以文行共著者一人為首】 豪傑之士由科目而進 【 龜山語錄科舉取人不得其所以得人者以科目得之葢豪傑之士出科目而進耳】 經術之朴勝浮誕之工 【 蘓文集蘇軾上言得人之道在於知人知人之法在於責實使君相有知人之明朝廷有責實之政則胥吏皂隸未嘗無人而况學校貢舉乎臣願陛下明勑有司試之以法言取之以實學博通經術者雖朴不廢稍涉浮誕者雖工必黜則風俗稍厚學術近正庶幾得忠實之士】 惡險怪成風 【 嘉祐中士人劉幾驟為險怪之詞學者成風歐陽公深惡之會主文有舉人論曰天地乹萬物茁聖人發公曰此必劉幾既而果然】 折桂一枝先許我 【 白居易詩折桂一枝先許我穿揚三葉盡驚人】
起聯
踏槐較藝雖有慚祖逖之先 撮棘綴名偶不在孫山之外 邂逅五味之同 莫索此君之異 再斯可矣強顏又試於棘圍 等而上之刮目濫魁於菊榜 漢札十行 唐文一變 程能藝菀妄陪德冠之英奇 張榜樵門復玷才難之遴選 非壯夫之為 必稽古之力 宋破物而抱遺經嘖會心而無幾 褁麄繒而隨舉子嘻免俗之未能 風飛雷厲 地闢天開 周禮敵天命可臺萬世之太平 鄉老獻賢書匪狥三年之故事 雙鴞之飛騰 一龍之變化 誦職方傑作於當年願快覩爭先之鳳 登鄉老賢書於此日遽叨膺前列之龜 耿淡月於寒廊孰窺丹鼎 噓長風於圍棘送上清冥
中聯
游庠序者嶄嶄而露頭角 處岩穴者于于而振衣冠 經術羅淵源之學 詞章收華藻之才 舊禮五十六篇未易遽通於大旨 名塲數千百輩皆期賈勇以先登 春滿杏林 名高鴈塔 猶其逐中原之鹿人人自謂得之 至獨為前列之龜區區秪有慚耳 青萍利器 黃絹錦詞 釋堯典至十萬言竊笑秦生之陋 取武成止二三策妄窺孟子之傳 玉屑霏霏 朱霞片片 議論宏博鏘口裏之雌黃 文墨淋漓灑篁端之風雷 良為冶而良為弓 閱乎詩而閑乎禮 吟高軒過羅胷何有於星芒 說古戰塲過眼終迷於日色 哲胤揚輝 儒門衍慶 才檀九流者播鏗金戞玉之韻 識該六藝者攄經天緯地之文 芝田毓瑞 瑤圃儲精 掃筆陣於千軍餘勇欲賈 定天山於三箭有志竟成 乃逢衡鑑之羅才 遂獲膠庠之選俊 沿遡璧流屢投璧而按劍 睥睨天府如登天而無階 建詞林之赤幟 探學海之玄珠 選舉作人式重薪槱之典 賓興選士適屆槐桂之期 高披桃李之春香 喜躍魚龍于曉浪 大翼騰霄顯風力之厚積 高枝浥露昭月窟之滋培 今日收海上金鰲 異時步丹墀玉殿 奎璧騰輝衍靈枝而並秀 科名濟美聳玉木以齊芳 步蓬瀛兆基泮水 搏霄漢階硛澤官 世德雲仍洵美南橋北梓 人文星燦會覩東璧西崑 清時一角之麟 盛世九苞之鳳
結聯
儒林論秀有慚域樸之薪 上國觀光始照芙蓉之鑑 秋色點崢嶸姓字 春風煥官樣文章 雲中秋靜巳橫鵰鶚之飛 浪裏春融佇逐鵾鵬之化 安得科名之獨冠 脫非家學之淵源 選舉所以籠豪傑安知亦足以銷豪傑之心 塲屋謂之興賢能或者疑而為老賢能之術 雷雨起山南九地巳驚於龍蟄 日月明殿上一聲首倡於鴻臚 頓使青山排闥掃百年塲屋之弊風 遂令白屋起家遇一旦功名之幸會
○法科
常科 【 杜佑通典大唐常貢之科有秀才有明經有進士有明法有書有筭】 常選 【 唐選舉志唐制取士之科多因隋舊云云其科之目有秀才有明經有俊士有進士有明法有明字有明筭云云此歲舉之常選也】 求人之本 【 唐職宫志云云其科有六四曰明法此六科求人之本也】
總聯
兩文如披玉藻夙欽黃絹之工 詞科若摘頷髭載破青錢之選 再提文筆 獨觀試闈 攄游夏淵源之 發鄉雲黼黻之詞 會選試於異科 且窺觀於眾作
○賜宴飲
鹿鳴 【 詩鹿鳴宴群臣嘉賓】 魚藻 【 詩魚藻王在在鎬崇樂飲酒注武王在鎬京之內優游無事飲酒自樂也】 殽烝 【 左宣十六年晉侯使士會乎王室定王享之原襄公相禮殽烝正子私問其故王曰王享有體薦宴有折俎公當享卿當宴王室之禮也】 花萼樓 【 唐鑑元年以生日宴百子花萼樓】 武成殿 【 唐李元結傳五月五日宴武成殿賜群臣襲衣】 詔飲太學 【 韓愈上巳宴太學詩序天子念致理之艱難樂居安之閑暇肇置三令節詔公卿群有司至干其日率厥官属飲酒以樂所以同其休宣其和感其心成其文也】 賜宴曲江 【 唐張建封傳元巳賜宴曲江與宰相同榻】 式燕以樂 【 詩南有嘉魚樂與賢也太平之君子至誠樂與賢者共之也又君子有酒嘉賓式燕以樂注則待之以嘉賓□之以燕飲而懽然相樂焉云云】 不辭無歸 【 詩湛露天子宴諸侯也又厭厭夜飲不醉無歸注非既醉則不歸臣侍君宴不計其夜然恩情濃則禮法畧】 聞喜曲江 【 治迹統類唐時禮部放榜之後醵飲今曲江號聞喜宴近代於名園佛舍中周顯德中以官主之上命中使典領供帳甚盛】 賜宴瓊林 【 唐時太平興國八年上御講武殿覆試竝賜及第餘同出身賜宴始就瓊林苑後遂為定】 賜御席金器 【 蘇易簡在翰林太宗一日召對賜酒甚懽上曰君臣千載遇易簡應聲曰忠孝一生心太宗大悅以所御席金器盡賜之】 及第賜宴 【 太宗好文進士及第賜聞喜宴常作詩贈之景祐因為故事】 和詩釣魚 【 古今詩話呂正惠端太宗朝為參知政事多獨對便殿語必移刻因宴後苑上作釣魚詩斷句云欲餌金鉤殊未達蟠溪須問釣魚人公和云愚臣餌鉺釣難用宜用濠梁結網人不數日拜平章事】 待鈞天王皇 【 談苑李助文正公 太宗遇之甚厚年老罷相每賜宴必先赴座嘗賜詩曰微臣自愧頭如雪也向鈞天侍玉皇】
總聯
揭大訓以麗天方切羹墻之感 賁殊恩於湛露遂加柱石之微 史述信書招揭先猷之甚 恩沾邇列式均嘉燕之私 有頒其首既膺魚藻之懽 惟既厥心少竭塩梅之報
◆地理類◆
地理聯
○地理聯
北直 【 薊北空羣斗南獨步陶俶輩轂之地耳目習周官而閑漢儀振拔燕趙之風意氣薄雲霄而控今古】 南直 【 南陵擅英竹箭挺秀三吳間氣當代第一流百代殊才江左無雙士】 浙江 【 奇鍾越絕氣湧錢潮首十三省之黃啚英雄獨步壯萬千年之紫橐賢哲挺生】 江西 【 鑄精南斗櫂穎西江胸潄彭湖激文澗於浪雪節標廬岳抗情岫於岩雲】 福建 【 上應昴精獨鍾閩秀吞九鯉于胸中仙氣標揚霄漢掣六鰲于掌上神功砥定軟坤】 湖廣 【 氣壓洞庭胷吞雲夢三湘七澤盡供筆下之波濤二酉五嶷挺作人間之崒嵂】 河南 【 大梁間氣河洛蓍英白雪文章梁園鄒牧辟易青山理性中原濂洛重光】 山東 【 北斗重桴東齊名儁太山在望聳禮樂於三千北海長流沛山河之十二】 山西 【 玉韞堯都璧傳晉座蛟騰蒲坂擁紫霞以開祥鳳起河東奮丹山而耀采】 陝西 【 儲精渭水毓秀華峰清如至井之水人倫冬藻明比西秦之鏡世道綱維】 四川 【 北斗具瞻西川間氣錦江澄萬里文筆濯波浪以爭新創閣聳千尋勳業並雲霄而共峙】 廣東 【 三光異稟百粵各流珠媚滄溟散作毫端之異氣梅香庾嶺蟠為胸次之清根】 廣西 【 梧江鍾秀星岩挺灵】 雲南 【 岩雞舍鳥之產祥麟威鳳之姿】 貴州 【 貴竹鍾靈夜郎耀采】
四六鴛鴦譜卷之三終
●四六鴛鴦譜卷之四
文聯 【 繡虎才高彫龍業擅波飜筆海涓涓湧百斛之珠霧掃文峰纚纚□七襄之錦】
武聯 【 勞苦功高裘輕帶緩衙開江畔梅勞弄曙色之天樂作營中鼓吹雜鐃歌之曲】
表類(一)
主上 【 登極 聖節 慶壽 皇后 皇太后公主 誕皇太子 皇太子 建儲 皇子冠禮 大婚 宗潢 元會 冬至 祥瑞 總聯】
◆主上◆
登極
聖節
慶壽
皇后
皇太后
公主
誕皇太子
皇太子
建儲
皇子冠禮婚禮
大昏
宗潢
元會
元旦立春
冬至
祥瑞
○登極聯 【 天祐而作之君啟堯舜之相授 父肖而傳之子續文武之重光】
體元居正 【 春秋隱凡人君即位欲其體元居正】 膺籙受圖 【 選張平子東都賦膺籙受圖】 歸神器 【 文中子魏相篇元經天下之舊也其以無定國而不明乎證天命以正帝位以明歸神有器】 定寶位 【 張說握乾符頌大定以寶天位】 龍飛 【 選張平子東都賦龍飛白水鳳翔參墟】 馬渡 【 晉元帝紀童謠云五馬渡江一馬化為龍是歲五王獲濟而帝竟登大位焉】 法五始之要 【 王褒頌其罹春秋法五始之要注即位者一國之始】 垂萬世之基 【 後馮異傳周勃迎大王黜少帝位萬世之基霍光尊考宣廢昌邑欲垂業於萬世又後陳蕃傳基業垂于萬世】 聰明嗣位 【 舜典虞舜側微堯聞之聰明將使嗣位】 曆數在躬 【 堯曰天之曆數在爾躬】 邁時康 【 唐新羅傳真德織錦頌巨唐開洪業巍巍皇猷昌深仁諧日月撫運邁時康】 不世出 【 唐太宗贊至治之君不世出】 聖膺天啟 【 李伯藥封建論陛下握紀御天膺期啟聖】 位以德興 【 乾封飛龍在天利見大人注位以德興德以位敘以至德而處盛位萬物之覩不亦宜乎】 萬物覩聖 【 乾封文言曰雲從龍風從虎聖人作而萬物覩】 千載應期 【 晉元帝紀劉焜上書曰陛下應命之期紹千載之運符瑞之表】 總朕師 【 大禹謨帝曰朕宅帝位云云汝惟不怠總朕師】 作神主 【 咸有一德俾作神主又楊里黎有熊高陽高辛唐虞三代咸有顯德故天祚之為神主】 會朝諸侯 【 柳塗山銘惟夏后氏定大位立大政勤勞萬邦和寧四極云云虞帝耄期順承天曆自南河而受四海大位定焉萬國既同宣省風教山而會】 尊為天子 【 史記黃帝殺蚩尤而諸侯尊為天子】 五緯聚奎 【 長編天禧四年謝絳言神農以火德聖祖以上德國家宜點五代紹唐土德以繼聖祖臣聞 太祖主而包絡黃及受命五緯聚奎而鎮星是主陛下升于泰山日抱黃珥朝峟星曰含譽色黃而澤非土德之瑞乎】 一日重暈 【 太祖受錄太祖北征是日薄晚宿陳橋驛軍中有知星者苖訓引楚昭輔衣袂視日色指之見日下復有一日重暈訓合手曰此天命也】 立太平之基 【 建隆元年太祖皇帝皇業初基日不暇給而即位之月首幸國學尊師重道如恐不及所以啟□後嗣立太平之基地】 降寬恤之詔 【 長編隆興元年三月乙卯臣寮上言星帝登寶位赦文及續降寬恤十八事並係愛民州縣未聞施行欲望降詔申飭詔略曰朕自初即位首行曠澤續降寬恤十八事而州縣之間不為布宣蓋由奸賍之吏尚多部使者坐視蒙蔽而不上聞故吾民重困繼自今其各洗心滌慮恭爾有官俾卒一人實惠孚于百姓若乃乃紐舊習奉行不虔邦有常刑必罰無赦】
事對
大寶 廣居 位天德 總朕師 履中正 作禮樂 作君作師 得位得祿 龍德秉時 鳳詔揭□ 臣鄰慶恊 遐邇光昭 蚤撫維新之運 重開有道之長
起句
光岳生聖人天啟皇圖之永 岐嶷作元后大明帝業之新 河海晏清 璣衡明潤 天開睿哲 神授奇英 聖人作而萬物覩共堅愛戴之心 元首明而庶事康行廸泰和之治 曆數在躬 炎天人助順 正中興適際百年之盛 真人繼作聿新萬寓之瞻 嗣登大寶 喜厲昌期 御六龍而乘乾君臨大寶 歛五福而作解慶洽寰區 謳歌歸舜 符命興唐 金甌彩■〈火旬〉看萬年享運祚之昌 玉燭調光見四海洽謳歌之俗 天行徤而於穆不巳 日方升而光燭無垠 黃河月媚清流 內苑香浮紫氣 千三百歲而不衰實修身之有道 三十刻而成度看壽筭以無涯 海宇更新百 地天方泰 仁藹乾坤雍容培九五之福 齡符箕翼笑語遣三千之春 堯蕩蕩無能名 舜業業致其孝 過周家定鼎卜年之期自今伊始 接皇帝推筴迎日之始以莫不增 雲繞宸樞 星流華渚 濟濟蹌蹌興三千之禮樂 明明赫赫壯二百之山河 幸親逢六位之乘 願承享萬年之壽
警句
漢承堯而傳歸於子 舜授禹而允執厥中 既朝覲謳歌之畢歸 宜華夏蠻夷之皆服 朱邸宣猷巳慰億兆人之望 大橫應卜嗣承十三聖之休 順天心而昭受 嚴父詔以敬承 中國之有至仁無思不服 王者之大一統咸與維新 爰啟丕乎之統 敢忘胥戴之誠 紫■〈山辰〉南面時聆任姒之徽音 長樂東朝日致閔曾之德孝 覲耿光於累葉 慰傒望於多方 為民父母 受命天人 若元氣運四時久密庸於聖慶 如太陽御六含初奄受於神基 □成仁孝 帝度神明 堯父而授舜子益隆不拔之基 武烈而繼文謨嗣守無疆之曆 薦之天暴之民殆非人力 襲其爵行其道葢本心傳 秉一德以交孚 握羣生于在宥 車服旌旗煥矣祖宗之舊 星辰河嶽乎宇宙為新 麟趾濬延于億世 鴻圖鼎奠于萬年
結句
仰瞻北闕之班聯阻陪旅賀 嘉與南閩之父老顒望太平 夜占列宿之文 曉望五雲之彩 當虎拜之會幸親逢六位之乘 伸虎拜之恭願永享萬年之壽 敬天法祖 養德正身 一道而聖相傳仍際太平 舊邦而命維新請賡大雅 霑雷雨之作解 想日月之末光 接千歲之統既欣曆數之有歸 上萬年之觴行慶版圖之盡復 東平樂善 河間好文 龍飛九五欣逢霈澤之新 驛路三千莫預奔趨之末
○聖節聯 【 握乾符而御極夙承燕翼之謀 授神策以發祥光啟虹流之旦】
電繞樞 【 帝王世紀黃帝母曰附寶見大電光繞北斗樞星感之而孕二十四月而生黃帝日角龍顏】 星貫月 【 高陽姬姓母曰景僕為昌意正妃謂之女樞金天氏之末瑤光之星貫月如虹感女樞幽房之宮生顓帝】 姚墟 【 帝王世紀瞽日?叟妻曰抂登凶虹意感而生舜於姚墟】 華渚 【 初學記河圖云大星如下流華渚女節感而生少昊】 雲氣如車 【 魏本紀文帝生時有雲氣青色而員如車葢當其上】 神光明室 【 晉元帝紀咸寧二年生於洛陽有神光之異一室盡明】 赤龍盤棟 【 漢景帝坐崇文閣上有丹霞起赤龍盤棟使王夫人居之改曰猗蘭殿旬日景帝夢神女捧日以授王夫人夫人吞之十四月而生武帝】 玉鷄銜珠 【 漢高母池浴見玉雞銜赤珠石名玉英吞之有孕生高祖】 流星 【 帝王世說修巳見流星貫昴又吞神珠巳而生大禹】 乙日 【 癸妃內扶都見白氣貫月意感以乙日生湯故字帝乙】 紫光照室 【 陳武帝章后嘗遊道士以小竈遺之光彩及期后生紫光照室】 白氣充庭 【 後唐太祖十三□生時虹光照室曰氣充庭】 赤光滿室 【 英宗天聖十年生於宣平坊赤光滿室咸見黃龍往來室中】 異香經宿 【 太祖受命錄太祖宣祖之次子也後唐天成二年丁亥二月十六日生於洛陽大內夾馬營是時有神光滿室照耀人影異香馥郁經宿不散】 產芝四十二年 【 仁宗誕降郭后榻下生靈芝四十二葉後仁宗享國四十二年其瑞應云】 紫微小星 【 藝祖居濳日與趙普遊長安逢陳希夷召飲普足痺俾坐左陳怒曰紫微一小星輒據上次可乎斥之使居席右】
事對
瑤光 寶曆 上金鑑 奉玉卮 甲館 姚墟 孰中布度 得一含華 星貫月 電繞樞 筭綿鳳曆 瑞藹螭爐 鯢齒駘背 麟角鳳毛 八璈音 千歲酒 高懸玉燭 永固金甌 皓髮龐眉 黃屋丹府 註籛鏗之紀 稱都護之觴 茂德天開 英姿日啟
起聯
蓂莢卜紀百千世以垂休 洛字演籌九五福而曰壽 瑞應流虹之始 慶逢彌月之良 黃屋非心茂對重明之運 玉芝為壽聿臨載育之辰 華封聖人之祝 未央萬歲之呼 太極先夭開範圍之大化 神樞繞電胙震夙之休符 開八荒之壽域 鬯四時之陽和 春王正月慶電繞而虹飛 天子萬年臺嵩呼而鼇抃 握乾符而御極 授神策以發祥 虹流紀瑞式逢五百歲之興 虎拜楊休願上千萬年之祝 風爽西清 祥呈南極
警聯
接黃帝推策迎日之統以莫不增 過周家定鼎卜年之期自今其始 福履日升 歡呼雷動 得聖人時心至愉而形至佚 為天子父貴無敵而富無倫 既申命之用休 宜降年之有永 萬方栻目仰虹流電繞之光 四海傾心祝地久天長之筭 膺曆數以在躬 垂衣裳面致治 昊天純佑聿申受命之符 聖主隆興載篤履乾之慶 文軫通乎薄海 神策授於上天 得道為皇久燕大庭之養 先天誕聖丕昭華渚之祥 治慶禮於三官 藹頌聲於萬字 捧玉卮呼萬歲阻陪漢殿之班 獻寶鑑紀千秋願效唐臣之祝 抂樞運化 紹統垂休 錫皇極之九五福如近對於天光 祝聖壽之億萬春切喜聆於輿誦 敘禹九功 傳堯一道 北辰之居星拱莫預對楊 南山之壽日升敢忘美報 昭聖人間出之符 衍治世無疆之曆
結聯
三萬里恍遙於弱水莫與稱觴 八千歲仰祝於大椿第厪舞手 書著平格 詩頌維祺 富貴多男叶華封之三祝 康寧好德敘洪範之九疇 蚤輔維新之運 重開有道之長 紫微為天子居恒勤栱極 華封祝聖人壽更願多男 天子接千歲之統 諸侯賀十月之朝 想五雲之金闕第極懽呼 奉萬壽之玉卮莫陪抃蹈 敷兩階之文 飾九筵之賜 當嵩嶽三呼之且莫與奉觴 歌周王萬壽之詩但知稽首 聿觀真主之興 茂對上天之眷 得位得名得壽坐鎮皇圖 如岡如阜如山增綿神筴 應七百年之興運 當十四月之誕辰 雲闕觚稜徒切瞻天之想 露囊金鑑益殫報上之誠 至矣在躬之寶 熙然同宇之春 鼇抃千官班阻趨於文石 嵩呼萬歲祝敢後於華封 慶賚渙敷於前殿 懽呼震動於中嵩
○慶壽
四百甲子 【 左襄三十年晉悼夫人食人之城杞者絳縣人或年長矣無子而徒與於食有與疑年使之年曰臣不知紀年臣生之歲正月甲子朔四百有四十五甲子矣】 八千春秋 【 莊遣遙篇上古有大椿者以八千歲為春八千歲為秋】 舉萬年觴 【 班超傳上疏陛下舉萬年之觴薦勳祖廟】 慶千秋節 【 張九齡初慶千秋節公卿並獻寶鑑九齡上事鑑卞章號千秋金鑑錄以伸諷喻】 銅狄 【 薊子訓與一老翁其摩挲銅狄曰適見鑄此今巳五于年矣】 玉杯 【 郊祀新垣平使人持玉杯上書闕下獻之上曰闕下有寶玉器以示之果有獻玉杯刻曰人主延壽】 置酒 【 通鑑太宗紀貞觀四年突厥頡利可汗至長安上御順天樓盛陳文物引見上皇聞擒頡利嘆曰吾付託得人復何憂哉公卿等輒置酒為上皇壽】 奉觴 【 倪寬傳帝東封泰由還登明堂寬上壽曰癸亥宗祀日宣重光上元甲子肅雝永享見象日昭報降符應臣寬奉觴再拜上千萬歲壽制曰敬奉君之觴】 昌熾 【 詩閟宮俾爾昌而熾俾爾壽而臧】 長生 【 莊在宥黃帝問於廣成子曰敢問治身柰何而可以長久廣成子曰必清必靜毋勞汝形毋搖汝精乃可以長生故我脩千二百歲矣】 獻椒花 【 晉劉溱元日獻椒花頌聖容映之永萬於壽】 種桃實 【 漢武帝故事西王母降出桃自啖二枚五枚與帝帝留與核種母曰三千年結子非下土所種之物】 箕翼 【 □子富國篇國安磐石壽於箕翼】 華嵩 【 莊天地篇堯觀乎嵩華封□曰嘻請祝聖人使聖人壽堯曰辤封人曰壽人之所欲也汝獨不欲何邪堯曰壽則多辱多辱非所以養德也】 無疆 【 詩稱彼兕觥萬壽無疆】 有永 【 高宗彤曰降年有永】 稱萬歲 【 唐禮樂志七□舞初成觀者皆踊躍諸將上壽稱萬歲】 與九齡 【 文王世子武王夢帝與我九齡文王曰古之謂年齡齒亦齡我百爾九十吾與爾三焉】
事對
華祝嵩呼 長生昌熾 虎拜兕觥 未央宮淩煙閣 萬年觴千秋節
起聯
矞雲結幄爛南極於紫霄 元日稱觴介東朝之黃髮瑤池握不老之丹 黍谷布常春之律 輝流南極籌添太液之波 端藹西池紀註長生之筭 擬絳縣之甲齡 衍箕疇之完福 德盛母儀方茂松栢之壽 誠殫子道遂稱椒柏之觴 永承北闕之錫 長聽南山之歌 三壽作朋長領星辰而拱極 五福時歛永依日月以調元 鶴馭集雲霄 鸞翔傳碧海
警聯
堯蕩蕩無能名益介大椿之祉 舜業業致其孝獨光汗簡之藏 剛徤粹精 聰明文思 五福錫庶民本順成於天慶 大德必得壽宜簡在於帝心 袖有青霞之籙 架多黃石之經 舜堯宅位而耋期始聞揖遜 漢唐奉卮而笑樂未介延長 霞觴飛處 霓羽歌時 雲戶五色重瞻瑞目之光 花覆千宫共祝大椿之歲 巳標仙籍之長生 式播皇風於不朽
結聯
龜書五十六字應巳驗於休符 天皇萬八千年數式周於長筭 玳瑁筵開 笙簧樂奏 幸與庶民同被皇極歛敷之福 更祈聖壽不殊華封請祝之辤 璇杓垂曜 崧岳生申 思齊所以聖佇觀則百之男 天保莫不增更祝無疆之壽 試鯉庭之晝錦 看鳩杖之春□ 一人有慶遙瞻北闕之尊 萬壽無疆願效南山之祝 則百斯男願嗣 既多受祉載賡
○皇后
脫簪 【 列女傳曰周宣姜后齊侯之女也宣王嘗臥晏起后夫人不出房姜后既出乃脫簪珥待罪於永巷使傳母通言於王曰妾不才淫心見矣至使君王失禮而晏起以見君王樂色忘德敢請罪惟君王之王曰寡人之過夫人何辜遂勤政事成中興之名者焉】 佩玉 【 後皇后傳后夫人雞鳴佩玉去君所康王后不然故詩嘆而傷之】 節儉 【 通鑑長孫氏為皇后務崇節儉服御取給而巳】 尊敬 【 詩尊敬師傳相成之道焉】 女則 【 長孫皇后傳嘗求古婦人事著女則十篇又論女言漢之馬后不能檢柳外家使與政事】 婦道 【 詩葛覃躬儉節用服澣濯之衣尊敬師傳則可以歸安父母化天下以婦道也】 能誦易 【 馬皇后能誦易好談春秋楚詞尤善周官董仲舒書】 從受經 【 後鄧皇后傳入官掖從曹太家受經書】 帥九賓 【 記月令仲春天子祠高禖后妃帥九賓季春后妃齋戒東鄉躬桑仲夏蠶事畢后妃獻繭分絲以為郊廟之服】 行四教 【 晉禮志后妃躬行四敘尊師傳服澣濯之衣化天下以婦道也】 有正淑之行 【 前杜欽傳后妃有正淑之行則後嗣有賢聖之君】 無險詖之心 【 詩卷耳后妃之志也又當輔佐君子求賢審官知臣下之動勞內有進賢之志而無險詖私謁之心朝夕思念至于憂勤也】 正宮闈 【 聞見錄章獻明肅劉太后成都華陽人少隨父下埉至玉泉寺有長老善相人謂其父曰君貴人也及見后大驚曰君之貴以此女也盍進京師乎贈金百兩至京師真宗判南京因張耆納后宮中帝即位為才人進宸妃至正位宮闈聲滿天下仁宗即位以皇太后垂簾聽政昔玉泉僧巳居長蘆矣】 多才惠 【 本朝事實莊獻明肅劉后益州華京為開封府人美以鍜銀為業真宗尹開封美因鍜銀得見真宗語之曰蜀婦人多才惠汝為我求一蜀姬美因納后年十五寵幸專房太宗一日問乳母曰太子近來容貌清瘦左右有何人乳母以后對上命去之太子不得巳置於殿侍張耆家未幾太宗晏駕太子即帝位祥符五年立之為皇后】
起聯
位正坤元 光騰天極 聖子問安方極蘭陔之養 神孫正內肇新椒掖之華 慶溢楓宸 禮成椒屋 輔佐儲闈功嘗參於七鬯 表儀內閫位初正於禕褕 金相玉冊練吉日以陳儀 褕翟翬衣正長秋之命服 允推賢於妃掖 爰作儷於宸居 天曆在躬丕顯帝華之叶 坤元正位允為王化之基 輔佐勤勞 儀刑中外
中聯
天作之配 文定厥祥 善性慈恭 凝姿窈窕 謹雞鳴問侍之儀 傾龍袞因心之孝 人倫既正風正始乎關睢 王化攸基詩自臻於麟趾 官動中乎繩矩 功德被於詩歌 神怡廣內夙推坤則之成 位極常尊宜配軟稱之大 欲昭儷日之華 邃正長秋之位 藹南國之風有光彤史 嚴東朝之命登配紫宸 思賢才無傷善之心 在女事有節用之道 副禕而立東房聿隆正號 盛輦而臨長樂有美柔儀 擢自三星之次 儷於兩曜之明
結聯
濟濟蹌蹌莫綴虞朝之俊又 雝雝肅肅但歌周母之聲詩 致大養於重闈 奉明煙於太室 詠思媚之詩益著徽音之美 播燕喜之煩因知受祉之多 位未正於椒□ 化莫延於葛□ 歌□南之正始灼知風化之形 祝萬壽之無疆坐閱雲來之盛 慶洽兩宮 驩翔八表
○皇太后
躬履節儉 【 後馬廖傳太后躬履節儉而從簡約】 性順柔雍 【 唐莊憲太后性仁宮中化其德莫不柔雍】 選重德輔太子 【 唐本傳憲宗懿安皇后郭氏汾陽王子儀之孫生穆宗帝崩中人有為后謀稱制者后怒曰吾效武氏邪今太子雖幼尚可選重德為輔吾何預外事哉】 進壽禮如家人 【 唐穆宗貞獻皇后蕭氏生文宗文宗立上尊號曰皇太后初太和中文宗懿安太后憲宗郭皇后居興慶宮寶曆太后穆宗王皇后居義安殿后居大內號三宮太后開成中文宗正月望文帝御咸泰殿燃燈作樂迎三宮太后奉觴進壽禮如家人本傳】 周姜 【 詩思齊大任文王之母思媚周姜京室之婦注言其德行純備故生聖子也】 馬后 【 後馬太后紀詔曰吾為天下母而身服大練食不求甘欲自率下也】 定策臨朝 【 鄧皇后紀承四年立為皇后殤帝生始百日后迎立之尊后為皇太后定策立安帝日臨朝政】 觀書采古 【 唐本傳太宗長孫皇后性約素服御取給則上益觀書采古婦人事著女則十篇】 徽音 【 思齊詩太姒嗣徽音則百斯男】 尊號 【 唐正獻皇后傳正獻皇后生文宗文宗立上尊號曰皇太后】 受經書 【 後和熹鄧皇后傳尊為太后太后自入宮掖從曹大家受經書兼天文筭數晝省王政夜則讀書】 多德政 【 元初五年劉毅以太后多德政欲令記注】 崑山玉 【 聞見錄章獻太后垂簾李宸妃夢章獻祕之欲宮人禮治喪時宰相呂夷簡力爭章獻太后亦俛從其說後仁宗尊宸妃為大后謚號章懿仁宗本洪福寺易梓宮后玉色如生冠服如皇后時晏元獻撰章懿神道碑曰五徽崢嶸崑山出玉四溟浩渺麗水生金士大人嘉其善】 麗水金 【 韓子麗水在益州永昌郡中有金如糖浮出于水中此金勝如他金】 女中堯舜 【 編年宜仁皇太后垂簾日登用一時耆舊復祖宗法每有號令天下人謂之快活條貫華春稱為女中堯舜】 今世任姒 【 莊獻明肅劉太后垂簾時嘗臣下曰卿等當采擇前代文字可資孝養補政治者以備官家觀覽又以手書賜輔臣諭以臨朝願治之意一時臣僚敬畏皆曰今世之任姒也】 此盛德事 【 元祐間三省言景祐七年李用和等改官移鎮恩例令高氏朱氏皆舉故事加恩太皇太后曰章獻垂簾初無此例呂大防曰太皇太后以高氏深抑畏如故事何后曰外事恩澤方欲除損可又增長乎大防曰此盛德事也】 持制不平 【 冶平九年加宣徽北院節度使曹佾同平章事上問韓琦琦曰陛下推恩元舅非私非戚也遂降制太后持其制不下】
起聯
穆下靈辰 肇膺顯冊 帝紬鳳檢方丕闡於上儀 聖儷龍樓用對崇於顯號 皇圖嗣慶 瑤牒增輝 尊極重闈著徽音而奕世 禮行當宁衍顯號以聯編 燕處蘂宮致孫謀之永錫 鳳儀椒掖謹婦道之載傳 寶命有光於再世 徽風備暢於六宮 東朝隆養喜重慶之無疆 甲觀儲体見元孫之載誕 坤元博載 乾道丕承 堯父舜子增元虞典之書 文德武功推本思齊之聖 相承家法之典 益顯徽音之嗣 誕膺天命親承大寶之傳 濳授聖謨實出慈闈之懿 舉稀濶之典 贊神聖之謨
中聯
道光懿閫 休佑後人 神器不搖 景命有樸 恭儉由於身率 淵靜本乎性成 再拜壓紐陰獨察其休明 五色補天眾莫知其妙用 道允恊於虞嬪 德有光於父母 聯大極以尊居雖藏於密 儼四星之下照宜參厥華 流周召動儉之風 介黃老清靜之福 自長門而登長樂怯度無違 以大任而事大姜晨昏不懈 陰教齊家 坤元載物 巳開文定實占渭水之祥 尚友西真方得瑤池之御 子視羣生 母儀萬國 周南王化之基儀於四海 明德大練之服燕及六宮 關睢之得淑女 鷄鳴而至寢門 功配堯仁巳弼成於與子 德光文母復密佑於貽孫 實為王化之基 共致色難之養 內絕愆違思賢妃之儆戒 外嚴詖謁知臣下之勤勞 久參大庭之游 坐享九州之養 昔主饋在中巳有求賢審官之德 今御簾于外當托孤孤寄命之難 克守常憲 惟懷永圖
結聯
紀媯汭塗山之興幸窺簡牘 繼生民思齊之作尚播聲詩 跂西崑之練仗 挹北斗之瓊漿 不但喜箕疇之福敷錫庶民 又將賦周頌之篇亦佑文母 分隔塵蹤 徒形善頌 奉萬壽之玉卮莫踵外庭之賀 瞻五雲之金闕徒傾方岳之呼 重光若日 方至如川 敬祝母子萬年之壽 永觀本支百世之強 仰貽謀有慶之孫 頌卜世無疆之福
○公主
帝子 【 白氏六帖帝子鼓湘水】 王姬 【 詩何彼穠矣美王姬也雖則王姬亦不嫁於諸侯車服下王后一等執婦道以成肅雝之德也】 事姑知母 【 襄成公主太宗女下嫁蕭詵有司營第辭曰婦事姑舅如事父母異宮則定省闕止葺故第門列雙戟而巳】 為子求郎 【 後明帝紀館陶公主為子求郎不許而賜錢十萬】 梅粧 【 宋正帝女壽陽公主人日臥于含章簷下梅花落公主額上成五出之花拂之不去自後有梅花粧】 蘭陵 【 宋有公主號為蘭陵】 沁園 【 後竇憲傳以賤直請奪沁水公主田園】 湖陽 【 後宋弘傳湖陽主不諧矣】 肅雝 【 詩何彼穠矣華如桃李曷不肅雝王姬之車】 孝睦 【 唐襄城公主性孝睦動循矩法諸公主視為師式】 唓服 【 萬安公主傳開元新制長公主封戶二千帝妹戶千率以三丁為限皇子王戶千公主半之左右以為薄命帝曰使知儉嗇不亦可乎於是公主所稟不給車服】 食租賦 【 唐玉真公主上言仍叨主第食租賦誠願去公主主罷邑司元宗不許】
警聯
維蛇入夢祥實發於先期 奠鴈告期文甫成於外館 爰練日以龜從 協告期於雁奠 聖主察於人倫葢將敷教 王姬重於出降所以睦親 燕及文母之慈 追成穆考之孝
○誕皇太子
燕禖 【 記月令仲春之月玄鳥至至之日以太牢祠于高禖天子親往后妃師九嬪御乃禮天子所御帶以弓授革?蜀授以弓矢於高禖之前注玄鳥燕也高辛之世玄鳥遺卵娥簡吞之而生契後王以為媒官嘉祥而立其祠焉變媒言神媒也】 熊夢 【 詩斯于篇下莞下簟乃安斯寢乃寢乃興乃占我夢吉夢維何維熊維羆維虺維蛇大人古之維熊維羆男子之祥】 前星 【 晉天文志心三星天王正位也中星曰明堂天子位前星為太子後星為庶子】 彌月 【 詩閟宮無灾無害誕彌厥月是生后稷】 穆穆 【 詩假樂篇于祿百福子孫千億穆穆皇皇宜君宜王】 繩繩 【 螽斯篇后妃子孫眾多也云云宜爾子孫繩繩兮宜爾子孫蟄熱兮】 吞日 【 漢景帝坐崇文閣上有舟霞起亦龍盤棟使王夫人居之改為猗蘭殿旬月景帝夢神女捧日以授王夫人夫人吞之十四月而生武帝】 流星 【 帝王世紀修巳見流星貫昴又吞神珠而生大禹】 聖人生 【 文選李蕭遠述論黃河清而聖人生】 卜士負 【 紀內則國君世子生接以太牢三日卜士負之吉者宿齊朝服寢門外詩負之射人以桑弧蓬矢六射天地四方保受乃負之凡接于擇日冢子則太宰】 葛藟 【 詩葛藟綿綿葛藟在河之滸注葛藟生於河之涯得其潤澤喻王之同姓得王之恩施以生長其子孫】 椒聊 【 詩椒聊篇知其蕃衍盛大子孫將有晉國焉】
事對
前星彌月 熊夢燕禖 穆穆繩繩 積慶重光 象燦前星祥開繞殿
起聯
燕禖享德方儲錫羨之祥 熊夢生賢克恊會昌之運 寶祐叢休 天支毓秀 高禖錫羡列聖儲休 長嫡梃生三宮交賀 生膺聖子之朝 喜見神孫之誕 天命儲休誕啟神明之冑 人心歸德於昭世嫡之傳 成功與子 受祉生孫
警聯
孫謀貽燕方儲垂裕之休 吉夢占熊允恊俾昌之熾 既存不巳之誠 斯錫無疆之祉 德如堯帝祝多子於封人 聖若文王詠有男於詩雅 功行積累 子孫眾多 乃占我夢實多考室之祥 則百斯男克紹刑家之慶
結聯
蟄蟄詵詵竊喜重輝之照 皇皇穆穆益和太極之尊 嵩呼而肅虎拜 華祝而迓龍綸 辰拱千官巳見前星之勝耀 呼四海共瞻南極之常明 精一傳自堯舜嵩 仁敬法乎湯文
○皇太子
萬邦屬心 【 北魏高允傳國之儲貳四海屬心言行舉動萬邦所則】 四人為輔 【 前張良傳高祖欲以趙王如意易太子呂后使呂澤謀張良良請四皓令太子以為客高祖名烕夫人指示曰我欲易之彼四人為輔然羽翼巳成難動搖矣】 賜以帝範 【 太宗紀上作帝範十二篇以賜太子曰君躰建親求賢審官納諫去讒戒盈崇儉賞罰務農閱武崇文目曰脩身治國備在其中】 養成德器 【 唐禇遂良傳臣謂皇子未冠者可且留□師教以經學畏抑天威不敢犯禁養成德器也】 哲王以為師 【 通鑑太宗紀上嘗作帝範十二篇以賜太子又曰汝當更求古之哲王以為師】 名儒以為傳 【 後班彪傳彪上言皇太子官屬宜愽選名儒有威重明通政事者以為太傳】 省侍膳食 【 後班彪傳舊制天子湯沐上彪設周衞交戟省侍膳食因坐東箱省侍膳食】 習游道德 【 元楨傳太宗為太子選知道者十八人與之游而名高上古此習游之致也】 鶴禁 【 漢宮闕疏鶴宮太子所居凡人不得輒入故曰鶴禁】 虎闈 【 選王元曲水詩序儲后睿哲在躬妙善居質內積和順外發英華斧藻至德琢磨令範言炳丹青道潤金璧出龍樓而問入虎闈而齒冑愛敬盡於一人光耀寵於四海】 龍樓 【 前成帝為太子狀好經書寬博謹審於居桂宮上嘗急召太子出龍樓門不敢絕馳道上遲之問其故以狀對上大悅乃著令太子得絕馳道問寢龍樓】 鶴駕 【 杜洗兵馬行鶴駕通宵鳳輦備鷄鳴問寢龍樓曉】 視膳問安 【 記文王之為世子朝於王季日三鷄初鳴而衣服至於寢門外問內臣御者曰今日安否何如內臣曰安文王乃喜及目中又至亦如之及暮又至亦如之其有不安節則內臣以告文王文王色憂行不能正履王季復膳然後亦復初食上必在視寒暖之節命膳宰曰末有原應曰諾然後退】 撫軍監國 【 左閔二年晉侯使太子申生代東山皋落氏里克諫曰太子奉冢祀社稷之案盛以朝夕視君膳者也故曰冢子君行則守有守則從從曰撫軍守曰監國古之制也夫帥師專行謀誓軍旅君與國正之所圖也非太子之事也師帥在制命而巳】 主震 【 易說封主器者莫若長子故受之以震又震封不喪匕鬯】 承乾 【 宋謝莊太子表明兩承乾元良作貳】 星重 【 後明帝為太子樂詞曰日重月重輪星重重輝海重潤】 日近 【 晉明帝紀帝年數歲□帝問長安與日孰遠曰日遠它日大集客問之曰日近帝怪之何乃異向者之言乎對曰舉首見日不見長安帝益之】 授經 【 後桓榮授皇太子經】 喜學 【 唐順宗紀立為皇太子為人寬仁喜學藝重師傳見輒先拜】 仁孝 【 前叔孫通傳高帝欲易太子叔通諫曰今太子仁孝天下皆聞之陛下必欲廢適立少臣先伏誅帝曰吾特戲耳通曰太子天下之本本一搖天下震動柰何以天下戲】 英偉 【 韓賀即位表爰自主鬯春官齒冑國學孝友之美實形四方英偉之委久動羣聽】 嗜魚 【 賈誼書太子發嗜鮑魚太公不與曰鮑魚登俎豆豈有非禮可以養太子哉】 乘馬 【 通鑑本紀太宗謂侍臣曰朕自立太子遇物則誨之見其飯則曰汝知稼穡之艱難則常有斯飯矣見其乘馬則曰汝知勞逸不竭其力則常得乘馬矣】
起聯
誕膺丹詔 肇建青宮 朱邸榮萬日騰於 青宮正位殆天胙於元符 入奉慈顏見聖子神孫之相繼 系隆休緒知重規叠矩之無窮 覆載凝符 元良主鬯 選德承祧蚤正東儲之位 涓辰受冊聿新聖代之儀 恩覃少海之波 象著前星之耀 渙膺寶冊 光啟儲闈 應北極一星之曜 占少微副主之祥
中聯
天開地闢已開再造之期 海濶星暉於赫重光之瑞 喜萬邦之有賴 知三代之能長 基木是圖允叶元良之望 禮文舉益隆中外之瞻 姿凝玉采 譽振金聲 承華鶴禁之嚴邦家有慶 問寢龍樓之邃子職無慙 知帝緒之無疆 戴吾君之有子 赤杜苴茅巳增強於建屏 震方主器遂恊吉於繼明 離明震豫 海潤星輝
結聯
少微炳燿旁輝執戟之躔 綴路藏儀徒想臨軒之禮 諒日月之重輝 歌江漢之萬壽 元良天下之本既備典儀 正始王化之基更形歌頌 光既昭於儲極 用宏對於王休
○建儲
天下之本 【 前叔孫通傳高帝欲立太子叔孫通諫曰今太子仁孝天下皆聞之陛下必欲廢嫡立少臣願先伏誅帝曰吾特戲耳通曰太子天下之本本一搖天下震動柰何以天下戲】 元良之寄 【 晉安王德行內敏威惠外喧羣后歸之率土宅心元良之寄有國莫先哲后莫不立儲植嫡守器承祧】 君之適 【 玉藻世子自名擯者曰寡君之適】 王之貳 【 穀梁僖五年公及齊侯會王世子于首□及以會尊之也何尊焉王世子云者唯王之貳也云可以重之何重焉天子世子世天下也秋八月諸侯盟於首戴尊王世子而不敢與盟也尊王世子于首戴乃所以尊天王之命也】 尊宗廟 【 前文帝紀有司請蚤建大子所以尊宗廟也有司曰豫建太子所以重宗廟社稷不忘天下也古者商周有國治安皆千歲有天下者莫長焉用此产立嗣竹子所從來遠矣】 重社稷 【 唐遜皇帝傳睿宗將建東宮以子憲嫡長而楚王有大功故以不定憲舜曰天儲副天下公器時平則先嫡國難則先功重社稷也】 青葢車 【 後輿服志皇子為王錫青葢車】 朱明服 【 唐肅宗紀立為皇太子有可行冊禮其儀有中嚴外辦其服綘紗太子曰此天子禮也乃下公卿議肅嵩等請改外辦為外備綘紗衣為朱明服乃從之】 邦本 【 順宗實錄萬邦之本屬於良元】 國棟 【 國晉語太子國之棟也】 選聰明剛正之材 【 治跡統類嘉祐中司馬光上疏請建儲后伏望陛下深念祖宗艱難之業斷自聖志昭然□疑遴選宗室之中聰明剛正孝友仁慈存賢才可喜者使攝居儲貳之地以俟皇嗣之生退居藩服儻未欲然且使之輔政或典宿衞或尹京邑亦足以慰鎮安天下之心】 繼宗廟社稷之重 【 至和元年上春秋高未有繼嗣皇祐末太常愽士張述上書曰天生民之命繫於宗廟社稷之重而以繼嗣為本匹夫匹婦有百金之產猶能定謀托後事出於素况於有天下者哉】 錄皇子以慰羣情 【 嘉祐二年八月翰林學士歐陽脩以兗國公主出降因言臣愚以為宜因此時出言聖意於宗中選材賢可喜者錄以為皇子其出入左右問安視膳亦足以慰悅羣情】 擢宗室以備儲位 【 三年春太常博士吳及上疏陛下以海宇之廣宗廟之重而根本未立四方無所係心上下之憂無大於此宜發聖斷擢宗室以備儲位】 為萬世之計 【 嘉祐七年皇子以肩輿入內初皇子稱疾固辤孟陽入見曰主上察知太尉之賢時英宗居父制起復前左衛大將軍岳州團練使參以大人之助乃發德音太尉獨稱疾堅臥其安在皇子曰非敢邀福以避禍也孟陽曰太尉事兩宮以父母中外所聞主上為萬世計而立為子矣今固辤不拜假如得請而歸藩豈得宴安無患乎皇子撫榻而起曰吾慮亦及此遂與宗諤等同入內良賤不滿三十口行李蕭然無異寒士有書數廚而巳中外聞之相賀並同】 係四方之心 【 見櫂宗室以備儲位注】
事對
儲君副主 衍慶貽謀 主器承祧 紹皇基隆國本 君之適王之貳
起聯
皇圖中衍方垂億載之休 成儲禁宏開式表重輪之象 冊寶備 儲闈丕闡 英主守文協重華於盛旦 元儲繩武開洊震之休符 睿發九重之斷 式符萬國之心 壽考萬年葢莫尊於聖父 蚤嗣升於天位 亟肇正於春宮
警聯
前星垂耀益增拱極之輝 少海波澄深廣漏泉之澤 昭哉知子之明 斷矣建儲之早 承祧最圱知仁孝之夙聞 主器匪輕擇傳師之目就 切惟累洽之朝 莫重元良之佐 天為父道震一索而得男 日乃陽宗離重明而麗正 此巍巍蕩蕩之功 在繼繼承承之統
結聯
辰居星拱祖趨上壽之班 海潤山輝願獻無疆之頌 頌迣無疆之編 仰跆謀有慶之孫 望闕神馳阻上漢觴之壽 祝釐手舞卜逾周曆之辰 慶藝無疆 功收不宰
皇子冠禮婚禮 【 通用新聯】
嘉禮 【 唐志四曰嘉禮皇帝加元服告于天地宗廟祝曰壽考維祺以介景福也】 成人 【 國晉語趙文子冠見欒武子曰美哉成人在始見之】 三加 【 南史隱逸傳阮孝緒年十五冠父彥之謂曰三加彌人倫之始宜思自勉之以此下躬荅曰願迹松子於瀛海追許由於空谷】 一獻 【 儀弱冠乃冠者立於面階東南面賓客請禮冠為見兄弟兄弟再拜冠者荅拜入見姑姊都見母乃易服奠贄見于君遂以贄見鄉大失鄉先生乃醴賓以一獻之禮主人酬賓束帛云云】
警聯
天臨秘殿俯觀展采之容 星拱大庭咸覩巍冠之美 敬致阼階之醮 肅脩祖廟之禋 聖王察於人倫葢將敷教 男子重於冠禮所以正身 羲易于考祥 毛詩子載美
○大昏
乾知 【 易繫乾知大始】 坤順 【 說卦云坤順也】 飛龍秉御 【 易乾卦飛龍在天及時秉六龍以御天】 瑞鳳來義 【 書經鳳凰來儀】 俔天作合 【 詩大明大邦有子俱天之妹又文王初載天作之合】 應地 【 易坤安貞之旨應地无疆】
起聯
令典昭宣 頌聲遐暢 敘彜倫于宮壺 肇風教于寰區 六宮 二南
警聯
用文武以訂籌方切脩攘之上策 理陰陽而正位聿厪夢寐之旁求 品彙咸亨 至尊儷配 琅函玉冊翔華葢而下雲霄 象輅鸞旗擁仙官而交天仗 會值河清先兆 恭逢汭降當期 乾知坤順開九天祚胤之禎 以照月臨流萬國肅雍之化 好逑早毓河洲 塗娶光浮蒿嶽
結聯
孝慈勤儉秉一德以交孚 剛健含弘握羣生于在宥麟趾睿延于億世 鴻圖鼎奠于萬年 徽音在弼十臣隆大定之勳 永巷聞規六月振中興之業 道御家邦 慮周蟠際
○宗潢
蘭坂 【 曹植詩曰秋蘭被長坂朱華冒綠池】 桂山 【 王逸劉安招隱詩序曰昔淮南王□懷天下俊偉之士八公之徒各分造詞賦以類相從或稱大山或稱小山其文猶詩小雅其詩曰桂樹叢生兮山之幽】 剪相 【 史晉世家成王與叔虞獻削桐葉為珪曰以此封碧遂對叔虞於唐】 分茅 【 唐年譜錄昭宗冊雅王文曰周文之嗣分茅土者十五國漢景之代書簡冊者十三王】 煮豆 【 魏文帝忌陳思王植令七步成詩應命曰煮豆然豆箕裂跂取其汁箕在豆下然豆在釜中泣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 種瓜 【 唐李泌誦黃臺瓜黃臺下瓜熟子離離一摘使瓜好再摘令瓜狶三摘猶尚可四摘抱蔓歸陛下巳一摘肅宗愕然時廣平王立大功為張后忌譖泌因事諷衝之】 金枝 【 白六帖皇親金枝朱邸】 玉林 【 慕容超傳大□多奇玉林皆寶】
總聯
龍種□青社 麟族□公茅 麟振振百一角 鳳翽翽而九苞 平原佳金子 汝陽真天人 黃帝之子得姓者十有四人 周家之封同封者五十三國 曾飲穆生之醴 獲隨梁苑之遊 議論冠諸宗室夙檀白眉 老成尚有典刑今推黃耇 高帝孫子龍種 文王本枝麟趾 讀鴻寶之文見聞洽甚 生麟趾之世信厚藹然 佳亂□天王之秀 天邦昭金世之榮 伯父叔父親分寶玉之榮 大宗小宗交錯磐石之固 瑞藹氤氳於北座 祥光彪炳於南天 漢宗子隨二千石不口下遷 唐宰相凡十一人寧無前比 重以白馬之盟 申以丹書之信 追河間於千載夜得禮樂之盛心 夢太白於三生前傳文章之正印 北海善書 東平工頌 禮樂三雍之對卓爾不羣 文章萬丈之光飄然無敵 傳鼎彜於故府 蹈規矩於先王 河間大雅不羣所耽者古 東平為善最樂自得於心 憙介萬年之景福 永臻百世之遐齡
○元會
慶會 【 南史元正慶會國之大體】 受朝 【 張齊賢傳今元日通天宮受朝有司遂讀時令布政古之禮也】 太極殿 【 唐禮樂志元正受羣臣朝賀而會前一日尚舍設御幄於太極殿】 中華門 【 晉禮志咸寧注元正賀朝畢又賀皇后從來中華門入詣東閣下便坐漏未盡七刻百官反受贄郎官巳下至計吏皆入立次其陛衞者如臨軒】 受圖籍 【 班固東都賦春正三朝會同漢京天子受四海之圖籍膺萬國之貢珍】 陪朝賀 【 後禮儀志正月元旦天子幸德陽殿臨軒公□郎將大夫百宮各陪朝賀属郡計吏皆覲庭燎】
事對
漢儀 晉禮 羔贄 獸樽 考圖籍 來玉帛 獻贄奉璋 受圖膺貢
起聯
接千歲之統方啟昌期 盛九賓之儀入朝獻歲 載履夏時之正 俶觀春事之新 七政旋觀爰接龍杓之宿 二儀交泰重頒象魏之春 恊四方之正朔 拜萬國之衣冠 元會藏儀仗入龍樓之曉 盂陬占象曆新鳳紀之編 講元會以尊王 慶人正而協紀
警聯
歲月日時於焉先正 聲名文物粲若可覩 適因頒曆之初 肆舉受圖之舊 始初之政應天地之發生 寬太之書繼祖宗之溫厚 辟象魏以頒常 履春期而謹始 秉震執規今令適更於三朔 受圖膺貢慶溥及於萬民 樞永無疆 命隆有僕
結聯
慶五百歲之符適遭盛世 上千萬年之壽敢效微誠 願見漢家之一統 請歌周雅之萬年 戮力同心永惟春秋五始之義 拜手稽首敢奏天子萬年之詩 側聽道人 更懷扈期
○元旦立春
夏寅改正 【 記大傳疏正謂年首朔謂月初周子商丑夏寅是改正也周夜半商雞鳴夏平旦是易朔也】 周物充庭 【 晉樂志夏肇旦周物充庭】 履端 【 晉熊遠以元旦為履端】 更始 【 託月令歲且更始】 絲雞 【 金門歲節日洛陽家正旦造絲雞蠟雀粉荔枝】 綵雀 【 初學記邯鄲以正朝獻雀于趙王而綴以五綵王大悅由叔以告子順子順曰正朝之求有生也】 時之元 【 玉燭寶典其一日為元日亦云正朝亦云三元亦云三朔注歲之元時之元月之元】 歲之朝 【 前禮樂志正月為歲之朝日之朝月之朝】 傳絲菜 【 杜立春詩菜傳纖手送青絲】 剪綵花 【 唐中宗紀立春日宴別殿內出剪綵花令學士賦之】 蒼帝 【 禮春官注禮東方以立春謂之蒼帝】 青陽 【 後祭祀志立春之日迎春於東郊車旗服飾皆青歌青陽八佾舞雲翹之樂】 鞭春牛 【 立春前一日開封府進春牛入禁中鞭春開封祥符兩縣置春牛於府前至日絕早府僚打春府前百姓皆買小春牛又漢禮儀志云立春之日施土牛耕人于門外以示兆民出東京夢華錄】 剪綵燕 【 立春之日士夫之家剪綵為小幡謂之春幡或懸於仕人之頭或綴於花枝之下又剪為春蝶春燕春勝以為戲】
事對
履端 更始 栢酒 椒盤 歲元 朔旦 甘祚 始和 夏寅改正 周物充庭
起聯
正歲初吉氣迎萬寶之新 太極著兩儀之本 三朝受萬國之歸 正月之吉始和治布周官之象 千歲可坐而致禮稱漢殿之觴 乾坤開闢 日月光華 玉儀改度適丁五始之元 黼座當陽勉慰萬民之望 喜二氣之交通 大一人之謹始 人時敬授肇新一歲之元 聖壽無疆益衍萬年之慶 再世奉長樂之宮 庶民同既醉之福
警聯
握乾符闡坤珍難名蕩蕩之德 系唐統接漢緒誕受丕丕之基 星龍易次 筩鳳布和 新以又新德固純而不巳 朔而復朔基永保於無窮 迨獻歲發春之日 係考圖數貢之時 曙奏鳳筒甲將梅花入夢 年迎雞帖辛盤與椒蕊交芬 穀旦載臨 椒花稱頌
結聯
接千歲之統親逢有道之長 奉九行之觴遙慶太平之福 幸際重麗 適逢交泰 淑氣初回應祥徵於桃韋 純禧永鍚固眉壽於椿松 福與陽升 壽隨春介
○冬至
一陽 【 冬至日易傳曰一陽來復】 三極 【 後律曆志注月令章句曰冬至有三極晝漏極短去極極遠昝景極長云云】 斗北 【 淮南子天文訓日冬至則斗北中繩】 日南 【 後律歷志至日道發南去極彌遠其景彌長冬乃至焉】 書雲物 【 左僖五年春正月辛亥朔日南至公既視朔遂登觀臺以望而書禮也凡分至啟閉必書雲物注周正月令十一月冬至之日日南至】 視日晷 【 後律歷志注冬至之日立八尺之表日中視其晷晷如度則歲美不如度則歲惡】 列燭矩 【 國史補云中元冬至立仗太官皆列燭至於五六百炬謂之火城宰相至火城則撲滅避之】 翫氷條 【 摭遺開元冬至大雪簷酒皆為氷條妃遣侍兒敲二枝看翫帝問何物妃子笑曰妾取翫者氷筯】 陰極 【 淮天文訓日冬至陰氣極】 陽升 【 崔駰冬至襪銘陽升於下日永於天長履景福至于億年】 添線 【 唐宮中雜錄云宮中以女工揆日之長短冬至後日晷漸長比常日增一線之工】 貢襪 【 曹植冬至表獻履貢襪所以迎福踐長一陽嘉節四方交泰萬彙昭蘇亞歲迎祥履長納慶】 靈臺 【 冬至陽氣應則樂均清景長夜黃鍾惟二至乃候靈臺】 緹室 【 蕭愨和冬至詩云緹室巳飛灰】 月璧 【 桓譚新論自從天元以來訖十一月朔冬至月如合璧】 星珠 【 前律歷志星如連珠注應劭曰謂太初上元甲子冬至時七曜皆會牽牛】 貢茅 【 隋牛洪乾元殿冬至受賀詩作貢茅集】 吹葭 【 續唐書以葭灰實其律之端氣至則灰飛】
事對
斗北 日南 一陽 三極 黃鐘 綉線 陽升 陰極 七日陽來 八風序立
起聯
周圭測景日華增一線之長 漢曆占星象緯煥連珠之瑞 亞歲肇新 羣心胥悅 剛為天德既反則亨 陽主歲功其來為復 禮方隆於亞歲 時正紀於初元
警聯
雲行雨施妙天德以出寧 乾轉坤旋撫聖圖而益固 道方氷於陽來 福自隨於剛長 應運撫期方御無疆之歷 對時育物宜膺滋至之休 得天之統 如日之恒
結聯
踐長有慶願賡履襪之詩 上壽多儀莫綴簪紳之列 辨色莫陪於星拱 傾心徒切於嵩呼 名玷內祠企望堯雲之遠 身居寒谷欣逢舜日之長 阻聯班綴 喜際光亨
○祥瑞
曰麟 【 武帝本紀太始二年詔有司議曰往者朕郊見上帝西登隴首獲白麟以饋宗廟渥注水出天馬泰出見黃金宜改故名人黃金為麟趾褭蹏以恊瑞焉】 赤鴈 【 太始三年獲赤鴈作朱鴈之歌】 魚入舟 【 史記武王渡河中流白魚入王舟中武王俯取以祭此受命之符也】 烏流屋 【 武王時有火自上復于下至于王屋流為烏其色赤其聲魄】 萬年玉冊 【 晉元帝本紀于時玉冊白玉麒麟神璽□于江寧其文曰長壽萬年日有重暈□以為中□之象焉】 九莖金芝 【 漢宣帝神□元年詔神雀仍集金芝九莖產于涵德殿銅池中】 采色浮空 【 韓賀慶雲表有慶雲見五采五色非煙非雲抱日增麗浮空不既變化而無窮亦卷舒而莫定斯為上瑞實應太平臣謹授宋沈書云慶雲五色者太平之應也】 黃氣抱日 【 代宗即位日慶雲見黃氣抱日酉陽龍俎】 天氣清靜 【 宣帝時東濟大河天氣清靜神魚舞河幸萬□宮神□翔集朕之不德懼不能任】 神光顯著 【 四年脩興泰一五帝后土之祠齋戒之直日神光顯著薦鬯之神光交錯或降于天或登于地其□天下】 醴泉 【 光武紀中年夏京師醴泉湧出又有赤草生子水崖郡國頻上甘露羣臣奏言宜令太史撰集以傳來世帝不納自謙無德每郡國所上軌抑不當故史官卒得記焉】 甘露 【 神□二年詔廼者鳳凰甘露降集京師羣鳥從以萬數朕屢獲天福】
事對
白麟 赤鴈 烏流屋 魚人舟 萬年玉冊 九莖金芝 休氣並臻 福□畢至
總聯
天其申命用休 福皆不召而至 九功之敘惟歌 諸福之物畢至
四六鴛鴦譜卷之四終
●四六鴛鴦譜卷之五
東里陰太乙先生 東粵蘇紫葢先生彙輯
西鄆清澤黃之芬 豫章養恬王世茂參閱
表類(二)
◆表類(二)◆
三公
三少
翰林院
詹事府
吏部
戶部
○三公 【 三公自祖宗以來罕嘗官備獨宣和末三公至十八人三少不論也太師三人蔡京童貫鄭紳太傅四人王黼燕王俁越王偲鄆王楷太保十一人蔡攸肅王樞至儀王枵渡江後以用兵故紹興十二年秦申王為太師張循王韓蘄王為太傅劉安城王為太保其後乾道初陽和王吳信王竝為太傅紹興初史會稽王為大師嗣秀王為太保蓋自紹興而後三公未嘗備官焉】
太師
太傅
太保
·太師
一品 【 紹聖除皇叔冀王制以一品之費】 上公 【 初寮除鄭紳制躋上公之品秩】 尊老成 【 東都事畧文彥博名赴闕司為公言若令以正太師平章軍國重事亦足以尊老成矣遂詔一月兩赴經筵六日一入朝至都堂商量事】 獨班減拜 【 會元祐元年四月詔守太師致仕文彥博赴闕獨班起居減拜肩輿至下馬處子弟一人扶掖出入儀制依見任宰臣】 以勳以舊 【 職源國朝三公之官尤重太師趙韓王以勳文潞公以舊方得之自此曠年不拜】 告老尊賢 【 東都事略趙普上章告老拜太師封魏國給宰相俸仍遣其弟齎詔賜之又遣使以璽書賜普曰朕以居守之重慮煩耆耋維師之命用表尊賢仍賜銅羊上尊酒禮太師其愛精神以福春注之意】 官之極 【 後唐天我三年詔曰太師官之極】 賜靈壽杖 【 平帝制詔孔光曰國之將興尊師而重傳其令太師母朝賜靈壽杖十日一賜食】 將拜加恩 【 國朝自建隆至紹熙宰臣在拜太師者五趙普文彥博蔡京秦檜史浩惟蔡秦二人以相臣者其他皆還政加恩云】
·太傅
名冠天下 【 後漢卓茂光武即位詔曰前密令卓茂名冠天下當受天下重賞今以茂為太傅封褒德侯賜几杖車馬】 一代偉人 【 魏志鍾繇為太傅明帝曰三公者一代之偉人也兼華歆王朗而言】 三世在位 【 東觀漢記章帝詔曰行太尉事趙熹三世在位為國元老其以熹為太傅時年八十繼母在堂言不稱老】 朝之雋老 【 本紀晉鄭沖杭表致仕詔曰太傅韜德深粹履行高潔可謂朝之雋老屢以年高告退今聽其所執以壽光公就第並同保傅几杖不朝】 行常單馬 【 分紀達奚武拜太傅踐時好華飾及居重位不理威儀行常單馬門不施戟常晝揜一扇或謂武曰公位冠羣后功名葢代出入儀衞不稱具瞻何輕率若是武曰且天下未平國恩未報安適事威儀乎言者慙而退】 恩寵之異 【 華嶠從漢書鄧彪為太傅賜爵闕內百官總巳以聽於彪恩寵之異莫與為北也】 亢功之族 【 和帝策鄧彪曰亢功之族三讓彌高□令為太傅】 東山之志 【 謝傅東山之志始末不渝謝安也】 宰相謝事 【 東都事略張士遜傳上章請老就拜太傅進封鄧國公致仕宰相謝事自士遜始也就第十年而夢年八十士遜歸老號退傳啟國於師范仲□適守鄧州士遜遠卿仲淹置酒月會明日上遜覆置會揮金甚盛時人榮之】 帝傳 【 歐公李昭亮制增其帝傳之崇】
·太保
再任加封 【 會要熙寧元年潞國公文彥守太保兼侍中再任彥博受太保止受所加行再召□之】 帝保 【 李漢老除鄭紳制碑陞帝保秩乃視祐公卿】 公保 【 初寮除童貫制晉言公保】 清達 【 晉王祥夢奔赴者非朝廷之賢則親舊故吏而巳門無雜進之族孫王戎嘆曰太保可謂清達矣】
發聯
天呂一相 地觀三孤 疏寵宸旒 躋榮公袞 當宁眷隆 維垣望重 鼎鉉 上台 祗奉白麻 晉登黃閣 功嘉元老 國建上公 誕楊庭告 進步帝師
起聯
恪持一德孰高柱石之元臣 進長百寮獨應台階之上象 典五帝而美恪 秉□德以佐王 天子必有所師進顓槐面 廷臣無出其右聳聽麻音 鎮重有符於鼎象 崇高式副於巖瞻
警聯
曉入彤闈日麗黃扉之色 宵還紫禁花粘赤舄之移 步出而宮花相映 坐來則庭燎相輝 明正腹心之寄 庶僚冠冕之尊 人言得君之彼 上恨無官可酬 袞繡龍盤 廳橫鴟尾 裁霧縫雲不設凡問鑪鼎 馭風騎氣直依天上星辰 世德固宜世臣 樹人正以樹國 一柱高擎獨扶百千萬間之廣廈 三槐無恙直接二十四年之中書 社稷蓍龜 邦家杜臣 三揖而進巳趣召于鋒車 一節以趨宜聞聲于革履 几几赤舄之孫顧 巖巖維石之具瞻 長我國家四世畢公之弼亮 敬天基命萬年姬且之誨言 登大老而民歸 惟其人而官備 民瞻師尹示四海之儀刑 國賴保衡基萬年之柱石 一人尚詢茲黃髮 百辟共鑒其赤心
結聯
□尾燦即宿以聯輝世視五花之草 仙桂和靈椿而並郁祥呈三戟之家 坐守關門未暇著書之請 還因詔使敢問促裝之期 獻賀詞以通紫閣 祈論道而啟青宮 願壯龍馬之精神黃圖長鞏 益朗台輔之象緯紫氣鈞調 斷斷兮無他技 巍巍乎有成功 作鹽梅以燮鼎益衍帝賚之祥 若鳳凰之傳天長代天工之曠 荷帝心簡在 首群目登庸
○三少 【 國初沿置三師以太尉司徒司空為三公元豐肇新官制於三師三公無所改政和二年詔司徒司空周六卿之官非三公之任乃今之六曹尚書是也太尉秦官居主兵之任亦非三公太尉司徒司空並罷作周制立孤之官乃次輔之任或稱三少為次相之任】
少師
少傅
少保
·少師
亞師 【 初寮除楊戩制俾陟亞師之列李邦彥除藍籨熙制視聯亞卿】 節度除 【 會要紹興九年節度使韓世忠除少師十年少傅節度使張俊除少師二十八年少傅節度使楊存忠除少師孝宗即位九日少傅四川宣撫使吳璘除少師】 特授 【 會要隆興二年降授特進尚書左僕射兼樞密使張浚可罷右僕射特授少師保信軍節度使判福州以浚目劾求去故也】 少師之責 【 後漢百官志太師注天子燕業反學左右之習詭其師荅諸侯遇大臣不知文雅之辭巳語之道簡聞小誦不博習此少師之責又見戴禮】
·少傅
次傅 【 政和除錢璟臻制元袞赤舄進次傅之崇名】 亞傅 【 初寮余深制俾公洪化越陞亞傳之班】 奏事特授 【 會要紹興三十二年孝宗即位張浚持授少傅進封魏國公浚以樞密使都督江淮軍馬入朝奏事繼有是命】
·少保
亞保 【 初寮余深制峻陞亞保位孤棘於外朝】 未嘗輕授 【 會要紹興元年少保左僕射呂頤浩罷少保除特進先是頤浩言少保之官自陛下臨御望追寢成命除一階官故有是詔至十三月自鎮南軍 節度使開封府儀同三司充折西安撫制置太使兼知臨安府始除少保】 使相除 【 會要紹興五年武成威德軍節度使開封府儀同三司充鎮使相江東宣撫使韓世忠除少保又紹興六年兩鎮使相江東宣撫使張浚除少保又紹興九年六月武勝定國軍節度使岳飛除少保又紹興十二年保成軍節度使開封楊存忠除少保又紹興二十九年奉國軍節度使判興州吳璘除少保】 特授進封 【 會要隆興元年十二月左僕射信國公陳康伯特授少保大觀文進封福國公判信州又乾道八年九月左丞相華國公虞允文特授少保武安軍節度使充四川宣撫使進封雍國公以求去故也】
警語
孤卿 棘位 貳公 左棘 次相 列棘 公副 篆車
發聯
廷播黃麻 輪迎赤舄 辭榮上宰 進位貳公 誕告聽朝 延登亞保 槐位 公台 冊命元勳 序升孤傅 苞苴賄賂 鼎鼐樓臺 九重□目 四海屬心
起聯
綘之果霍之勇恢乎兼有全能 禹以功皋以謨粹然遹純絕德 誕布制麻 晉班孤□ 射策日萬言鴻臚首唱 宣麻雲五色鳳閣高騫 叶朱衣介幘之祥 增黃耳玉鉉之重 是君是臣千載明良喜起 格天格帝兩間命脉精神 經遠著師貞之吉 承恩占晉錫之康 子房辭爵翻成皓綺之功 李泌還山竟定廣平之位 紫闊天天而奏績 黃扉誓目以標勳 于蕃四國力宣御侮之威 茲曰三孤爰侈褒切之典 讜論藉回天之力 訏謨收夾日之功
警聯
赫巖石之具瞻 間孤卿而特置 姑冠班於弘化 即顓面以經邦 選避公槐 升魁師棘 身近一人匡弼獨高黃閣 績書三載恩光特煥紫青 工洪化以弼一人 位外朝而陞亞保 雖一命丹命時循正甫之墻 而念茲在茲請作召公之考 傳者傳之德義 臣哉臣作股肱 推先世以貽煌煌華綍 逮後人而延奕奕家聲 亟奉昕朝之對 即躋左棘之華 國有元老詎容坐席之溫 民方具瞻行即維垣之拜 寅直望隆于邦禮 明清鑑徹乎人倫 萬世策定盍徑躋萬戶之班 三台色齊乃退位三台之長 王國世臣 儒門舊學 舜帝石皋其以享無為之治 成王保奭持盈收拯治之功 乘海邊之節傳 窺天上之階符
結聯
大整綱常盡復周官之法度 重新冠履仍還漢宝之威儀 鞠躬和壘 翹首寵靈 作鹽梅以燮鼎益衍帝賚之祥 若鳳凰之傳天長代天工之矌 恭仰訏謨 快瞻聖典 保合太和更衍鳴珂於百世 匡扶鼎運永昭岩石於萬邦 回青盻子非葑 鑒丹衷之葵藿 袖中五石早補八極之天 階上六符永奠九州之鼎 精誠發於陽鼎 寵眷表以商霖 黑頭作三公常照麒麟之閣 汙青傳萬世頻添蓬島之籌 三龍昭瑞應 九極渙新綸
○翰林院 【 唐始置翰林學士無承旨至憲宗□貞元年始命鄭絪為之大誥令大廢置丞相之密畫內外之密奏上之所甚注意者莫不專受專對居東第一閣本朝承旨不常置以院中久次者一人充】
草求言詔 【 言行錄韓維除翰林學旨神宗命公草詔求直言詔出人情大悅】 裁定朝典 【 東都事畧??吧蒙傳太宗即位復入翰林加承旨曰張詔竇儀卒朝廷典故皆蒙裁定】 浴殿 【 蘇志乘輿奉郊廟承旨得乘廄馬自浴殿由內朝以從揭雞竿布大澤得升丹鳳之西南隅列賓客進見則上直禁中】 燃窻 【 筆談玉堂東承旨閣子窻格上有火然太宗常夜幸玉堂蘇易簡為學上巳寢遽起無燭且衣冠宮嬪自窻格引燭入照之至今不欲更易以為玉堂一盛事】 轉官賜分物 【 蘇續志近例就院轉官惟承旨則賜分物以暨國朝之隆君臣事迹如指諸掌視唐燕許常揚為不足道上每曰綦某之文有體真學工也】 好翰林 【 丁未錄神宗語吳奎曰巳召王安石誠好翰林學士也】 全才 【 咸平中工作歌一首賜學士陳彭年因謂向敏中等曰頃命學士罕曾賜歌詩因曰彭年詞學優長擢居清近久益謹密多聞好學鮮有偕者敏中曰彭年全才也豈止於文雅雍容而巳至如參酌持務詳求物理皆出人意表上然之】 靈鵲噪 【 金坡遺事本朝學士院有雙鵲常棲於海棠上或鳴噪必有大誥令或宣詔之事因謂之靈鵲晁公詩云都聞靈鵲心應喜】 前席待賢 【 真宗賜楊億詩曰善保興居調飲食副予前席待名賢】 主文同為 【 翰林羣書蘇參政易簡登科時宋何白為南省主文後七年宋為翰林學承旨而蘓相繼入院同為學士宋嘗贈詩云昔日曾為尺木階今朝真是青雲友歐陽文忠公亦王禹玉南省主攵相距十六年同為學士故歐公詩有喜君新賜黃金帶顧我今為白髮翁之句二事誠一時文物之盛也】 忠孝一生心 【 太宗賜學士蘓易簡詩曰君臣千載會答曰忠孝一生心】 漁翁 【 白樂天詩云元和六學五相一漁翁王禹偁賀同在翰林而大拜者三神山上曾陪鶴駕之游六學獨著漁翁之歎】 山池曲宴 【 宣宗雅好儒士每山池曲宴與學士屬和詩什每公卿出鎮亦賦詩餞行時論以大中之政有貞觀風】 父子竝命 【 職林趙宗儒字秉文父驊德宗欲寵其一日竝立】 兄弟對掌 【 唐職林趙光逢為翰林學士光裔知制誥兄弟對掌內外命書士歆羡之】 蓬池鱠 【 季白詩荷靜蓬池鱠天寒郢水醪唐學士初上賜食悉是蓬池鱠夏至頒氷及酒以酒味濃和氷而飲葢禁中郢水酒坊】 東頭 【 唐熊望傳敬宗喜為歌詩議置東頭學士以備燕狎劉西楚薦熊望勑設如初拜之禮餘不得北矣 【 賜詩】 太宗賜蘇易簡詩云翰林承旨貴清凈玉堂中】 五鳳齊飛 【 盧陵集註太宗時賈黃中宋白李至呂蒙正蘇易簡同時拜翰林學士承旨扈蒙贈之詩云五鳳齊飛入翰林其後呂為相賈李蘇參政宋為尚書】 鰲峯最上頭 【 國老閑談宋景文公祁宋益州以翰林承旨召以詩寄丞相云寧知不是神仙骨上到峯峯最上頭】 年德之高 【 東坡謝表金鑾玉堂雜被絲綸之密北廳東閣獨稱年德之高】 立嫡以長 【 職官分紀唐順宗風禁不能言時太子未立牛美人有異志中外洶懼召鄭絪草立儲制絪搦管便書立嫡以長四字跪而□上呈乃定憲宗絪之力也即位拜平章事】
翰林學士
真學士
真學士院
·翰林學士 【 本朝翰林學士掌內制制誥赦敕國書及宮禁所用之文辭凡后妃親王公主宰相節度使除拜則學士草詞授待詔書訖以進赦降德以則先進草大詔命及外國書則具本稟奏得晝亦如之凡拜宰相或事重者宣召面論旨則給筆札書所得旨稟奏歸院具詞以進餘遣內侍授中書省熟狀亦如之若巳盡旨而有未盡則論奏貼正乘輿行幸則侍從以備顧問有所獻納則請對或奏對凡初命為學士皆遣使就第宣詔旨召入院續會要浮化二年以翰林學士賈黃中蘇易簡同知京朝官考課李沆權判吏部流內故事學士掌內庭書詔指揮邊事曉達邊謀天子機事密命在不當豫外司公事葢防纖微間或漏省中語故學士院甞在金鑾殿側號為深嚴自 國朝太祖以來藉其才用始令判三銓及知太常禮院事太祖實錄天聖元年詔學士遇隻日至晚出宿葢故事以雙日銷院隻日降麻也仁宗實錄隆興改元詔學士及經筵官內宿稍復祖宗故事】
·真學士 【 言行錄纂北海先生崈禮字叔厚公覃思於學問文章彊記默識繇唐虞三代】
·真學士院 【 國朝率以從官兼直院若左右史少監類止稱權直】
進號溫純典雅 【 言行錄周益國文忠公孝宗朝直學士院上諭公卿所進大上尊號溫純典雅】 權直有典誥體 【 周益公集紹興二十四年春直學士院湯思退以禮部侍郎同知貢舉內制既闕官有命監察御史王綸時暫兼權適劉婉儀進位貴妃綸草其制上稱有典誥體章至大用前此無察官寓直禁林亦盛事也】 未即真拜 【 李昉入直翰林先是盧多遜巳任學士太祖見昉在多遜下問其故宰相曰昉以本官直學士院未即真拜真拜學士在多遜之上】 江南文士 【 退朝錄開寶二年李文正盧相竝直學士院太平興國元湯悅徐鉉直學士院□之退張□直舍人院二公故稱云】 長春曲宴 【 楊文公談苑蘓易簡為參知政事引故事為請詔自今當直學士與樞密直學士竝頒長春殿曲宴】 文氣嚴重如平時 【 係年錄朱勝非字藏直學士院是時事皆草創詔書慎委而院無几案公常憑敗鼓草詔然文氣嚴重如平時】
警語
鰲禁 鑾坡 如綸 如綍 金蓮 玉署 岩廊 禁地 玉堂 綸閣 鳳掖 鼇島
發聯
儲秀璣源 擷芳玉府 署傍雲霄 身依日月 顯膺綸制 正位玉堂
起聯
青宮領袖抗鴻翼以彌高 紫府圖書凌鼇峰而直上 茲實帝王之盛 豈惟儒學之榮 堯言布於寰宇宜載典謨 遷史藏之名山無憖筆削 君王勤前席之思 太后隆賜荼之寵 木天妙選作親四海之人文 桂海榮聲緝熙九重之聖學 掇珠鱗于濯錦 織玉瀲以韜霞 袞衣明日月硯龍騰禮樂三千 綵筆染雲烟金馬跨瀛洲十八 儒流生 士類騰 滿一歲而為真式嵇漢制 候八磚而入直增煥唐儀 既屢直於禁林 果正名於內相 紅藥翻堦昔既勞於久假 紫薇伴直茲果慶於為真 三千字日未斜 九萬里風斯下 仙嶺提王應久虛之妙選 玉人馳騎舉迅召之彜章 淪閣之對紫薇 翰林之逼華葢 潄齒姚江蜃車散樓臺之氣 尋踪禹穴龍宮徼杖履之榮 人稱儲相 世號登仙 五題詩賦粉署對太乙之青藜 六絕文章清班夾玉皇之香案 光騰北上 慶集中朝 大哉王言將鼓天下之動 儼然人望方極儒臣之榮 式重楓宸簡注 聿躋翰苑清華 北閣藜光午夜輝騰東璧 西江晝錦除書價重南金 北書光奪乎青藜 視草聲郁于白虎
警聯
攀坡視草詞源决東海之波 御苑簪花春色簇上林之勝 願附緇衣之好 喜傳圭瓚之文 君命王程驪駒奮幽燕之嶺 皇居帝里綵鷁躍金馬之津 扈六飛而視草 供十吏以濡毫 驚人妙語曾聞御柳之飛花 滿地清陰第想垣梧之依竹 五花散而成文 九苞紛其絢綵 撰詔草若湧泉惟陸相始當于機務 發德音如時雨必韋公乃福于生人 視周漢之文章可無愧矣 如常楊之制誥其猶易諸 名專翰苑之王人 實冠清都之侍從 形容王度神化麗乎丹青 粉澤典章盛美允乎天地 鑾坡推再入之榮 寶帶佩重金之渥 職仍視草清資不改於北門 位益近槐舊制別居於東閣 方鍊石以補天 行從龍而夾日 葢手抉雲漢曾飾昭回之章 矧世掌絲綸素擅坦明之制 公望颺于東禁 霽色起乎天庭 韜涵雅訓盖生不未見之書 刊削塵言有古人所不到之妙 世掌龍綸 榮躋鰲禁
結聯
瀛洲亭上願分磚影之光 太液池邊聽掣鈴縧之響 風味醞伊周之鼎 聲華劘董賈之墻 院中驚見猶可為令狐綯之先 門下平章始可為李德裕之賀 才名無敵 學業有宗 其出如綸其出如綍安能久居此乎 用汝作霖用汝作舟斯栱而俟之且 東觀朱明竊憶鶯簧遷上苑 石渠綠潤遙通鯉素達清華 共慶太平有象 也知光景無邊 文蜚繡□端宜登學士之堂 養湛木雞詎止得舍人之樣 七制是亦假途 百王即聞當路 岩封頗劇曾聞治比烹鮮 鴻庇匪遙猶幸鞭能及馬 恍若天花之爛熳 楚然□錯之陸離 天方授楚奉圭而問江漢諸姬 帝曰弼予秉鈞而將霖雨天下 謬從吏幕 幸出師垣
○詹事府 【 唐開元三年上謂宰相曰朕每讀書有所疑滯無從質問可選儒學之士使入內侍讀乃以馬懷素與褚無量更日侍讀正元十三年改麗正修書院為集賢殿書院選耆儒日一人以質史籍疑義置集賢院侍請學士侍讀直學士本朝太宗始用著作佐郎呂文仲為侍讀真宗咸平二年以楊徽之夏侯嶠並為翰林侍讀學士先是侍讀名秩未崇直宗首置此職擇耆儒舊學以充其選班秩次翰林學士祿賜如之設置廬於祕閣侍讀更直侍講長上日給尚珍膳夜則迭宿多召對訪問或至中夕天禧舊制凡侍臣皆賜坐講者別設本于前侍讀初無所職但侍立而巳自宋綬夏竦為侍講始令讀唐書一傳元豐官制廢翰林侍讀侍講學士不置但以為兼官然必侍從以上乃得兼之其秩卑資淺則為歲春二月至端午日秋八月至長至日遇隻日入侍邇英閣輪官講讀元祐七年復增學士之號元符元年省去建炎元年詔可特差侍從四員充講讀宮遇萬機之暇令三旨就內侍讀】
侍讀
侍講
·侍讀
老成端士 【 四朝國史趙彥若傳元祐初將啟講筵宣仁后諭執致云陸佃蔡卞皆少年宜用老成端士乃以彥若兼侍讀】 戒利口覆邦家 【 言行錄司馬溫國文正公遷侍讀學士進讀通鑑至蘇秦約六國從事光曰秦儀為從橫之術多華少實無益於冶此謂利口之覆邦家者也】 召對訪問 【 會要先是侍讀其名未崇真宗首置此職擇耆儒舊學以充選班次翰林錄賜如之設直廬於秘閣侍讀更直侍講長上日給尚食珍膳夜則迭宿多召對訪問或至中夕】 諮訪政事 【 會要孝宗隆興元年十一月命經筵官逓宿學士院朝夕宣召商確古今諮訪攻事】 問以經書 【 編年備要太平興國六年上聽政之□日閱經史始用著作佐郎呂文仲為侍讀常出經史命文仲讀之文仲與侍書王著更宿而書學葛端亦直禁中每暇日多召問文仲以經書著以筆法端以字學】
·侍講
侍經內殿 【 路隨制祗事穆宗侍經內殿敷堯舜之大典暢周孔之遺風雅言玉瑩奧義氷釋】 錄勸講箴 【 言行錄李文簡公燾字仁甫乾道中兼侍講以經筵少開錄趙師民勸講箴以諷并及仇士良不欲人主讀書近儒生之說】 賜宴東宮 【 堯祐元年賜宰執經筵官宴于東宮上親書唐人詩分腸之以講論語終篇也】 簡而不煩 【 仁宗嘗命侍臣講毛詩而諫官余靖疏曰天子之學與臣下不同惟當撮前經之樞要復先王之軌範簡而不煩為得其術竝分紀】 西學侍臣 【 東坡謝表西學士賢玷侍臣之高選】 陳正心說 【 言行錄范忠宣公純仁子堯夫元豐中除兼侍講公語人曰國之本在君君之本在心人君當正心誠意以仁為體使邪僻浮薄之說無自而人豈務章通句解以資口舌之辯哉及在經筵進講反覆開陳其說】 奏專勤四字 【 言行錄王巖叟字彥霖因侍講筵奏曰陛下退朝何以消日應曰看文字對曰陛下以讀書為樂天下幸甚大抵聖賢之學湏在積累積累之要在專與勤四字是積學之要願留聖意】
起聯
金華 翠幄 經緯 帝幄 疏恩龍墀 進侍虎觀 恩渙綸闈 道尊經幄 虎門 氊廈 前席榮超禁苑 宣麻望重詞林 實分吾榜之光 敢裁遠道之素 儒林稽古 國重得賢 儲言奉翼丕弘相導奇勳 師立崇嚴雅冠清華妙選 黜霸尊王之學 適今博古之才 儀宸耀采倚鰲禁以談經 端尹升華直鸞坡而翊震 秇苑早標赤幟 木仄夜掌黃麻
警聯
五百年名世德巳簡在帝心 二十載禁材天之將降大任 匪稱手于儲坊 實跂足于槐席 王人求多聞益懋緝熙之學 賢者告善道居多啟沃之忠 徒控地于枋榆 共回春于黍谷 陞班月殿極平生儒者之榮 勸講金華如者師臣臣之重 別妍媸于倚馬 校工拙于雕龍 有謀告后獨高□省之風 以微名王益重虎門之望 於從容暇豫之時 有諮訪討論之益 視王堂之草遠追五盤五結之遺 說金華之書盡洗諸子百家之陋 出綸天闕 執帙露門 葢掌中抽筆夢巳驗於登瀛 而閣下標槐兆貿先於卜相 惟度生之龍象 即瑞國之龜蛇 令五日一至朝堂實外倚潞公之任重 欲大遼毋開邊隙恐再勞司馬之居中
結聯
讀倚相典憤之訓正賴真儒 運子房帷幄之籌佇躋近輔 允資純繹之功 即慶登庸之拜 視君如腹心勉就月將之學 相王為左右佇觀辰告之猷 羽翼必鑒華箴 腹心佇和鼎味 稽古之榮不羡陳庭之車馬 不寐而喜亟憑奏記於鱗鴻 誰謂望壇 有殊陟岵 歎吹笛于五溪誰問柯竹 探藏書于二酉倍憶杖藜 茲當報政三年 用敢輪情一縷 朱輪引草願言瞻十八于瀛洲 白雪飛花敢謂和數千于郢路 千里瞻依 八行申侯 其小夫之牘輒脩敬於中涓 為王者之師嗣馳神於光範 齊超霧豹之奇 共赴雲龍之會 翰院代絲綸夙檀清華之秩 經筵承顧問丕弘夾輔之功 借帡覆以玉成 邀河潤而錫類 班冠玉笋筆宣呈澤酒春霖 院置金銮衣惹□香柂瑞錦 足步人傳之日 身依五朵之雲
○吏部
尚書
侍郎
郎中
·尚書 【 歷代漢有選部尚書見吏部門魏改選部為吏部專掌選部右於六曹尚書宋置二吏部尚書廢五兵尚書尋復舊名齊梁陳後魏北齊皆曰吏部尚書後周依周官置大冢宰卿一人七命隋復曰吏部尚書六典注自漢及魏授此職者咸云吏部尚書若授諸曹尚書直云尚書然此官歷代班序常尊不與諸曹同也六典自魏至梁並第三等梁定十八班二多為貴吏部尚書班十四諸曹尚書班十三唐因隋制吏部尚書掌文官選舉龍朔二年改為司列太常伯咸亨初復舊光宅元年改為天官尚書神龍二年復舊天實十一載改為文部至德張昭為尚書獨掌京官七品元豐官制行以審官東院歸吏部尚書左選審官西院歸吏部尚書右選四朝志官制初行詔除李清臣焉職畧尚書從三品掌文武選之事而奉行其制命凡天下員闕具注諸籍月取其應選者揭而書之集官注擬考其閥閱以定可否凡選授封爵功賞課最之事皆所隸郎官驗實而後判官焉若有疑不能决則稟議于尚書省同與奏事官同上殿建炎詔六年惟吏部備官餘長貳互置題名】
凝重剛方 【 周平園集晏敦復字景初權吏部尚書公素剛嚴為世所憚及居天官秉心益公執法甚固請謁不行親戚故舊有以書至視其封題有并及固字都即卻之不納惟務抑饒競清流品甄敘人物區別賢一時銓總號稱烎允中興以來凡四選格法多公所裁定士無流滯之歎上嘗歎曰宴敦復凝重剛方當分介然衡總有序擿發清明事無奸滯山濤毛玠無以過之】 編七司條例 【 楊誠齋集葉正簡公顒權吏部時七司弊事未去公乃郎中編剗七司條例為一書或事同例異者存其一削其一御筆褒表令刻板頒下皇兄居廣請以初除儀同應得親屬占謝差遣恩例?王若純公爭之曰若啟一若絕百若純至矣帝從之始有人用意公在吏部二年士大夫之改秩者詣曹者會課者行賞者吏皆不得豫時人謂渡江以來銓選平允惟晏與葉乾道元年七月召對便殿賜坐賜茶禮異他日帝曰吏部條例朕亦置一通在禁中又問卿當官以何為先對曰以公□為先帝曰卿官無忘此二字後五日除簽書越二日兼參政】 舉扇一揮 【 南史蕭子顯為吏書負才氣見凡流省客不與交言但舉扇一揮而巳衣切恨之】 畫地作餅 【 魏諸葛誕鄭颺等馳名譽有四窻八達之詔選舉莫取有名名如畫地作餅不可啖也】 山公啟事 【 晉山濤傳濤為吏部尚書前後選舉周徧內外而並得其才除尚書僕射領吏部濤再一選職十有餘年每一官缺輒啟擬數人濤所奏甄拔人物各為題月稱山公啟事】 先德行後文才 【 隋書牛弘為吏部尚書其選舉先德行而後文才進用多稱職吏】 先性行後言才 【 盧毓傳為吏部尚書毓選舉先性行而後言才黃門李豐常以問毓毓曰才所以為善也大才成大善小才成小善今稱其有才而不能為善是才不中器也】
發聯
寵鍚綸言 峻登文部 光膺宸綍 進長天官 峻長六卿 增崇八座 南曹 左曹 光奉制書 峻躋常伯 出綸中禁 曳履甘泉 簡在宸衷 擢司銓部
起聯
法座騰輝清望膺在心之簡 鈞揆錫命良弼應肖形之求 信孤忠之上 廼百辟之具瞻 葢得天下之大老彼將焉歸 以至國人皆曰賢夫然後用 永儀百辟之刑 大副九重之眷 天曹首啟耑槐高八座之榮班 雲閣旋登負扆眷三朝之元老 洞識羣才 思兼四事 事叢任重實通四選之權 地近班高獨處六曹之長 登庸之路廣□ 奔競之風盡月 稽諸周制天官同冢宰之名 參以唐規政府總吏銓之事 百辟仰承衡鑑 一人素鑒精忠 冠六卿而統百職獨高曳履之班 孰三銓而定九流競起彈冠之譽 悉由自照 盡属栽培 銓曹持九品之衡久精綜核 吏部為六卿之冠葢顯登庸 進賢退不肖 嘉善矜不能
警聯
夙承眷于帝心蚤著簡要清通之譽 藉恢張乎羣目畢收方圓曲直之材 人傑 地靈 都羣卿而秉鑑尊則稱天 貫八座以題才平還似水 允為喉舌之司 實作股肱之漸 仕版莫盛於此時孰當任責 治人何有於弊法士以易公 仰北斗以同尊 列上台而顯象 觀泰階之接武兼非啟事之山公 佇逵路之特衡復見佐時之伊尹 六符允正 四海克均 周書分聀列冢宰於天官 唐制任人兼吏銓於栢府 參藩特轉于小臣 入彀深激夫太宰 金鏡長懸巳重四銓於賢路 鉛刀再割猶思一補於聖朝 實鑑氷壺畢照 榱題梁棟兼收
結聯
望霖雨之澤正同海內以傾心 仰星辰之光輒貢緘□而伸慶 雖入座崇隆 而百僚推服 尚書之為喉舌浸具師瞻 執政之猶股肱佇專國秉 大臣法而小臣廉 賢人親而奸人遠 天官之長六卿暫煩□属 人主之論一相即聽輔台 藉清輝而垂未炤 餐瓊液而沂仙源 聽曳履之聲益賴謀□之告 漁揚庭之號佇膺鼎鼎之調 倘不靳霏珠玉 寧敢自負甄陶 拙於進取有愧三十之美莊 忍未弃捐或堪□百之除吏 雅荷上台之庇 謬膺左轄之司
·侍郎 【 本朝選人屬流內銓小使臣屬三班院元豐官制行以流內銓歸吏部侍郎左左選元豐初御史舒亶言天下選人名在吏部者且萬人索其家牒以式注籍時將改官制先詔流內銓稱尚書吏部官制行歸吏部侍郎左選以三班院歸吏部侍郎右選三班院舊例置局禁中嘉祐間出之熙寧一年罷主簿元豐初又詔與審官東院流內銓各省主簿一官制行歸吏部侍郎右選侍郎從三品掌文臣未改□者凡始命或有殿負皆試而後選若應遷格則團甲同郎官引見於便殿稟奏改官右選掌武臣未朝者凡所任而試陞不中等及巳入官而未應選者皆物注正闕若選路分都監將官閤門祗候都總管司承受皆以名上樞密院視朝入閣則執文武班簿對立官制尚書侍郎通制曹事奏事則同班惟文選分領四選有所論奏則各以選事同所隸即官上殿初置二員蘇頌左選李承之右選】
持心近厚 【 樓攻媿集趙粹中字大雅遷吏部侍郎愛惜名器而持心近厚有蜀士數人當改秩而吏以微文沮格累歲公立為申改有恩科得官而復哀病求赴銓量公慰藉周至或問之曰一官姑以慰其蹉跎待次尚數年何忍沮之聞者感嘆】 升擢孤寒 【 仁宗實錄陳堯咨謚康肅判流內銓舊制選人皆用奏舉乃得改京寺官而士有孤寒不為上知者堯咨特為陳其功狀而升擢之】 銓衡之任 【 通典唐掌選部流內六品以下官是為銓衡之任凡初仕進者無不仰属】 獎用皆一時秀 【 唐王丘傳遷丘吏部侍郎典選復號平允其獎用如孫逖張鏡皆皆一時茂秀】 省內以為神明 【 唐會要天官郎中李至遠權知侍郎時有選人姓刁又有王元忠並被放乃密與命史相知减其點畫刁改為丁王改為士擬授官後即添成文字至遠一覽便曰今年銓覆萬人總識姓名安有丁士姓者此必刁某也省內以為神明】 玉山照人 【 晉裴楷為吏部侍郎風神高邁容儀俊爽時謂之玉山照人】 端坐西齋 【 蔡擬為吏部侍郎常端坐西齋非素貴名流罕與交接】 不負朝廷 【 吏部侍郎鄭果注韓思復為太常博士元希聲為京兆士曹嘗謂人曰今年得韓元二子則吏部不負朝廷矣】
發聯
疏榮昕陛 擢貳天官 寵頒帝制 榮佐天官 拔茅得雋 結網不疏 小宰 銓衡 氷壺朗照 水鏡澄花 中丞作命 小宰得賢
起聯
帝倚老成之重將求舊以圖新 士知鑒裁之公必舉直而錯往 惟庶官于治 固聖主深知 東璧之萃羣玉久進長於天蓬 天官之冠六卿亟躋榮於小宰 氷鏡朗青雲 丹衷輸魏闕 八座首推賢銓鑑勳崇帝闕 五年今報績陟明恩藉天曹 姓名久覆金甌 鼎鼐需調玉燭 治教熙明藉老成而合袣 扶風廣運賴碩輔以匡時 法三光而先鵷鷺 象五岳而首公孤 三台四輔躬赤紱以匡時 北闕南都象紫微而並峙 其快持衡成偉業 直看曳履著弘聲 法從疇庸久稔六聯之望 天官與選獨高四禁之班 蒸蒸皆有道之彥 濟濟盡吉士之英 儒舘細書卓爾天蓬之望 銓曹典選兼茲小宰之榮 式孤忠而貞雅度 資妙簡以得真才 文昌政事之本原莫高選部 法從朝廷之羽翼尤貴貳卿 甫見風清四牡 倏看星轉三銓 惟九流人物之凡必區以別 矧六典邦家之要將舉而行 秦誓表其休休 周詩頌其濟濟
警聯
婧如水鏡豈容一毫之或欺 公若權衡何有十年之不調 日趍龍尾之間 名列雞翹之從 抑秉公心而造士遠迢啟事山濤 是惟勵節儉以風僚共擬柴車毛玠 貞心瑩白皎乎秋月氷壺 正氣崚嶒凜爾歲寒松柏 既資精鑒以審官 尤俟嘉猷之告后 稱當年精義之公判行朱紱 佇此日禁途之武身到黃扉 明一代之憲章 寄四銓之刀尺
結聯
前馬後盧寒素洽彈冠之喜 左周右召邇遐指調鼎之期 望袞衣之信宿 喜大廈之帡幪 為國得賢既巳坐清於流品 得時行道自能參幹於鈞樞 曩趍有道之門 獲承無隱之教 君子在內自然表著之尊 大匠輪材嘗出銓衡之外 實賴二天而庇覆 惟從五晦以優遊 人惟求舊姑小試於銓曹 道之將行即峻參於揆路 參贊密勿之玄 頫恊引領之雅 事問高崔嘗辱舍人之疏筆 才慚是籍倘依吏部之師門 闥望論思之益 人賴銓選之工
·郎中 【 本朝元豐官制行置吏部串四人尚書選二人侍郎選各一人參掌選事而分治之凡序位有品選官有格分任有職寓祿有階皆以事稽考審核其狀質成於長貳而後行焉建炎三年詔三選各一員】
部無留事 【 丁未錄晁補之字無咎為吏部郎中有嶺夕為獲盗八人法當改官考功為獲盗不同處曲沮其賞持之不决尉客京久窘甚詣公訴之公憫然一日當奏即為上之七日得遷官於是吏畏服部無留事又見張文潛集】 躬閱案櫝 【 言行錄傳察為吏部郎中最號煩劇在職者畫諾而巳公取案櫝躬為省閱每至申刻方歸日以為常使臣咸悅出入望之人皆以手加額焉】 聞卿直諒 【 開平園集胡銓謚思簡入對乞脩德結民心鍊兵觀虜釁上曰久聞卿直諒拜吏部尚書郎宮】 知卿學問 【 樓攻媿集陳傳良奏事入修門鬚髩如雪丞相留公止一見歎曰幾年陳君舉尚可使外補邪奏留為吏部員外郎初對上曰卿去國幾何時朕欲見卿久矣知卿抱負學問深醇有所著書進來時上臨朝淵默罕有璽語公敬謝而退以周禮說進擢秘書少監】
發聯
天官襟領 銓部樞衡 大廷分命 小宰登賢 參訂禮文 式司誥命 高保 賢豪
起聯
君門遠乎萬里久宣使者之威 天官長乎六卿進陟郎闈之峻 表諸司之上 總六敘之尊 高潔止談風月不私詹事於門人 賢豪奔走光塵無復滯才於天下 顯膺綸綍 進幸銓衡 倖門絕履何煩插棘編籬 仕路彈冠行見拔茅連茹 南宮牋奏之司 西府基命之密
警聯
衣綉春歸留甘棠之蔽芾 拾綾夜直對嘉木之婆娑 周家量六卿之職 漢世表百司之儀 風飄水浮夢舞江頭之逆旅 天高星遠心降省眼之英游 小宰以貳天官 長吏實參丞相 門前有棘迢迢風月之談 李下無蹊朗朗氷壺之鏡 以抑華崇本之志 推獻可替不之忠 佐雲間之理蓮幕初塵 懷江左之風蘭芬密邇 澄銓綜于九流 參論思于四近 士推冠冕誰與共駕而馳 國借銓衡惟任虗中以照 恒慮弗周于延訪 靡才不入其陶鈞
結聯
度德以命官用備股肱之寄 知人而善任益羅師濟之英 佇見鈞調萬品 永言翊贊三朝 拜赤管瑜糜之賜未足為榮 □紫詔玉璽之封即應有命 盻中天之德照 沾大地之慈波
○戶部
尚書
侍郎
郎中
·尚書 【 本朝戶部判事一人以兩制以上充凡戶口田產金穀食貨之政令皆歸於三司三司謂塩鐵戶部度支也本曹但受天下之土貢元會陳於庭而巳元豐改官制罷三司歸戶部左右曹而三司之名始泯矣初除安燾為戶部尚書戶部掌天下人民錢穀之政令貢賦征役之事以版籍考戶口之登耗以稅賦待軍國之歲計以土貢辨郡縣之物宜以征榷抑兼并而佐調度以孝義婚姻繼嗣之道和人心以田務劵責之理直民訟凡此歸於左曹以常平之法平豐凶時歛散以免役之法聯比閭察盗賊以義倉賑濟之法救飢饉恤難阨以農田水利之政治荒廢務稼穡以坊場河渡之課酬勤勞省科率凡此歸之右曹其屬有三曰度支上拱奉賜及邦國經度會計之事隸焉曰金部貨賄出納之制及權衡度量領禁之令隸焉曰倉部凡國之倉廩儲積及其給受之事隸焉尚書掌軍國用度財賦出納州縣廢置升降凡四司所治之事侍郎員外三司官領之獨左曹事那豫專隸所掌侍郎若事屬尚書而尚書不能直則受其訟焉大享祀薦饌則尚書奉俎豆福徹之朝會則奉貢物闕則侍郎攝荷舊三司使即今監管督三司副使即今侍郎其權發遣副使即今權侍郎管三司判官推官及判子司官即今郎中員外郎之任元祐元年門下侍郎司馬光欲令戶部尚書兼領左右曹而舊三司財用事有在五曹寺監者並歸戶部則利權歸一詔尚書省立法左右曹錢穀尚書兼總周知其數量入為出而制國用焉】
文士掌邦計 【 長編李常字公擇號山房為戶部尚書常文士少吏幹或疑不勝任以問司馬光光曰使此人掌邦計則天下知朝廷非急於征利貪吏望風掊克之患庶幾少息】 裁冗廢置局 【 韓忠傳忠彥字師村謚文定召為戶部尚書府時元祐會稽錄初成入狹而用廣忠彥憂之因言歛節財用遂裁省冗廢置局於戶部】 號內宰相 【 □□佐明皇平內難為戶部尚書帝於琚眷委特異豫大政事號內宰相】 得二人何憂 【 晉書初初魏文帝置度支尚書專掌軍國支計朝議以征討未息動須節量及明帝嗣位欲用安平王孚問左右曰有兄風否荅曰似兄帝曰吾得司馬懿二人復何憂得度支尚書】
發聯
渙汗王庭 晉長民部 疇庸版部 正位文昌 榮奉贊畫 擢升計會 地官 計省 官崇主計 位列司元 河清海晏 食足兵強 欲裕邦儲 就升計省 民曹 版部
起聯
北斗高懸七省轉漕供上國 西臺峻陟兩淮宣撫衛中都 巳見規恢長策 佇觀斡運大鈞 勳崇民部眷渥于南離 簡懋帝心尊侔于北斗 培千百年之命脉 休億萬姓之生靈 乃立地官以佐王卓然稱職 不有君子其能國僉曰得人 尚聯常伯之班 今總大農之政 總九職以主財坐底南風之阜 運四方而賦政益知北斗之尊 官儀如舊 帝命維新
警聯
生財有大道豈心計之徒勞 足國在富民無頭會之橫取 正常司於九扈 空每戒於二東 鞭筭笏畫豈管晏之功復許乎 貫朽粟陳匪晉楚之富可及也 本末源流 金刀泉布 憂杼軸正空于今日一腔獨有葵心 欲脂膏漸實于斯民萬姓都無菜色 司元 版使 轉輸上國七省奉節制以不愆 擁護中都兩淮恃保障而無恐 國家命脉 民社訏謨 曳革履而朝趨坐致金錢隨地湧 珥華簪而宵筭還瞻圜府共泉流 民力竭矣 軍餉紛然
結聯
考均土之周官既符令典 拜富民之漢相即慶成功 抱下情而屯積 荷長者以謙施 偉畧經邦俾儲林竽天府 精忠體國爰專柄于地官 奠九土以綱維 綜十倫以剸割
·侍郎 【 本朝戶部之職皆歸三司元豐官制行戶部始總邦計置侍郎二員左曹五案右曹五案紹興四年七月詔戶部侍郎二員通置左右曹職事以權吏部侍郎劉芩有請故有是命】
版部 【 初寮除李木制俾參版部之繁】 地官之貳 【 南豐擬下制民產上經國用地官之貳實參總焉】 國之材臣 【 白居易張平叔戶部侍郎制張平叔國之材臣也□能析秋毫畏如夏日司會逾月綱條甚張况師旅未息調食方急倚成取濟非爾而誰】 不結私恩 【 李絳為戶部侍郎憲宗問曰戶部比有進獻至卿獨無何也絳曰將戶部錢入進內藏是用官物以求結私恩上嘉其職】 左戶 【 唐戶部侍郎有二員判使按者別一署謂之左戶元和後選尤重宰相多由此進崔羣既相孟簡代之】 周小司徒 【 常集授戶部侍郎二員通治專判度支制周有地官小司徒佐敷五教魏度支尚書以濟軍國之用收存餘地然後兼之】 罷開河减水之議 【 通略元祐五年主議者執開河减水之策戶部侍郎蘇轍上疏諫曰臣為戶部右曹云云戶部休戚計在此河若復緘默誰當言者惟斷在聖心盡罷其議】 授以耗書 【 元禎崔稜授戶部侍郎制授以耗登之書仟陳生云】
總聯
渙渥詞垣 陞華版部 一札宸庭 貳卿計省 對揚帝命 進貳民曹 人樂子輸不見催科之擾 宮享其逸勝肩撫字之勞 駿命寄軍芻之重 鴻猷作飛輓之勤 實倉廩充府庫固期足軍國之需 易田疇薄稅歛尤願致民間之富 位正司農 東宮異數 惟侍從論思獻納言極忠嘉 於貨財本末源流知為詳密 搃九職以主財 運四方而賦政 出范蠡計然之半策用之不窮 數鄼侯劉晏之諸公作者可及 宰相領度支 皇朝求輔弼 方錢穀出入之間或躊躇於廟堂 而薄書期會之文且旁午於郡縣 周司徒 唐賢相 弼五服而至五千聀嚴民部 亞六官而屬六十權重邦卿 佇疇活國之勳 亟正富民之拜 葢將甦民瘼於膏盲之餘 是必計國用於源流之地 漢常尊於相計 晉尤重於度支 荷方佩紫巳觀君臣同德之歡 粟倚腐紅寧復上下交征之患 簡注所歸 士民咸慶
·郎中 【 漢尚書郎四人管戶口墾田天朔監為戶度支魏有左民郎曹晉兼置右民郎曹唐晉而下有民部曹梁陳為左右部後魏為左戶曹部北齊有左右民郎曹隋初置侍郎二人焬帝改曰民部郎唐為郎中高宗改為戶部龍朔為司元大夫後復故掌戶口土田賦役貢獻蠲免優復婣婚繼嗣之事以男女之黃小中丁老為帳籍以永業口分園宅均其土田以租庸調歛其物以九等定天下之戶以為尚書侍郎之貳其後以諸行郎官判錢穀而戶部度支郎官失其職矣】
世號郎官家 【 韋維傳維為郎乃蒔桺于庭及虗心兄弟居郎省對之輒歛容自叔謙後至郎中者數人世號郎官家】 詞理愜當 【 隋書高構轉民部郎中時有叔姪爭嫡尚書省不斷朝臣之議不決構斷而合理上以為能勞之曰我聞尚書郎中上應列宿觀卿才識方知古人之言信矣嫡庶者禮教之所重我讀卿判數遍詞理愜當意所不能及也賜米百石由是知名】 氣岸高雅 【 武儒衡遷戶部郎時皇甫鏄以宰相領度支剝下益上儒衡上疏論列儒衡氣岸高雅論事有風采】 二妙 【 韋維字文紀為戶部郎中善裁剖時員外郎宋之問善詩故稱戶部二妙】 詩名 【 唐盧綸為戶部郎中有詩名於貞元中與李端司空曙之徒名為十才子形於圖畫以美其名】 考堂 【 唐張博濟為戶部郎中部有考堂天下歲會計處轉清廢為員外郎中廳事別取都水監地為戶部考堂】 賞其清俊 【 唐戶部與吏部鄰司時吏部移牒令戶部列棘以備交通呂太一為戶部員外郎荅曰眷彼吏部銓搃之司當須簡要清通何必設籬樹棘省中賞其清俊】
總聯
彤墀拜命 畫省趍班 帝廷錫命 郎省司均 擢位郎潛 典司邦計 得百姓心如古人稱日之日 進司農氏計國家有天之天 佇自地官發軔 行瞻天府提衡 足遠塞之軍胥慰天子彊塲之慮 寬大東之民力為朝廷根本之國 三年報績 一考受成 帝問錢穀幾何暫煩計省 人謂銓曹最峻行借名賢 聀列地官之属 利均天府之藏 覆錦光中綽著潛郎之望 筭鞭影裏仰參計相之權 財用實參於均節 歲時專在於度支 地官之属首居時俊之科 人曹之郎實佐邦財之掌 曳蘭佩而主版曹 借牙籌以資閭閤 詣倉視事河南追河內以齊聲 滅火止風江右與江陵而並譽 風清淮甸 月照商舩 高華聯振鷺考堂席遜無雙 縹緲近翔龍粉署綸宣不口 遺愛不下鄭僑 雅操猶然清獻 運籌國計足追古之酇侯 樽節民財洵當今之劉晏 先從地部以持籌 暫向薊門而督儲 直清切含香之省忠結主知 展從容握筭之長懽関國計 督公儲于淮甸 建使節于濠梁 曾孫之稼無倉十箱萬之求 粟米之征切用一緩二之望 是以瀉猷茂著 因而駿譽綸宣 監臨自江以南坐鎮素絲之望 驟馳從天而下行稽紅粟之陳 國計無憂 民生有幸 省裁當日一腔原是葵衷 借盡自心萬生可無菜色 此日望為武庫 他時位佐文昌 掌中盈縮千百年國脉攸關 心上約浮億萬載生靈是係 固顯象于九圜 史楊輝于八座 內幣為國家根本之地當扆遴賢 中年有唐虞筋力之臣度支受爵 儲精天府 專柄地官 民之攸暨棠蔭早芘于出麾 王曰遄歸版部特殷一枘召 元屬天官典劇 乃緣地部著勞 偉畧經邦俾儲材于天府 精忠體國爰專柄于地官 散之易而欽之難 積者寡而用者眾 玉筍班行著霜橾于民部 皇華使節分星象于益州 霄漢徹含香之對 星辰崇曳履之班 鑿井耕田雖自忘于帝力 斷金倚玉尚欲結乎遐心 應無神鬼為輸 賴有日星垂憲 葢南都視漢之関中僉謂斯民國本 乃版曹恃今之蕭相帝曰往惟爾欽 擢貳 宣綸 趙謙光之優望文應列星 宋之問之能詩時稱二妙 人推公輔之器 帝優錢穀之臣 輕重貨錢此日上議郎之對 幾何綬獄他時辤宰相之知 敷五典擾兆民 統百官均四海
四六鴛鴦譜卷之五終
●四六鴛鴦譜卷之六
表類(三)
◆表類(三)◆
禮部
兵部
刑部
工部
行人司
鹽運司
○禮部
尚書
侍郎
郎中
·尚書 【 本朝禮部判部事二人以兩制反帶職朝官以上充凡禮儀之事悉歸於太常禮院而貢舉之政令領於知貢舉本曹但掌制科舉入補奏太廟社齋郎室長掌座都省集議百官謝賀章表諸州申舉祥瑞出納內外牌印之事而兼領百官焉元豐改制職掌如舊凡禮樂有所損益之事則同太常寺大事則集侍從或百官議定以聞若有事於南北郊明堂籍田禘祫太廟薦饗景靈宮酌獻陵園及行朝貢慶賀宴樂之禮則承詔舉其儀物前期戒有司辦具即上冊寶及封冊禮命亦如之凡天下選士具注於籍至三歲貢舉考驗無冒濫乃聽預試凡大禮生辰后妃親王以下所推之恩公主下嫁宗室冠婚喪祭之制及賜旌節童服冠帔旌表行之法例皆主行之大祥瑞則朝參官詣閣門表賀餘於歲終條奏其属有三曰祠部禮典醫政道釋祠廟之事隸焉曰主客蕃國朝貢及國信禮物之事隸焉曰膳部牲酒膳羞宴設給賜之事隸焉尚書主禮樂祭享貢舉之政令而侍郎為之貳郎中員外郎參領之時雖正名尚書猶未除人元祐六年以梁燾為禮部尚書建炎三年詔鴻臚寺光祿寺併歸禮部】
卻西蕃貢馬 【 蘇東坡三馬贊序元祐西蕃有貢駿馬汗血者事下禮部軾時為宗伯判其狀云朝廷方卻走馬以粠正復汗血者何所用事遂寢】 議功臣配饗 【 通畧豐稷為禮部尚書哲宗升祔議功臣配饗稷以為當司馬光呂公著或者謂二人得罪於哲宗廟或不可用稷曰止論其有功於時爾如唐五王配享中宗豈非得罪於中宗者哉】 論高麗市書 【 通畧高麗貢使請買書籍朝廷以故事盡許之禮部尚書蘇軾言漢東平王求諸子太史公書猶不許令可許乎詔曾經買者許依律】 以報讜言 【 唐陳叔達人宗時拜禮部尚書初建成元吉疾□太宗陰行讚毀高祖惑其言將有貶責叔達固諫乃止至是太宗勞之曰武德間公一公有讜言故以相荅】
起聯
春卿 宗伯 秩宗 禮臣 申命秩宗 正班常伯 疏恩天闕 正位春曹 詞垣晝永含毫散紅藥之光 書觀夜清披帙映青藜之色 茂著東官之望 副參南省之儀 禮樂自天子出左右欽承 籩豆則有司存賓僚贊相 植本崑山片玉 根移松嶽三花 况金蓮夜燭遨遊帝所於蓬萊 乃於筆春暉兼攄綸音於翰苑 惟寅惟清 典禮典梁 草玄楊子飛花半撲於琴書 著屐謝公積想素勤於朝野 喜國事之更新 慶君子之道長 葢春曹六十久虛長伯之司 而曲禮三千實待修凝之傑 泰乾步于丹霄 姤離光千青殿 秩宗北斗特需玉柱以擊天 寵渥南宮佇覆金甌而秉軸 占泰階之有象 仰道脉之彌尊
警聯
調神鼎之氤氳蘭芬自馥 播未絃之愷弟筠抱彌鮮 和上下而治神人 經國家而定社稷 帝簡秩宗秀德刑儀刑于舜日 世崇風教修容普揖讓於堯天 汝作秩宗 吾從先進 華階檀宗伯之尊望迥寅清 畫省仰清畫省仰帝臣之重 祀地郊天之典 朝日夕月之儀 商鼎調元三禮繫塩梅之偉望 虞門登俊九重徵岩穴之真儒 八座之策勳 六符之張本 高麗市書蘇軾愛漢事而入諫 功臣配饗豐稷引唐典以獻言 南宮呈瑞景 東壁燦青藜 翱翔禮樂極吾儒稽古之榮 矩鑊車書軼宗周司文之盛 屹若擎天一柱 隱然負海六鰲 蚤掄國秀蜚玉樹之英蜚 穎出朝賢檀金閨之妙譽 射策虹橋第一 橫經虎觀無雙
結聯
□地隣仁里夙殷賀廈之忱 而天遠容臺莫遂掃門之悃 配四象以調元 兆六符而啟□ 君子經綸應雲雷而展采 大人制作炳天地以為昭 粉滌備極其情文 慚悚寔浮于感激 南山豹隱緬韻宇之高褰 東國人文借齒牙之餘緒 宗伯之任匪輕 老成之求宜舊 久懷更老尚想見漢帝之隆風 望氣關門或可為老■〈日冉〉之下役 材慚八詠 學乏五章 冀北駑駘良負加鞭之意 淮南雞犬永違蝕鼎之思 寧足程其功過 曾何益于瑕瑜
·侍郎 【 隋煬帝初置禮部侍郎唐因之龍朔中為司禮少常伯掌策試貢舉及齋郎弘崇國子生等事舊制考功員外郎貢舉李昂為進士李權所詆朝議以考功位輕不足以臨事上次年遂以禮部侍郎掌焉本朝官制元豐正名五年四月二十四日除戶部侍郎謝景溫為禮部侍郎自始正除尚書關】
正士不宜去朝廷 【 中興繫年錄中丞張守謚文靖除禮部侍郎力辤不拜上命呂頤浩召至政事堂中諭以正士不宜輕去朝廷守乃受命】 乞改定樂章 【 周益公集洪适權禮部侍郎上初講郊祀公乞筵昨德壽宮及改定樂章人皆謂曰禮與時得之】 彗見言時政 【 東都事畧劉正夫字德初除禮部侍郎彗見詔求直言正夫條時政十餘事大畧重名器輕賦歛戢干戈節賜予選人材惜民力鑒祖宗成憲謹持盈守成之道徽宗嘉納之】 老成不沽激 【 紹興開呂廣問為禮部侍郎土謂大臣曰廣問老成不沽激往時薦之者多】 冲天羽翼 【 朱晦菴集張魏公復除知興元府巳登丹除禮部侍郎名對便殿上慰勞宣諭曰朕將有為正欲一飛冲天而無羽翼者卿為朕留意當專入用】 兄弟五為禮部 【 唐崔氏兄弟六人邠郾鄆凡為禮部五吏部再居米德里措便齋宣宗曰鄆一門孝友可為土族法因題目德星堂後京兆民即其里為德里社】 父子同貳南省 【 崔挹子湜先是湜為兵部侍郎挹為禮部侍郎父子同為南省副貳有唐以來未有此事】 寬信好士 【 唐柳璟字德輝為禮部侍郎為人寬信好接士稱人之長遊其門者他日皆顯於世】 重於宰相 【 唐韋練為禮部侍郎取士抑行華先行實嘗奏曰禮部侍郎重於宰相帝曰侍郎是宰相除安得重曰然為陛下東宰相者得無重乎帝美其言】 自常少遷 【 賀知章從太常少卿遷禮部侍郎兼授學士一日併謝訖謁宰臣源侍中曰賀公久著盛名今日一時加二榮命並為學士與侍郎二者孰為美燕公曰侍郎自皇朝以來為衣冠之華選自非履歷清要望實具美者無以居之雖然終是具員之吏又非往賢所慕學士者懷先王之道為緒練軌儀蘊楊班之詞彩兼游夏之文學始可處之無愧二矣之中此為愈也】
起聯
小宗伯 亞春宮 詞苑疏榮 儀曹進貳 芳名久著于金甌 特簡佇登夫王鉉 禮樂之對丹墀夙著鰲頭之望 閶闔之開黃道直趍豹尾之班 誕膺晝接 晉貳春官 星明五緯履聲動天土文昌 光燭八絃斧漾仰朝端宗伯 紹芳聲于杏壇 翔英聲于萟苑 北斗望尊禮樂贊璇玑元化 南宮秩峻旂常冠卿月僊班 恩戴鰲而知重 報啣雀以難酬 典禮樂于南宮雅重槐階之碩望 振聲華于北斗親承楓陛之隆知 疏違問道 愧切循墻 南宮虛長貳宮即彤伯之同 東壁衡文兩命極賀公之選 益新緜蕞之儀 亟應行麻之讖 惟王使掌邦禮方新周典之脩 咨伯汝作秩宗遂正虞廷之命 丹青一代 明白百王
警聯
能典三禮作秩宗本是君宜之舊 不離內庭至公輔旋觀帝命之新 晉貳儀曹 訂盟仙籍 體伯夷之清直凜然有玉鑑氷弦之氣 掌春官之和洽穆乎如金鏞寶瑟之風 由詞垣而歷宮寀久隆校文抽史之聲 自端尹以晉春卿葢懋迪德沃心之助 太平六典巳知周宰相之有人 緜蕞諸生寧若漢奉常之不古 知宣室寅清 識沙堤早築 使命冢宰而統百官無以易此 况作秩宗而典三禮何以假為 南宮聽履 北闕飛纓 宗伯權尊曾攝圖書于秘府 穆清地密宜陪法從于甘泉 肇興禮樂 協贊元良 蚤看花于皇路九苞翔閬囿鳳毛 暨視草于木天五色織天孫鸞錦 申命二卿 典司三禮
結聯
為帝師為王佐三台光映星躔 作霖雨作濟舟萬廈依先冷署 更辱栽培 少深銘鏤 紅雲雉尾每聽中禁以縈懷 明月燕山謹肅荒函而抒 望清光于造鳳 附尺素于來魚 蛮烟瘴雨但深款段之思 輔義懷仁無待羔羊之祝 敬申一介微忱 敢候萬年景福 問翹材之館或幸廁散樗卷曲之楶 備儲藥之籠願不棄溲渤菅蒯之用
·郎中 【 魏晉宋齊梁陳後魏北齊有儀曹郎掌吉凶禮制皆禮部郎中之職也隋禮部曹置侍郎二人煬帝除侍字又改儀曹唐因之稱郎中龍朔二年改司禮大夫 本朝官制見尚書門元豐正名初除劉摯王子詔大朝會則尚書奏藩國貢物凡慶物若謝則郎中員外郎分撰表文建炎三年詔禮部郎官】
士林高選 【 曲阜行上官均制南宮舍人士林高選】 位近司清 【 公是謝表太微之星郎位甚近宗伯之屬礼為司清】 訂禮文職箋奏 【 曲阜除鄧忠臣制曰儀曹部還參計禮文兼職□奏非富儒學未易處也】 撰春秋謝衣表 【 石林燕語舊大朝會等處慶賀及春秋謝賜衣請上聽政之類宰相率百官奉表皆禮部郎官之職大觀以後朝廷慶賀事多非常例郎官不能得其意蔡京乃命中書舍人雜為之此又不欲有所去取於是間參取首尾或摘其一二聯次比成之當時謂之集句表禮部所撰惟春秋兩謝賜衣表而巳】 名表士林稱誦 【 樓攻媿集汪大猷字仲嘉除禮部員外郎南宮名表一出士林□誦之】 論明堂合祭 【 呂東萊集王居正字剛中紹興元年除禮部員外郎上將祀明堂有司疑於嚴父之文公立議請合祭天地奉 太祖太宗配詔礼部議是無州守臣言甘露隆圖以聞公請卻其圖勿內臺臣繼劾守奪其州】 請廟祫不加尊號 【 言行錄劉敞字原父天子將視太祫于太廟丞相欲加上尊號公以祀部兼領名表丞相請撰表公說止之遂上疏章凡四天子得公奏曰我意本謂當如此遂斷章表不受公於是忤時相】 好典故學 【 南吏孔逷好典故學為齊尚書儀曹郎屢箴闕禮上曰孔逷真所謂儀曹不忝厥職也】 小儀 【 杜牧頃於宰執求小儀不遂】
起聯
新承天寵 峻擢郎曹 先膺帝命 進擢春曹 頒命龍墀 升華鷄省 東璧秉青黎之炬巳騰耀於文星 南宮號瑞錦之窠更分輝於郎宿 疏渥宸庭 兼榮星省 南宮典禮九重嘉寅亮之勳 東海守疆三載乏循良之績 顯設容臺文物 發輝郎省光華 紫拯翔輝台省倚含香之重 彤闈振采清朝振典禮之華 蔣官目人之選 北門學士之階 鷄省為郎小試南宮之選奏 鳳池入直行演西掖之絲綸 咨伯以典三禮 貳公而弼一人 美其職則稱瑞錦之窠 珍其材則為清廟之器 典三禮為王制之宗 司五常乃公議之主
警聯
掌絲綸於百日常繼唐人之詩 記帡幪於萬間願廣杜廈之芘 典在容臺 啚陳王會 屬列春官則為下大夫之職 印司禮部則有名表郎之稱 不愧秩宗之訓 求摹常伯之規 臺閣上儀典司之有賴 禮文盛作潤色之尤長 爍離光而羽儀上國 敷賁文而斧藻太平 含香握蘭特假途於是耳 簪筆持橐將不日而見之 秉寅清而秩三禮 輯玉瑞而協萬邦
結聯
晉秩春官適陽回于青殿 亮工天府知道契于紫宸 軼虞廷秩宗之選 列周家袞職之同 楓扆恩深至夜分而秉燭 禮文隆重每日旰以含香 黼藻侈美寰區 柱石搖高海宇 楓宸楃節揚逵路而瞻使星 蘭署含香燮台曜而懸卿月 懽騰南鷺之班 望重夔龍之列
○兵部
尚書
侍郎
郎中
·尚書 【 本朝兵部掌武舉民兵廂工軍鹵簿及蕃夷官員承襲之事凡聯其什伍而教之戰兵部武選之制傚貢舉法若遣將出兵露布奏征必告於廟其屬有三曰職方邵縣地圖蕃夷歸附之事隸焉曰駕部輦輅車乘□牧驛傳之事隸焉曰庫部軍器儀仗鹵簿供帳之事隸焉神宗正名之初尚書猶未除人元豐五年九月詔應緣邊義勇保甲事竝隸樞密院其餘民兵悉隸兵部建炎三年併衛尉寺歸真部】
實掌戎政 【 曰居易行□公綽制惟茲夏官實掌戎政】 視事南省 【 唐李輔國為兵部尚書視事南省使武士戎裝夾道】 知無不言 【 朱晦庵撰黃□明墓誌公為兵部尚書兼侍讀每當入直上常先 遣人候視至則亟召入坐語從容月餘一再見公知無不言】 制軍詰禁 【 周禮大司馬之職掌建邦國之九法以佐王平邦國制軍詰禁以紏邦國】 尚簡率 【 唐李懷遠除兵部尚書雖久居榮名彌高簡率常乘款叚馬左僕射豆盧欽望曰公榮貴如此何不買駿馬乘之答曰此馬幸免驚蹶無假別求聞者嘆服】 用九法 【 錢珝授陸扆兵部尚書制云周之九法歷代用焉故夏官之重高位之虛】 論制狄在民 【 中興繫年錄兵部尚書王庶論制狄之道在於民周文王問太公以為國太公曰愛民而巳兵書無不本諸受民者上嘆曰大臣才也遂拜樞密副使】 郊祀劾后主亂行 【 言行錄上祀南郊蘇軾以兵部尚書為鹵簿使上因太廟宿齋行禮畢特至青城忽有赭傘犢車并青葢犢車百餘乘衝突而來公呼御營廵檢使立車前曰西來誰何敢爾亂行曰皇后并某國夫夫大某大長公主也公即於青城上疏劾之明日中使傳命申勅所司嚴整仗衞】
起聯
戎曹 夏官 戎部 司戎 渙號辰庭 升華武部 疇庸東掖 率屬西曹 夏官之屬六十久虛司馬之稱 武王有臣三千斯掌戎車之政 渙膺天寵 晉長夏官 玉斧登壇獨握折衝之寄 金臺錫命悉隆專間之權 作新牙纛之威 再屹金湯之固 帷幄運籌元老奏安攘之烈 絲綸錫命帝心属社稷之臣 巍然鼎鼐元臣 展也巖廊十相 六合清夷欲至尊不憂社稷 八方□劾必藩籬永固金湯 固內地之本根 壯山川之保障 夔龍位次三台八表仰羽儀之重 司馬權專九伐六師總籌畧之雄 威鬯華夷 慶貽遠邇
警聯
鐵陣金城國家仗精神于元老 蒼松翠栢夷夏瞻氣色于長安 蒼生望重 胡騎心寒 策失韜鈴六司倚司馬之重 謀籌幃幄九邊藉變豹之功 忠獨簡于帝心 命特隆于武部 二酉胸蟠語寧專于帋上 四夷掌玩虜即在其目中 肅貔貅而閑刁斗 安邊境而立功名 烏孫通譯解魋結而披衣冠 赤子謳歌出水火而登袵席 遠息鯨鯢之浪 屹標貔虎之威 紫塞榆關惟本兵之是倚 奴酋醜虜知中國之有人 文武為萬邦之憲 精神折千里之衝
結聯
圻父王之爪牙周盖專于九伐 尚書帝之喉舌漢實次于三公 弭四郊多壘 壯萬里長城 在冶在均幸不為化工之棄物 為□為桷願終歸匠石之棆材 龍韜貫目 虎帳生風 訪詢時政採王起之謀猷 議論從容顯黃巾之尊寵 筆端巧敵於金湯 胷次踔踰於兵甲 常伯寵優佩摧城之寶劍 司戎職暇偃太一之靈旗 具四方岩石之瞻 植三公鼎足之望
·侍郎 【 隋置兵部侍郎唐因之龍朔為司戎少常伯光宅中為夏官侍郎後復故舊制一員總章元年加一員掌武選地圖車馬甲械之政餘見前兵部尚書門本朝官制元豐正名詳見兵部尚書門元豐五年四月二十日除許將試兵部侍郎除侍郎自此始也】
奏四事 【 言行錄周文忠公權兵部侍郎奏四事曰重侍從增臺諫擇諫司郡守久任監司郡守上曰皆今月要務也】 條八事 【 東都事畧許將入為兵部侍郎條奏八事以為兵之事有三曰禁兵曰廂兵曰民兵馬之事有三曰養馬曰市馬曰牧馬兵器之事有二曰□作曰□用】 畫秦蜀形勝 【 北盟會編王敏節度為兵部侍郎對便殿□陳手畫秦蜀形勝利害上大喜即日遷本部尚書】 不主和議 【 中興繫年錄兵部侍郎張燾力詆拜詔之議秦檜患之燾託疾在告檜使樓炤諭之曰北扉闕人上欲以公為直院宜草出燾大駭曰愈不敢出矣若使草國書豈能曲狥意有哉燾嘗思之不過一去檜不能奪遂止】 正詞折羣醜 【 周益公集文李文敏公邴名為兵部侍郎苖劉反露刃宮門上登樓撫諭公亟趨前叱苖劉等兇熖稍息公扣宰相朱勝非問計策傳等皆在公反覆鐫詰人為公危公無懼色太后垂簾勝非奏變故以來能助朝廷者惟李邴鄭殼乃除公翰林學士上賜親禮畧曰卿毅然正詞氣折羣醜萬眾動色具臣靦顏】 不兼二事 【 東萊集王居正字□中遷兵部侍郎兼直學士院公辤曰臣愚不足以兼二事願盡力佐司馬不受直院】 有文武材 【 唐太宗以洪楊禮有文武材擢為兵部侍郎入參機務出□眾攻戰大臣曰越公兒郎故有家風矣】 有大臣器 【 韓皋資質重厚有大臣器號稱職】 父子同為省貳 【 唐崔湜為兵部侍郎父挹為禮部侍郎父子同為南省副貳自唐來未有】
起聯
决武吏之計章韎韋自肅 料邊庭之情實氊帳皆驚 洛下皆知司馬 南陽共號臥龍 望隆方叔壯猷克濟乎南征 聲茂韓公寒膽騰謠于邊圉 參武部之五兵 □□官之九伐 元戎塞上威儀光動三韓草木 上相師中節制塵清六海波濤 天詔疏恩 夏官正位 立殿中而奏事夙著英猷 亞祈父以司徒茂凝新渥 百司之鑪錘在握 諸鎮之呼吸相通 司馬之掌五兵久煩試耳 貳卿之通四禁果見真焉 周侯以太尉專閫 霍姚以司馬臨邊
警聯
談兵亶亶帶齒頰之氷霜 挺節巖巖侍論思於朝夕 裕內順外威之畧 崇出將入相之風 威望鎮邊陲國賴維師尚父 聲猷滿中外世推君實相公 草木盡知威名 夷狄尋問年貌 走孫吳於階下為北斗以南一人 集頗牧於帳中控陪京之東萬里 儒將登壇 師垣制勝 潢池謀寢崇勳堪勒鼎彜 臥皷功成偉績夙聞楓扆 金鉉當台斗之司 玉節掌韜鈐之寄 惟帝念金湯根本機宜全倚夏卿 而公覃華裔威名樞筦特從時望 旺聯虎禁 機握鴻樞 樽俎妙六三韜畧潛銷伏莽之戎 帷籌壯數萬甲兵預殄潢池之孽 定寧域外 戢攘寰中 葢南軍貳柄暫領王之爪牙 而北斗提衡行司天之喉舌 參帷幄以運籌 統韜鈐而禦武
結聯
時方隆平寧有甲兵之問 帝深眷顧佇膺衡軸之求 聞袞繡之方□ 與旄倪而有喜 疑狐驚草色漸消海岳之黃中 吠犬睡□陰行散茌苻之白跖 西府森嚴 北樞密勿 少參董□偃太乙之靈旗 即慶登庸拜文昌之上相 不數宋家司馬 允惟周室父師 黃石韜鈐胸隱甲兵之富 青霜武庫坐窮蕭輴之元 文武為萬邦之憲 精神折千里之衝 虎帳風生四海仰澄清之烈 龍韜貫日六師壯震壘之威 合朝野而傾心 總華夷而悚息
·郎中 【 魏有五兵晉有七兵皆置郎中歷代或單為串為郎中隋初為兵部侍郎煬帝除侍字又改為兵曹郎唐初皆因隋制武德三年改兵部郎中龍朔改司戎大夫咸亨光宅神龍隨曹改復二員掌判帳及天下武官之階品衞府之名數一員掌判簿以總軍戎差遣之名數本朝官制元豐正名竝見則尚書門初除潘良器本朝所治之事郎中員外郎參掌之□炎二年併省冗職以兵部串兼職坊題名】
七兵之曹 【 南豐除藩民器制七兵之曹郎吏之選甚寵】 五兵之屬 【 公是行彭恩永制云往踐五兵之屬】 夏卿首曹 【 胡文恭行張勗制夏卿首曹中臺妙選】 公務修整 【 唐裴光庭轉兵部郎中既歷清要人未之許及在聀公務脩整眾皆嘆□】 奏决若流 【 姚崇為夏官郎中契丹擾河北兵檄叢進崇奏决若流武后賢之拜侍郎】 所歷有聲 【 唐盧奕懷慎之子與兄渙齊名開元中任京兆司錄參軍天寶初為鄠縣令兵部郎中所歷有聲皆如渙之所治也】
起聯
壯萬里之城歸而坐籌于帷幄 本七兵之柄儼然戰勝于朝廷 王庭渙號 武部選賢 兵則半旋鮮播號天下之驍群 地則錯壤處巖藪山中之劇盗 榮膺帝命 峻陟郎曹 周官司馬大夫之秩昔曾比肩 漢家樓船將軍之師誰為援手 華綸有赫 會弁咸歡 燕旗犀甲敢云長子之帥師 魚鑰虎符捴是夏卿之董正 近參卿月之聯 上應即星之列 掌上經綸不待巨鰲駕海 眼前籌畫公然一柱承乾 梟獍懷我好音 蛇豕寢其兇毒 □師洛水九關肅虎豹之威 畧池河湟五郡掃豺狼之跡 仗天策以橫行 抗霜旌而北指 誦法雄篇羡登壇于大雅 追隨款騎欽尚幅于榮班 敵氣壯于城 威聲泣幽壑 頃螳車魚釜識者預方于折箠 而鳥障雲營破之竟易于拉朽 佩龍淵之劍 掛天山之弓 張茂先之武庫始知吏道之拘 王子猷之馬曹倍想朝山之爽 北門鎻鑰 西蜀鑰中 况吹笳倦矣不如騎款段之少游 賴舞羽依然或可借甲兵于范光 牧牛斥敗 口犢歸耕 功亦偉矣睹露布而可知 帝曰都哉覺天顏之有喜 大夫有司戎之名 兵部兼職方之事
○刑部
尚書
侍郎
郎中
·尚書 【 漢成帝時尚書始置二千石曹主郡國二千石又置三公曹主斷獄光武改三公曹主考課二千石曹掌水火盗賊辭訟亦謂之賊曹魏置尚書都官郎佐督軍事晉以三公尚書掌刑獄宋三公刑部主刑法又置都官尚書主軍事刑獄齊梁陳並有都官尚書隋開皇改都為刑部尚書統都官刑部比部司門曰曹唐因之龍朔改司刑太常伯咸亨復武后改為秋官神龍復天寶改為憲部至德復本朝刑部尚書侍郎中止為階官而刑部判官事二人以御史知雜以上或朝官充淳化三年以刑部復大辟案增置審刑院凡四方以其獄來上則讞于審刑院大中祥符二年置紏察在京刑獄司元豐三年並併歸刑部五年官制行六部各正其職而刑部始得專其官國朝尚書掌律法獄訟奏讞敘復之事凡斷獄本於律而隨時損益以勑令格式若情可矜憫或法不中情者皆具讞閱其按狀慱例擬進應詔獄及按就命官以程督之審覆京都辟因其在外巳論次則摘按檢察大理開封殿前馬步同獄刖紏正其當否即有所辨訴以法理與奪如朞赦應格則聽其敘復其屬有三曰都官軍民及徒□名籍之事隸焉曰比部鉤考帳籍及贓罰負欠之事隸焉曰司門律道路及國門稽察之事隸焉神宗正史是時尚書猶未除人職畧】
天臺刑官 【 歐陽謝表曰望峻天臺仍忝刑官之重】 典司邦禁 【 王豐擬制中臺八座典司邦禁】 奏刑不上大夫 【 言行錄蘇頌字子容神宗朝知審刑院知金州張仲宣受財枉法抵死官援前比貸死杖脊黥配海島公奏古者刑不上大夫今刑為徒隸恐汗辱衣冠耳仲宣由是得免仗黥止流海外自是命官無杖黥者】 不屈牛僊客 【 崔隱甫為刑部帝欲相之謂曰半僊客可與語卿嘗見否曰未也帝曰未見之隱甫終不諸他日又問對曰如初帝乃不用贊曰嚴挺之拒宰相不肯見李林甫崔隱甫違詔不屈牛僊客信剛者乎二人坐是皆不得相彼各申其志也】 不得張僧徹 【 梁書羊侃為都官尚書宦者張僧胤侯侃侃曰我床非問人所坐竟不前之時論美其真正】 論奏事不當先白宰相 【 顏真卿為檢校刑書永泰中元哉引用私讜請百官凡欲論事必先白長官長官白宰相然後聞奏真卿上疏曰天寶後李林甫威權日盛羣臣不先咨宰相輒奏事不過託以他故中傷猶不敢明約百司今先白宰相如今日之事曠古永有陛下不早覺卿漸成孤宜矣其激切如此於是中爭冩內本布於州府】 諸諸路疑獄聽讞 【 東都事畧燕肅傳肅字穆之知審刑院先是天下疑獄雖聽委奏而使天郡惧得罪不敢讞故冤獄常多肅建請諸路疑獄皆聽讞有不當者釋其罪自是全活者眾】 建議違制親被乃坐 【 言行錄王文正公曾在審刑日建議違制親被乃坐罪未幾外郡有以具獄讞聞章聖俾以違制坐之公以制非親被請從違失上可其奏】 盗殺同黨更議法 【 言行錄韓忠獻琦知審刑院先是盗殺同黨既自巳就捕例不抵死公曰此但拜有其貲或就滅其口非有自新改過之心無足矜者請更議其法乃盗殺其徒而不首者毋得原以上四事本部通用】 爽鳩之為司冦皋陶之作士師 【 張鷟云國之二柄在德與刑邦之三典惟清與慎大舜有欽恤之言穆王有哀矜之教爽鳩之為司冦務在擇仁皋陶之作士師期於致理】
起聯
秩峻西曹春三尺以掌邦禁 望隆北斗推一體以達皇仁 疏恩宸陛 正位秋卿 位隆司冦秩寔並於三公 望重秋官職葢兼乎五教 平刑□月筆之□ 錫寵協紫宸之注 識鄭公之履帝欣大雅之重來 畫虞氏之冠人謂古今之間出 暫□三典 即贊萬機 風清圜室肅宸殿之嚴凝 明照覆盆煥斗杓之顯赫 耀被於環汪郡署 澤流乎闔甸圜扉 為一道之哀矜陽回冬雪 廣多方之全活水揭西江 目元豐之正名 至大觀之定冷 言皋陶執法之堅使天下不于三尺 明大禹泣罪之切憫斯民誤入五刑 三江潤澤展紅翠之春瀾 五緯明霄泛龍泉之秋色 朝夕聲論思之益 科條加詳决之精 方君行仁政每懲朝令之夷 欲下無冤民尤重秋官之寄 痛既死之難生 懼法成而不變
警聯
舜命九官莫重明刑而弼教 穆存三后乇先降典以折民 散沉陰于夏雪 回生意于飛霜 清獻典刑而山川之琴有韻 濂溪行部而五嶺之獄無冤 恩同天地之施 德普雷雨之解 明燭覆盆在在群氓戴德 仁流棘木融融大冶回春 念小民誤入五刑 憐細過寬其三尺 沙漠澄清塞草回關河之綠 腥癰蕩滌狼烟消閩堠之紅 廉三尺王士師 睹爽鳩於邦禁 □羅萬象之寬葢如天而容如地 德備四時之氣秋則肅而春則溫 草臥桁楊 雲銷貫索 八辟獻麗邦法允持出入之公 五刑聽求民情默燮懆舒之運 執法匪皋陶 不冤豈定國
結聯
志非大畏應慙空圄之仁 聽訟猶人孰是覆盆之照 活千人于門其大 廉三尺王國以長 葢不仁者遠良由選皋陶之公公 而威信不冤安得不推定國之重 疏恩宸陛 正位秋卿 風回春殿九重之召拜維新 星映秋□八座之登依由舊 布一道之哀矜 廣多方之全活 □俗吏煩苛之改出羽鑽皮 聞員儒忠厚之風信眉吐氣 賴老成以典刑 獨正直而忠厚
·侍郎 【 隋煬帝置刑部侍郎唐因之龍朔改為司刑少常伯光宅中為秋官侍郎天寶中為憲部侍郎掌律令刑名覆按大理及諸□應奏之事本朝官制因革見前刑部尚書元豐正名除大理卿瞿台蔣為之】
秩貳秋官 【 南豐擬制秩貳秋官參執邦典】 平反辤賞 【 張文忠公九成兼刑侍一日法寺以成案上大辟公閱首末得其情因請覆實囚果誣服者也奏黜之時法官抵罰而朝諭欲以平反為賞公辤曰職在詳刑而賣眾以遨賞可乎】 請簿亡珠罪 【 國史呂公孺字稚卿元祐初為刑侍原廟□珠繫治甚久公孺言殿中主者不一前後代者未嘗以服餙相授且諱日宮擯往還不一有所亡豈可指意吏卒獄雖具顧非聖裁不可上深以為然】 奏伶人以先聖戲 【 澠水燕談元祐中駕幸疑作池宴從臣伶人以先聖為戲刑部侍郎孔宗翰奏唐文宗時嘗有為此戲者詔斥去之今豈宜有此詔付伶官于理】 决獄與執政議 【 東都事畧彭汝礪字器資元祐中遷刑部侍郎會有巨獄執政以為□殺汝礪以為不可與執政異徙禮部】 五聽求民情 【 周禮小司冦之職以五聽獄訟求民情一曰辤聽二曰色聽三曰氣聽四曰耳聽五曰目聽】 八辟麗邦法 【 周禮小司冦之職以八辟麗邦法附刑罰一曰議親之辟二曰議故之辟三曰議賢之辟四曰議能之辟五曰議功之辟六曰議勤之之辟七曰議貴之辟八曰議賓之辟】 雲之司 【 裴復除制云俾踐白雲司以黃帝時秩官為白雲也】 令以木鐸 【 周禮小司冦正歲帥其屬而觀刑象令以木鐸曰不用法者國有常刑令羣士乃宣有於四方憲刑禁】 詳决如神 【 唐書王播元和中轉邢侍備舉恪條置之座凡有詳决疾速如神僚屬皆歎服】 剖决如流 【 唐書王播商處輕重剖决如流】 精於法律 【 劉瑑轉刑侍精於法律選制勑可用者議其輕重成一家書號大中統類奏行之】 道裕妙選 【 唐太宗時刑部侍郎有闕令執政妙擇其人奏皆不可太宗曰朕得其人矣往者李道裕議張亮云反形未具此言當矣雖不即從至今追悔遂授道裕刑部侍郎】 栖楚宣授 【 寶曆初宣中書以諫議大夫劉栖楚授】 諫迎佛骨 【 韓愈為刑侍憲宗遣使往鳳陽迎佛骨入禁中愈上表諫云云】
起聯
司冦掌外朝之政宜監詳刑 甘泉通法從之班特持偉望 周為小司冦 唐有少常伯 愛章幾措囹圄興空寂之歌 民訟不冤寰宇襲和平之福 調元茂陟銓衡 秉政立躋揆席 陳常時夏耀七宿于丹鶉 錫命正秋正六官于金虎 犴狴盡回春草綠 寰區共仰泰階平 候祥采于玉衡遙通北斗 表貞心于赤棘先借西曹 惟國憲之重輕 係生民之休戚 言執法之堅使天下不平三尺 明泣罪之念哀斯人誤入五刑 文風既漸 舜舉弥高 仁人進而風遠佇觀貫索之空 君子內則本強更期鼎鉉之節 助中臺之治 佐司冦之刑 躋虞氏畫衣冠之治 成周家空囹圄之仁 棘木聽刑事後其長 紫荷持橐美效於君
警聯
矜其愚不錄其罪一意包容 斷以已不惑予人曲為呵護 欽恤慰于九重 明允稱于萬國 皋陶頌稱淑問其在茲乎 蘇公國藉靈長端有待也 庶幾誦教而有興 因得綴名於不朽 象列紫宮之曲弼五教以明刑 曹聯建禮之門奉三尺而從事 凡戴法星 皆依慈月 山愚麗網置之僇以稍苛 國使矜疑求其生而或得 大作雷雨之解 靜思風澤之孚 波到枯魚之泣春盎筆花 照及覆盆之冤神呵疏草 雪囚冠有楚君子 數卿材曰晉大夫 觀俗興嗟憫無知而畫地 伐庖思過愧罔德以虗囹 浸疏密網之科 叶贊畫衣之治 而鷄赦烏啼昭雪之勞甚大 雖虎鬚驪額回天之力誠難 陽舒陰慘之差 春殺秋生之判
結聯
堯心三宥楊聖主泣罪之恩恩 周論八成歎息仁人求生之意 投罟堪嗟 鞠扉有待 詰朝蒞卿位于西臺佇受金科之頒布 指日移仙班于北闕旋瞻玉鉉之劑調 凡茲簪紱其星奔而倚白雲 自惜帆檣獨颷廻而移赤岸 遡龍江而勑罰 趍鳳闕以祥刑 客星可占尚能牛渚乘槎 漁父有心更向桃源問路 載誦敬由之書 共依祗德之教 第思昔日困如越石曾蒙晏子之知 □在今茲放若孫登復荷阮公之識 旋貳冬曹程百工而率四屬 再襄秋署掌三典以詰四方 刑官仍副刑曹 名牧終成名世
·郎中 【 漢尚書有三公曹後漢之有二千石曹魏有都官曹皆掌刑法獄訟之事晉宋齊並以三公郎曹掌刑獄置郎中一人隋初省三公曹置刑部曹掌刑法置侍郎一人煬帝除侍字又改憲部郎唐因之武德改刑部郎中龍朔改 司刑大夫咸亨光宅神龍並隨曹改復本朝官制見刑部尚書元豐正名初胡援杜紘建炎詔刑部以二員為額紹興詔見任郎依元豐舊法分左右廳治事從右司汪應辰之請也】
秋臺之聯 【 胡文恭行廖詢制云宜進秋臺之聯進丞郎省之務】 參綜刑制 【 南豐除韓晉卿制刑者所以治治聖人尤謹中臺參綜刑制郎選甚高】 守法不撓 【 唐杜景佺為刑部員外郎守法不撓】 小三司使 【 唐有大獄以刑部員外郎御史大夫理寺官為之以决疑謂之守法不撓進承郎之務】 以赤令為 【 職官分紀韋夏卿以課最第一轉長安令改刑部員外郎】 例藏刑部 【 九朝通畧元祐元年三省言中書置刑部撿例官從之獨刑部員外郎劉賡上疏言元豐官制以例藏刑部可比則取鈔不可則取旨今非故事詔如所請而例復藏刑部中外奏讞無所避矣】 定科郎 【 職類魏有定科郎晉賈充定律令以裴楷為之】 不慱前行 【 國史補省中語中行刑戶不慱前行駕部】 知雅州 【 至道初張昱為刑部員外郎西川安撫奏望授昱諸司使知雅□上以署郎之重不欲換他職故進秩加□今服而遣】 請讞奏决 【 長編韓晉□擢刑部郎中天下辟請讞執政以為煩制不應讞者晉卿適白事省中因曰論不至矣議者欲天下獄悉從奏决晉卿曰恐罪人之死於獄多於伏辜者皆從之】
總聯
疏寵嚴宸 為郎憲部 秋官帥屬 郎省升等 明刑分命 弼教除郎 列宿炳靈 中都分職 獄者民生之繫命實賴參稽 刑焉君子之盡心尤資恊贊 朝端台輔九章宣欽恤之恩 海上波臣三代乏循良之治 懿哉陰功 遠矣明德 一成懷自慎恩歸宋網之魚 三訊服群情澤及韓盧之兔 揚世烈于青薄之地嘗珥筆以直前 拜新除于紫禁之班自結絢而徑上 葢惟帝好生慰平反乎民命 則推公顯擢即贊化于台死 具頌于公陰德 實流吳地恩波
○工部
尚書
侍郎
郎中
·尚書 【 漢成帝初置尚書有民曹主凡□民上書光武改民曹主繕修功作鹽池園苑晉宋有起部尚書而不常置每營宗廟宮室則權置之事畢省其屬有工部中大夫至隋乃有工部尚書唐因之龍朔中改為司平太常伯咸亨復武后改為冬官神龍復 木朝工部判部事一人以兩制以上充凡城池上木工役皆隸三司修造案本曹無所掌元豐官制行尚書工部掌天下城池宮室舟車器械符印錢寶之事凡土木金革之工役皆有程式其屬有三曰□田營田職分田官莊塘濼之事隸焉曰虞部山澤苑囿場冶之事隸焉曰水部川瀆河漲漕運之事隸焉是特尚書猶未除人紹興三年併少府監歸工部以文思院屬焉○文思院舊屬少府監至是以少府監併於工部故文思院監官乃令工部辟差】
政事知無不言 【 周平園集張忠簡公闡擢工部尚書兼侍讀初上用真宗故事命經筵官二員逓宿學士院朝夕宣召商搉古今諮訪政事公入對尤數知無不言屢引疾丏閑上曰朕所以知事皆賴尚書工部一書相從久忍言去耶】 巧思過人 【 陳孫易為起部尚書巧思過人軍國器械多所創立】 名為稱職 【 隋書長孫平為工部尚書名為稱職】 兄弟代為 【 唐閻立本代兄立德為工部尚書兄弟相代為八座時人榮之】 推轂士 【 唐職林于休烈為工部尚書不治產業樂賢下善推轂士甚眾】 請斥佞人 【 編年備要元符三年曾布之相也御史中丞豐稷欲率臺屬論之遂遷稷工部尚書稷力丐補外不允謝表有內侍巳成於怨府佞人方剡於奏章之語上問佞人為誰曰曾布陛下斥布則天下事定矣】 忠謹剛烈 【 唐李大亮為工部尚書且忠謹外若不能言而內剛烈不可干非其義】 正身奉法 【 唐新書鄭善果為工部尚書正身奉法甚著榮績】 百工居一 【 周禮國有六職百工與居其一焉】
起聯
冬官 起曹 共工 訓匠 渙寵宸庭 升華起部 思綸拜寵 起部騫華 玄圭錫命九重新綸綍之恩 澤水承流四瀆照台衡之色 偏?留都之重 遂需常伯之躋 洛水九年靡輟懷襄之警 决河廿載至厪浩汗之歌 玄圭載錫於當年 紫閣佇登於訃日 簡命堯庭四岳舉司空而奠水土 澄清禹服九河待聖佐以奏平成 九州蒙福 四海具瞻 仕林推雅度居然千頃汪洋 海宇仰清風屹矣中流砥柱 由來于土之難 未見又民之速 金湯天塹悠悠二水澄清 鎻鑰帝城凜凜三山搖動 為清朝喉舌之官 任丹扆腹心之寄 海宇仰平成豈特晉參玄武 朝廷期猷納正需坐燮陰陽 用致安瀾之治 能忘補石之勳 冬卿碩望崇階推八座之尊 宏父耑司峻秩深九重之寵 嗟民力之巳竭 願君心之挽回 擢朗三台奕奕玄圭臻禹甸 秩隆八座巍巍玉鉉總冬官 凡地域之廣輪 與山川之名物 天分兩界挽東南四百萬石之輪 地控九河制西北三十六州之命 龍光渙渥 雉正躋榮 峩冠而依日月望久聳於持荷 鳴玉而上星辰班益高於曳履 而軫艱時事 必寅亮天工 百工皆聖所作必疇創述之才 八座非賢孰居宜柀褒遷之渥 上簡於舜咨 遄臨於禹會 帝曰疇若垂哉擢典汝工之職 漢庭誰如卿者遂升常伯之班 疇若予工 謨咨爾后 舜命之疇共工參稽尤官之績 周官之分事典載嚴六職之司 顯膺昕詔 擢長冬官 遜于殳斨伯與莫反咨垂之命 有若伊陽臣扈行成格帝之功 虞庭分命 周室建官 聖人作百工之事政少藉於研思 冬官峻八座之躔行即參於鬷假 天生五材 國有六職
·侍郎 【 隋煬帝改置工部侍郎唐因之龍朔□為司平少常伯咸亨復他時曹名或□而官不易本朝建官本末並見前工部尚書門元豐正名初除熊本續會典】
起曹 【 白集授工部侍郎集賢殿學士制曰曹書殿兼而委之】 有宰相望 【 李栖筠字貞一為工部侍郎魁然有宰相望】 百工典制 【 常袞制百工惟時命汝典制】 條上十事 【 周平園集張忠簡公闡權工部侍郎給札侍從諫諫條具時務公上十事時應詔數十人惟公與國子司業王十朋指陳實事斥言權倖無所回隱明日上召兩人對內殿大加稱賞賜酒者臣面授御筆咨一軸】 言聖君以典學為務 【 楊龜山先生為工部侍郎入對首言自古聖賢之君未有不以典學為務以君德在是故也尋命兼侍講】 紀綱繕脩之政 【 曲阜行王 制疇若予工□往為允汝其紀綱繕脩之政杜塞淫巧之作】
總聯
北闕之覆甌望隆進參玄武 冬官之飭材任重造福蒼生 香案螭頭之側 屬車豹尾之間 紀綱繕修之規百官惟敘 社稷淫巧之作五材是宜 惟參玄武之司 適應遒人之狥 不徒裕賦充儲軍國資其筴畫 抑且頒規倡牧簪笏重其儀型 徒得君重 使若予工 經之營之在躬嗟民力之已竭 小東大東在耳願君心之挽回 决排疏瀹 諏謀度詢 寅亮天工暫頰少常伯之司 咸熙帝載行踐中書令之考 佇奏居民之績 以膺熙帝之咨 龜圖恢鼎盛平成福造千萬方 鰲足奠坤維底定功興于四海 千頃汪洋 中流砥柱 葢司空先伯禹時雍資斟酌之權 將宰相拜栖筠峸紀倚平章之烈 澄清禹服 簡命堯庭 巳見維貞百度績表冬官 □有峻陟三合恩隆晝接 螭綸巳重于天工 鴻采流輝于帝載 瑞藹寰區穆皇風于九列 革升起部朗卿月于雙旌 葢時事固曰多虞 在冬曹尤為孔亟
·郎中 【 晉宋齊皆有起部郎中梁陳改置起 部侍郎隋初為工部侍郎煬帝除字改起部唐武德改工部郎中龍蒴改司天大夫咸亨復光宅神龍並隨曹改復本朝建官本末見官工部尚書元豐正名初授范于奇高遵惠建炎五年詔御前軍器所隸工部郎官詔本所行私文字並係工部官御又詔工部專立一案以御前軍器為名】
泣諫玉階 【 唐蔣係遷工部外郎又遷串宰相宋申鍚為北軍羅織罪在不測係與諫官崔元亮泣諫於玉階申錫方减死時論稱之】 掌工匠程式 【 六典工部郎中員外郎掌經營興造之眾務凡城池之修濬土木之繕葺工匠之程式咸經度之】 司空下大夫 【 大典周禮司空属官下大夫即郎中之任也】 其選甚高 【 南豐除□子奇制宮室城隍程匠度材之事郎於起部其選甚高】
總聯
鍚命嚴宸 為郎起部 光膺帝寵 進職郎曹 楓宸簡眷 蘭省躋榮 登道家之蓬山望巳高於群雅 覆郎闈之錦被職尤重於百工 要令萟事 亦效工箴 楊庭涉筆方徜徉乎東觀道衡 懷香握蘭復輝映乎南宮郎宿 營宗廟宮室 掌山澤屯田 □匠技巧咸精能暫煩程覈 得從言語有虛位佇對褒遷 方秉麟經之筆 亟含雞舌之香
○行人司 【 按周禮有大行人小行人皆大夫掌管諸侯朝覲宗廟會同之禮儀及時聘會同之事者凡其使也必以旌節秦漢以來行人為□鴻臚之屬聀在贊相禮儀也奉使者秦漢以前名行人秦漢以後不名行人如□□博士直指繡衣觀風八使按察□條代不之使然其聀尊其事重非古行夫職也本朝置行人司正一人正七品副行人從七品行人□六人正八品職專奉使之事凡頒行 詔勅冊立宗籓撫諭蛮夷徵聘賢才及賞使慰問賑濟軍旅祭祀序差焉重則為介而輕乃特使也凡法司謫戊囚徒送五府者填精微繳內府則今之行人寔古之行夫也】
使星 【 漢和帝遣使者二人各至州郡採觀風□人到益部投舘吏李邰舍邰曰二君發京師時知朝廷遣二使否二人驚門何以知之邰曰前有二星向益州分野】 孟陽山寺 【 唐憲宗詔行人潘孟陽往江淮察諸使治否孟陽所至留連倡樂其後鄭放宣慰江淮臨行帝誡之曰無若潘孟陽碑財費酣飲遊山寺而巳】 一介行李 【 左傳子員曰君有楚命亦不便一介行李告于寡君】 文正烏草 【 宋時歲旱蝗詔范仲淹奉使安撫江淮還因負民所食烏昧草進呈乞宣示六宮戚里用抑奢侈】 旌麾劉郎 【 王公送劉和甫奉使江南詩劉郎今日擁旌麾傳到江南喜可知云云】
起聯
□近紫薇騎省聲華懸北斗 雲開青瑣龍墀瑞色照江南 慶吉士之升朝 喜亨衢之得圭 造宗社生靈而提之福端在茲行 合皋陶禹益而集其成更將誰屬 榮持漢節 光歷周原 六日擁旌旄纔識劉郎之面 他年建使節久聞終生之名 典九重之使節 環八表之征軺 門擬登龍執御欣諧夙望 情傾附鳳馳函冀展愚衷 夸漢使絕域之威 上虞廷來王之戒 皇華四牡方傳休汝之遊 錦字雙魚遽荷涉江之意 執琬圭而專對 護全壁以言還 使華□啟載聯堂陛之交 簡命方新爰肅官寮之望 朝受命而夕□□ 辯於辤而習於禮 雅望久欽夙注樞趨之想 台光伊邇用懷依毗之悰 誇還越之繡衣 寵檄巴之弩矢 寶刀吹鍔身隨王事馳驅 銅馬飛靈日代天言出入 故淮上之箋暮下 而皇華之使旦臨 為天子使時啣丹詔下天關 職大行人日捧瓊章通帝座 結葱珮于鵷行 補色絲于龍袞 褰帷電掣半天霞皎輶軒 露冕星馳兩袖風清驛路 漢月光重塞外 使星芒動人間 台階咫尺瑣垣繡斧映殊勛 聞望巋然玉冊金函來顯摺 自登名于龍虎 輒騁軌于驊騮
警聯
四境採風謠無若潘孟陽酣綠蟻于山寺 九門思諫槀諍當如范文正進烏草于後宮 玉節金雨夙著光華之重望 銀臺繡斧聲觀彈壓之殊勛 謂駰騑巳徧陬澨國計民嵓具悉 而瑣闥非需骨鯁皇猷帝治何裨 萬里前途 始於足下 □冠入望懸知白簡霜森 鴻羽冲霄會見青蒲地密 文章覃三千禹服 旬宣鬯九五皇風 口啣天語九重關喉舌之司 車載玄膏四海■〈忄尉〉雲霓之望 方覩春流騎省 忽聞喜動龍顏 席敞青萍知徵綸之蔚藉 風森曰簡慶言路之弘開 雖直道偶違于時 乃貞明旋復其故
結聯
操刀試割愧俗吏約結無奇 負弩先驅仰大行指麾素定 拒增幣之請 絕割地之議 周有大行人委遲駕騑騑之牡 公為天子使原隰開皇皇之華 埤金還虜 持節歸朝 天日清明之瑞鞭策鳳凰 風雲上下之交撝呵龍虎 馳四乘之傳 秉三重之節 鳳出啣丹詔增光嶽峙川流 雲錦捧□皇頻見星辰高拱 發漢星之駕 勞周膴之車
○鹽運司 【 按運司在唐宋者鹽司也今之運使襲其非非任乃古鹽使也鹽使昉於漢置均輸鹽鐵官宋則茶鹽皆隸於提舉司其屬有監鹽之員胡元亦有諸鹽使副侵又有鹽場管勾同管勾之職 國初都轉鹽運使司初置於兩淮巳置於兩浙巳置於河東陝西長蘆福建巳又置四川納谿白渡二鹽馬司及四川茶鹽都運司又明年革茶鹽都轉運司十三年定都轉運司正三品後改從三品鹽課提舉國初設於廣東後漸設儒學惟河東有之制如府司有都轉運使有同知有副使有判官無定實其屬經歷司有經歷知事庫有大使副使鹽課司批驗所鹽場有大使副使掌鹺事以聽於戶部同知副使判官為之貳凡常股存積之鹽以時征而貯之以人商中支以供邊儲京帑之費凡分司鹽課鹽倉批驗諸屬各分任其事而都轉運使總領之紏禁私煎買賣窩買窩諸奸弊謹受廵鹽之政令而申勵焉經歷典出納文移知事佐之鹽課提舉司有提舉同提舉副提舉無定員其屬有吏目有庫大使所屬衙門鹽課司批驗所鹽倉有大使副使提舉掌鹽課之事以聽於戶部其職如都轉運使僚屬亦如之】
夷吾鹽筴 【 管仲字夷吾為桓公治鹽筴遂致富國】
總聯
忠簡帝心既專城於劇郡 功深民瘼復煮海於淮濱 江淮無敢跳梁 郡國胥遵約束 關中蕭相國追憶千屯之牧牛 省內富民侯扶搖六國之金馬 王綸倚重 使節澄清 萬竈烟生于煮海自旁敷汪濊之膏 千流雪布于熬波更妙運綸之手 昔日倣夷吾之鹽筴不是過焉 他年媲膠鬲之鼎和定足占矣 操九重利柄 開四海財源 轉輸運而不乏渾疑宣室之酇侯 壅滯疏而無礙巳作禁中之頗牧 給餉通商 佐軍富國 □竈而興邾剔蠹攸關瀛海波中還絕素 熬波而感事攸時胥切水晶盤裏自同澄 臣忠簡在朕心允需調鼎 帝睿計殷國賦借主浙鹽 嘗膺北闕之綸音 出補東吳之監郡 鹽井烟清又見近來而達悅 迷樓春煖爭看月計而歲靡 况當富國之朝 宜從潛運之任 飛錢致遠□駱谷之謨謀 負米先趨繩劉晏之凖式 暫辭覆錦之清班 來董飛芻之重寄 帝睠南顧誰為一路之福星 公從西來人看九天之即宿 徵爾貢任於土 興我役於泛舟 一壑棲遲不覺歲華之晚 三江飄泊遙瞻雨露之新 聿修唐贊之常平 遠紹鮮于之補弊 十萬石以給中都何足勞其飛輓 三十年而制國用即歸展於經綸 府無虛月 國有餘資
四六鴛鴦譜卷之六終